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上甘岭:Polar Code正式成5G短码方案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7日凌晨0点45分,在刚刚结束的3GPPRAN1 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中国华为公司主推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从美国主推LDPC,法国主推Turbo2.0两大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而LDPC码成为数据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码方案。在此之前,5G中长码编码确认方案为LDPC。

这可以说是中国通信行业一次跨时代的突破与胜利。可以说,中国技术首次真正意义上成为了通信标准的核心技术。此后无论全球何处只要部署5G便会用到中国的Polar Code编码技术。

从标准到核心技术

在通信行业,占据通信行业金字塔顶尖的不是设备制造能力,商用能力,而是标准,一个国家在通信标准中有了话语权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在全球通信行业中拥有了话语权以及产业链先发优势。

我国的通信业发展就如同一个穷小子的逆袭史一般,从早期的2G甚至是3G时代,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十分薄弱,几乎从零开始。而外国企业所建立的标准专利技术壁垒,也让其掌握着市场的主动权。

想当年,3G标准之争以及商用进程的博弈给国人上了深刻的一课,国际市场WCDMA、CDMA2000的商用化加速,让我国的TD-SCDMA遭遇到从产业链到市场的重重困难。

不过正是从那时起,国家的支持,通信行业的奋发图强让我国在移动通信标准方面成长起来,最终TD-LTE成为全球4G两大标准之一。而此次,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更是中国通信业的一次重大胜利。

众所周知,编码与调制在被誉为通信技术的皇冠,其也是通信技术核心的核心,体现着一个国家通信科学基础理论的整体实力。

Polar Code的前世今生

早在3GPP讨论前,Polar Code(极化码)便在中国IMT-2020 (5G)推进组5G第一阶段外场测试中进行了测试,包括静止和移动场景的性能。

测试结果显示,通过极化编码的使用和译码算法的动态选择,同时实现了短包(大连接物联网场景)和长包(高速移动场景,如自动驾驶等低时延要求)场景中稳定的性能增益,使现有的蜂窝网络的频谱效率提升10%,还与毫米波结合达到27Gbps的速率,实测结果证明极化码可以同时满足ITU的超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三大类应用场景需求。

据了解,极化码是由土耳其毕尔肯大学(bilkent)Erdal Arikan教授于2008年首次提出,其论文从理论上第一次严格证明了在二进制输入对称离散无记忆信道下,极化码可以“达到”香农容量,并且有着低的编码和译码复杂度。

目前,极化码是唯一可理论证明达到香农极限,并且具有可实用的线性复杂度编译码能力的信道编码技术。极化码构造的核心是通过“信道极化”的处理,在编码侧,采用编码的方法使各个子信道呈现出不同的可靠性,当码长持续增加时,一部分信道将趋向于容量接近于1的完美信道(无误码),另一部分信道趋向于容量接近于0的纯噪声信道,选择在容量接近于1的信道上直接传输信息以逼近信道容量。在译码侧,极化后的信道可用简单的逐次干扰抵消译码的方法,以较低的实现复杂度获得与最大自然译码相近的性能。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拿下上甘岭:Polar Code正式成5G短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