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分析

模型

模型是什么

1. 一旦确定了抽象角度,就确定了一个目标。
2. 为了研究目标,从实际上我们就会获取一些与目标相关的场景(事件)
3. 一个场景描述了为了一个目标,由静态的事物加在特定的条件下按特定的规则执行了特定的动作。

即特定的场景=静态的事物+特定的条件+特定的规则+特定的动作

用例驱动开发

用例:描绘一个系统外在可见的需求情况,是代表系统中各个项目相关人员之间就系统的行为所达成的契约
用例驱动:用例驱动是统一过程的重要概念。以用例为抽象角度来观察现实世界,为产生的用例描述出可能的特定场景,并找到实现这些场景的事物、规则和行为。一旦用例实现了,问题域就可以得到解决,这就是用例驱动方法的原理。

* 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一个软件要实现的功能通过用例来捕获,接下来的所有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都由用例来驱动,即以实现用例为目标。
* 在统一过程中,一个用例就是一个分析单元、设计单元、开发单元、测试单元甚至部署单元。

从现实世界到业务模型

  • 我们所处的这个现实世界充满了丰富多彩但杂乱无章的信息,要建立一个模型并不容易。
  • 如果我们站在很高的抽象层次,以高度归纳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的运作,就会发现现实世界无论多复杂,无论是哪个行业,无论做什么业务,其本质无非是由人、事、物和规则组成的。

业务模型真实映射了参与者在现实世界的行为

  • 参与者(actor)的元模型作为信息来源提供者,代表了现实世界的“人”
  • 用例反映了参与者想要做什么并且获得什么。这个业务目标就是现实世界中的“事”

业务模型到系统分析模型(分析类)

  • 分析模型在整个分析设计过程中承担了很大的职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分析模型包括:边界类、控制类、实体类
  • 实体类则由业务模型中的领域模型转化而来,它代表了现实世界中的“物”
  • 控制类则体现了现实世界中的“规则”

从系统分析模型到设计模型

  • 系统分析模型使我们获得了软 件的蓝图,获得了建设软件所需要的所有组成内容以及建设软件所需要的所有必要细节。
  • 这就类似于我们己经在图纸上绘制出了一辆汽车所有的零部件,并且绘制出 如何组装这些零部件的步骤,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建造或者购买所需的零部件,并送到生产线去生产汽车。

从系统分析模型到设计模型

  • 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类可以简单地从分析类映射而来。
  • 系统分析模型中的边界类可以被转化为操作界面或者系统接口。
  • 控制类可以被转化为计算程序或控制程序,例如工作流、算法体等;
  • 实体类可以转化为数据库表、XML文档或者其他带有持久化特征的类。这个转化过程也是有章可循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