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无涯,我只取几瓢饮

书海无涯,我只取几瓢饮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与朋友在微信上聊天,他发过来六个题目,问我有啥建议?

题目如下:

1、读书对人的影响?

2、针对现今大学生乃至全国人民读书少的问题的意见或建议。

3、大学生对书籍的区分和选择。

4、个人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5、纸质书籍与电子书籍的优劣选择。

6、好书推荐。

在冷不丁看到题目那一瞬间,我有些发呆,这些都是很学府,很套路,也很程式化的问题,当然这些也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网络上,度娘上会给出无数的答案,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我自叹弗如,还需要再去拾人牙慧吗?想来也无趣,因为很难再玩出什么新花样来了。

再者,我认为读书向来都是个人的事情,似乎别人是很难使上劲的。

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原来朋友收到大学生的邀请,参加一个社团活动,准备去做一次演讲的。

这么一说,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作为一个“过来人”,自然明白其实有些问题是分年龄的。比如对那些在社会上浸淫了许久的“老人”,经历些风雨磨砺,风浪无数,看人看事相对会比较深刻,所谓的经验会发挥很大作用,如此有些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而对于那些初出茅庐,或者待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讲,对于外面世界的一切混沌未知,所以问题就是问题,找寻高人稍微那么一点拨,说不定还真给人那么一点的启发。

孔子他老人家讲:“三人行,必有我师。”抛开这个不说,但从好为人师这件事来说,释放一下热情,并且偶尔过一下瘾也是蛮爽的事情,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

老实说,作为一个鲜活的个体,我们都有想要改变世界的愿望和冲动,不管对人,还是对事,哪怕那么一点点,然后把扬名立万和流芳百世作为一件附属品来点缀自己的生活,瞧,这就是我们想要期待的,给自己的生活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却不在乎上面爬满了各种各样的虱子,女神张爱玲在若干年以前说的。

问题1、读书对人的影响。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这是毋庸置疑的,从古至今,无数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从古时衍生出来的科考制度,八股取士,到如今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千百年来,莫不如此,公平与否,姑且不论,单从选拔人才的结果来看,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特别对于寒门弟子,读书是出人头地唯一的出路,否则机会则极其渺茫。

特别对于农村出身的孩子,想要改变自己的境地,读书是最好的机会,可以让你过上从此不一样的生活,也能让自己的身边的人过得更好,比如父母,比如兄弟姐妹。

当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后,继续选择读书也会对人,也会持续对人的成长产生助益,比如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常年的阅读的习惯会慢慢地改变一个人的内在的形象和气质,确切的来说是开拓了视野,改变了思维习惯,也重新塑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比如年轻时的锋芒毕露,偏激到宽容,不理解到包容,读书的作用居功甚伟。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也会陶冶我们的情操,比如当我们看到雨后的瀑布,脑海中就不仅仅想到“好”与“不好”的简单词语,会想到的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当秋日的校园里,高大的悬铃木的叶子被风簌簌吹落时,想到的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说到江南,便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如此等等。

读书也会触发情感,比如在书里的某个场景或某种感情,在某个时刻,火光电石之间,因为某些机缘巧合,也会让你产生顿悟之感,读书就这样潜移默化的悄然的再改变和塑造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有了向美之心,并且孜孜以求,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一个很好的注解。

问题2、针对现今大学生乃至全国人民读书少的问题的意见或建议。

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有一点无可否认,改革开放的几十年,社会的飞速发展,给了我们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氛围下,社会上的涌现的浮躁风气也很自然,但我更相信:尘归尘,土归土,一切尘埃终究会落定,也就是说,我们的民族的东西是必然要复苏和回归的,本土文化必然要经历一次沉淀和崛起的机会,文化的力量会让我们觉醒,作为承载文化的载体,书本的力量必将卷土归来,那我们就顺势而为好了,确切的说,还是依靠社会大氛围,烘托就好。老子云:“无为而为”,我想这也是大智慧。当然事在人为,我们只管读自己的书就好,而不用操心周边人读不读书这个问题。

问题3、大学生对书籍的区分和选择。

对于大学生而言,处在这个人生的起步阶段,考虑到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得方向,我觉得读书还是要以“学以致用”为主,比如专业书籍,这是毫无疑问的,至于其他书籍,我认为在专业书籍的基础上做延伸,做适当的扩充,毕竟知识体系不是单独运作的,而是有所关联,所以多涉猎相关,也会拓宽在专业上的路子,再就是工具书,熟练运用,也会助益良多。

问题4、个人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些所谓的道德君子会批判这种价值观,其实何必搬出一套嘴脸来当圣人观呢?人生需要成就感,需要一些外在的东西来给自己力量,所谓视金钱为他粪土,至少也得有无数的金钱这个资格,否则就是惺惺作态,关于美人,我们当然做不到柳下惠那样的奇葩,因为这极不人道,也不人性,对于美好的事物就要揽入怀中,坦然纳之,这才是本性,何必要压抑?

就阅读本身而言,你很难逃脱功利上的诱惑,除此之外呢?我们还会有更多精神上的慰藉,比如,千百年的智慧结晶,都凝结与书本之上,这些凝练的知识精华,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远远的遥望这个世界,它所带来的愉悦感,是任何东西无法取代的。

比如我们会从书本中穿越时间与空间,我们会回到远古的茹毛饮血,会看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看到各个诸侯国逐鹿中原,秦皇统一山河和修建长城的壮丽,我们会看到荆轲刺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们会看到霸王项羽的穷途末路,江边自刎,我们会看到李白的斗酒诗百篇,也会看到大唐歌飞,无数的画面,会随着文字想象、思考,将自己暂时置身于另一个时空去旅行,一切显得那么妙不可言。

唯有通过阅读,让思想化为一条游鱼,在广阔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它可以让你体验未曾体验过的生活,看没看过的风景,认识无法认识的人,经历不会经历的人生,可以追溯不能参与的历史,也能通过无尽的幻想,体验不可触及的未来。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大致如此。

问题5、纸质书籍与电子书籍的优劣选择。

工具本身并无好坏,只与习惯相关,把书本捧在手里,沏一杯清茶,“碧纱待月春调瑟红袖添香夜读书”,这是读书的一种情调。而电子书的好处是可以随处携带,而且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阅读,可以起到见缝插针的作用,比如乘车、在车站等待等,都可以选择读电子书的方式,更方便和便捷。

问题6、好书推荐。

这个很难,我本身就读书不多,没有好的建议,但我觉得至少传统和经典的东西是需要来读的,其他的就看本身的爱好与倾向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海无涯,我只取几瓢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