语义分析的任务是:
1.审查每一个语法结构的静态语义,即验证语法正确的结构是否有意义。
2.在语义正确的基础上生成一种中间代码或目标代码。
语义分析的范围是:
1.确定类型:确定标识符所关联的数据类型。
2.类型检查:按语言的类型规则,检查运算的合法性与运算分量类型的一致性,必要时作类型转换。
3.识别含义:根据语言的语义定义(形式或非形式),识别程序中各构造成分组合到一起的含义,并作相应的语义处理(生成中间代码或目标代码)。
4.控制流检查:控制流语句必须转移到合法的地方。如C中,break语句规定跳出最内层的循环或switch语句。
5.一致性检查:在很多场合要求对象只能被说明一次。如:pascal语言规定同一个标识符在一个分程序中只能被说明一次等。
6.相关名字检查:如:Ada,循环或块可以有一个名字,它出现在这些结构的开头或结尾。编译程序必须检查这两个地方用的名字是否相同。
7.其它:如名字的作用域分析等也是语义分析的工作。
中间语言的表示形式:后缀式,三地址代码(包括三元式、四元式、简洁三元式),DAG图表示。
三元式由三个部分组成 算符:OP 第一运算分量:ARG1 第二运算分量:ARG2
语句的四元式及翻译:
过程调用的翻译
过程调用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把程序控制转移到子程序(过程段),执行完毕再返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2)传递实在参数。我们前面谈到过几种不同的参数传递方式(传名、传值、传地址),它们的语义动作也就有所区别。
回填
生成跳转语句时,将其E.true和E.false链成一个链表,记录在E.truelist和E.falselist中
等到转移目标确定以后,再将转移出口填入E.truelist和E.falselist中
翻译模式中用到的三个函数:
①.makelist(i):创建一个仅包含i的新表,i 是四元式数组的一个索引(下标),或说 i是四元式代码序列的一个标号。
②.merge(p1,p2):连接由指针p1和p2指向的两个表并且返回一个指向连接后的表的指针。 Merg(p1,p2)= p1 p2=0;
p1 p2≠0;
③.backpatch(p,t):把i作为目标标号回填到p所指向的表中的每一个转移指令中去
部分课后习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