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为唢呐匠人的持之以恒打call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了《百鸟朝凤》这个电影,庆幸没有被剧透太多,能够用一个全新的心境来原原本本地欣赏这部电影,而不是被动地在别人的带领下去看它。不知道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也不知道导演的初衷,至少我认为《百鸟朝凤》是在表现情感,对中国传统技艺的发掘上是成功的。

        观看的过程心情是及其复杂的。天鸣带着父亲未完成的愿望来拜师学艺,历经曲折,终于被师傅领进唢呐的殿堂。中途也因天资不高想过放弃,终是被父亲的寄托在身上的希望打消放弃的这个念头,开始真正拿起唢呐。一步一步地走上唢呐这条道路,也开始和师父一起接活,这些都是自然之事。

        当唢呐在人们心中还占有一席之地时,唢呐也就兴盛一时。从天鸣被选教百鸟朝凤的曲子,成为唢呐技艺的唯一继承人,正式成立游家班时,父亲说祖坟冒青烟,还将这一喜悦传递给邻居的兴奋可以看出,唢呐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可是,师父老了,吃不动唢呐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唢呐渐渐地被西方乐坛取代,由于人们的红白事不再请唢呐匠人了,家鸣的师兄们不能靠吹唢呐挣钱维持生计了,都动摇了继续待在游家班的信念,开始在城市的工厂谋生,游家班就陷入困境,难以为继了。

        “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师父的一句话又让一些成员继续吹完曲子,但是无奈生活的窘境,游家班成员的离开成了不可阻挡的必然之势。唯一坚持到最后的只有天鸣,仅仅因为曾经给师父的一个诺言,撑着他走下去。

      试想,逐渐老去的师父不就是那渐渐被人们淡忘的唢呐吗?即使曾经也有被人们捧上天的辉煌时刻,但仍然阻挡不了衰落下去退出舞台被其他新鲜元素取代的事实。看着师父焦三暗淡下去的眼神,再也无法完整地吹奏一遍百鸟朝凤的身体,凄凉感在心中油然而生。不禁为唢呐艺术的命运感到担忧。文化局局长来收录唢呐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终于解救了奄奄一息的唢呐艺术。

        天鸣告诉师父,他去世了要为他吹奏百鸟朝凤这个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能承受的起的曲子。可是,曾经的师兄弟们已经无法聚齐来个完美的收场。天鸣只好独自一人在师父的墓前吹奏,泪水模糊中仿佛看到师父惆怅的目光,然后起身走远,只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电影到这里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天鸣到底该去向何方,唢呐又该何去何从,这个选择留给了我们……

        唢呐只是中国传统技艺的一种代表,它的兴盛,衰落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状态。如果没有这些匠人们持之以恒的精神,它们或许早已经无法被发现,从历史的长河里消失殆尽,不留下一点痕迹,不禁为中国传统文化感到深深的惋惜,它们虽然不能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继续被人们喜欢,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但是,它们代表着一代人深深的情感寄托,需要被我们继承,重视……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鸟朝凤》为唢呐匠人的持之以恒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