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6:教学做合一

    知行合一,

    教学合一,

    教学做合一。

  自王阳明理论的反思,到美国求学的思考,结合中国的实际。

    其一以贯之的思维,向前延伸着。

    其逻辑思维的起点,是融通,不是非此即彼;是聚合,不是一二三四的层递。

读陶行知6:教学做合一_第1张图片
约翰 杜威(1859-1952),陶行知、胡适、张伯苓、蒋梦麟等曾受教

    [教学做合一]

    从“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应当是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路途之中,针对中国的国情,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的必然。

  当时的中国,受教育的人口少,现实的教育主要是精英教育,教育领域直接的西化模式较多,传统的中国教育体制也已经被摒弃殆尽;当时的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人口也主要在农村,国家虽然实现了统一,但也是百废待举中,割据纷争不止,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和措施也不可能立即到位。

    因此,教育家和教育者们为着教育的理想,不能止于教学,更是要从事创造,创造学校,创造师范,创造幼稚园,创造协会,创造课程,既要引入西方先进的元素,又要切实地本土化。

    看到现实之中,虽然“教学做合一”的口号已经喊的山响,也成了各校的校训,但教是教,学是学,做是做。

    陶行知给予批判,“在教学做合一的学校的辞典里并没有‘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生活与课程离婚的宣言,也就是教学做离婚的宣言。”他看见国内的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以大学为最坏”,“导师叫做教授,大家以被称教授为荣。他的方法叫做教授法。他好像是拿知识来赈济人的。”    他坦言,自己在是南开大学受到了张伯苓校长(同门校友)的启发,“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读陶行知6:教学做合一_第2张图片
张伯苓(1876-1951),南开各校创办人,西南联大联合创办人,1917-1918年间求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

    陶行知在论述中的以下观点,类似于今日美国学者提出的教育的“后喻文化”。也就是说,换个角度,学生也是教师的教师。“实际上,如果破除陈见,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玩具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

    陶行知说,“世界有四种人:一种是劳心的人;一种是劳力的人;一种是劳心兼劳力的人;一种是在劳力上劳心的人。”他主张“在劳力上劳心”,在做中思考和探索,这才是创新教育的正确路径。

    “以教人者教己”,这是至今不断提起的理念,主要是说让学生在“教”中学。人们经常提倡,如果你有足够的机会,如果让学生从事教,那么他会学得更主动,掌握得更真切。例如,在家中待客时,让孩子答复客人的询问;让学生在家中讲述国家大事;课堂上让学生多上台讲故事。读到这里,我想起口边经常引用的一句教育理念,“权力只能使人做到及格,惟有自主才可以使人做到优秀。”各所学校“小先生”的尝试、学生社团和自治的活动,大抵也是呈现了这样的理念。

    [举一个例子]

    谈到“学”是“教”的出发点和到达领域,说个案例。

  不久前,学校参与市外办承办的美籍华裔中学生“寻根之旅”安徽营的接待工作,其中安排了一节主题为“中华传统文化”讲座课程,一小时,我担纲。

    按寻常而道,一小时的中华历史文化,对于我们这些中国历史教师而言,张口就能来,谁都能应付。

    但是,教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何“教”起?“教”到何程度?“教”的意义在哪里?“细思极恐”。   

教学现场(南湖宾馆)

    怎么教?

    根据我的认知,大多数的美国年轻一代对中国的知晓率和程度,远不如中国年轻一代对美国的知晓。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往往停留在知识并不准确的过去,多是“不甚了了”,而中国对美国的认知包括了过去、现在和将来,多是“耳熟能详”。当然,这其中有难免存在价值观的偏差。

    随行老师提醒:美国来的小孩子,上课是自由式的,一定要互动啊!这个我略知,因为曾有直接观摩美国课堂的经历。

    思虑再三,委托随队老师课前面向学生征集希望历史老师在讲座中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交流些什么?也即“教”什么。揭晓的答案如下:三国、四大名著、四大发明、马鞍山的典故和李白。

  “教”什么,从“学”什么出发;怎么“教”,在互动中进行,有预设,有生成。

读陶行知6:教学做合一_第3张图片
师生同享受的教学现场

  来自学生的提问,进而从我出发,“预设”如下:

    一、三国。讲清《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联系和区别,尤其说明三国演义之“三国”,实为“三国”前传,基本上是,三国成,演义毕。这一片段,从学生已经参观的身边的“朱然文化园”说起。[注]朱然,三国吴将,墓在本地,建园保护。

    二、李白。出生地不明,终老地在此。一起温习李白诗。这一片段,从学生已经参观的身边的“李白文化园”和采石说起。[注]李白晚年失意,因一生仰慕谢眺之魏晋“名士风度”,兼有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之接济,故六到当涂、宣城一带(一说七次),今存谢公井、李白墓园、冷兵器时代内战要地“长江三矶”之采石矶等遗迹。

    三、四大名著。说明名著创作的时代和表述的时代,点出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和他们的人生梦想,告知若要了解中国文化不妨从阅读名著开始,哪怕简本。这一段,从熟知的孙悟空说起,强调《红楼梦》是古典中国文学的最高峰作品之一。

    四、四大发明。描述发明的来历和基本的演变,试图讲明几个观点:指南针和海船罗盘的联系与区别;火药和炸药的联系与区别;火药的经验式配方和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应用的差异;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的联系与区别,同时说明中国活字印刷的创造性和应用的非普遍性;古腾堡印刷术与中国活字印刷似无关联的史实;造纸和传播路线图。这一段,从身边的宣纸、书法、方位识别和手边的纸品说起。

    五、马鞍山的传说。主要讲项羽的传说及中国人的英雄情结,对比以英语国家的罗宾汉和阿拉伯世界的阿里巴巴;且简要说说马鞍山与江南历史文化的关系。

    六、首尾呼应。伊始,用“桃李满天下”的教师职业梦想,引入“李”姓。收尾,用“桃李不言,下之成蹊”的教师职业崇高境界,再植“李”姓,顺便温故二名句。

热闹中也会安静的美籍华人中学生

    课堂“生成”也若干:一是有分享,如学生在课上分享了李白诗、古典成语和当天文化参观印象。二是有探讨,如唐僧与玄奘的关系,与项羽对应的西方大英雄,与红楼梦对应的英语世界名著,四大发明的当代应用事例等。三是有激励,海外华人学中文,是文化寻根,必须大赞。说明当代中国大陆年轻人“全员学英语”,渴望学西方先进文明,振兴中华。

    课堂之上,互动频繁,你一言,我一语,不见了一言堂,只看到一起忙,如《核舟记》中描述,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当然,这样的课堂,一生只一回,彼此都珍惜,天各一方的青少年,饱含着民族感情和文化认同的期待,是教师修养的必备。解开“教”什么的迷思,抱着一起走近传统文化的心思,以天涯若比邻的情思,也引发“假如再来一次将如何改进”的反思。

    如果再来一次,一定使用课件,以简约图文辅助教学,一定给更多学生更多机会参与。

我说,大陆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远多于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请大家未来多作中西交流的使者

    况且这样的一节课,非为考试而设,而是为了民族文化的悠远记忆。

  一言蔽之,意在“寻根”,扎下中华文化之根。

    陶行知回归的执念,想必也是和这五十个孩子一样,是寻根。

    当然,他与他们不一样的是:

    他是寻根、追根和培根。

    他们是寻根、望根和有根。

    教育根本之一,也即是培根。

    [注]  源自上篇 中国教育改造: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陶行知6:教学做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