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数据库基本设计规范

1.所有表必须使用Innodb存储引擎

没有特殊要求(即Innodb无法满足的功能如:列存储,存储空间数据等)的情况下,所有表必须 使用Innodb存储引擎(mysql5.5之前默认使用Myisam,5.6以后默认的为Innodb)。Innodb 支持事务,支持行级锁,更好的恢复性,高并发下性能更好。

2.数据库和表的字符集统一使用UTF8

兼容性更好,统一字符集可以避免由于字符集转换产生的乱码,不同的字符集进行比较前需要进行转换会造成索引失效,如果数据库中有存储emoji表情的需要,字符集需要采用utf8mb4字符集。

 

3.所有表和字段都需要添加注释

使用comment从句添加表和列的备注,从一开始就进行数据字典的维护

 

4.尽量控制单表数据量的大小,建议控制在500万以内。

500万并不是Mysql数据库的限制,过大会造成修改表结构,备份,恢复都会有很大的问题。可以用历史数据归档(应用于日志数据),分库分表(应用于业务数据)等手段来控制数据量大小

5.谨慎使用Mysql分区表

分区表在物理上表现为多个文件,在逻辑上表现为一个表;谨慎选择分区键,跨分区查询效率可能更低;建议采用物理分表的方式管理大数据。

6.尽量做到冷热数据分离,减小表的宽度

Mysql限制每个表最多存储4096列,并且每一行数据的大小不能超过65535字节。减少磁盘IO,保证热数据的内存缓存命中率(表越宽,把表装载进内存缓冲池时所占用的内存也就越大,也会消耗更多的IO);更有效的利用缓存,避免读入无用的冷数据;经常一起使用的列放到一个表中(避免更多的关联操作)。

7.禁止在表中建立预留字段

预留字段的命名很难做到见名识义。预留字段无法确认存储的数据类型,所以无法选择合适的类型。对预留字段类型的修改,会对表进行锁定。

8.禁止在数据库中存储图片,文件等大的二进制数据

通常文件很大,会短时间内造成数据量快速增长,数据库进行数据库读取时,通常会进行大量的随机IO操作,文件很大时,IO操作很耗时。

9.禁止在线上做数据库压力测试

10.禁止从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直接连接生成环境数据库

11.列字段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长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