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一元“抗癌厨房”里,飘着人间百味……

这间一元“抗癌厨房”里,飘着人间百味……_第1张图片



每天中午

与江西省肿瘤医院一墙之隔的小巷里

有一间露天厨房

总会挤满炒菜的人


切菜声、炒菜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

与升腾的油烟营造出独特的气氛



大家称这个厨房为“抗癌厨房”,做饭的都是肿瘤医院的病人和病人家属。


他们来自江西全省各地,有的从区县转到省城接受更好的治疗,有的是在北京、上海治疗后回到江西。


他们互不相识,却在这里共渡最为艰难的阶段。



创办“抗癌厨房”的是年过六旬的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


2003年,夫妇俩在这里摆摊炸油条。有一天,一对夫妇带着患病的孩子来到摊前,小心翼翼地问熊庚香,卖完早餐后能不能把炉灶借给他们用,他们的孩子想吃妈妈做的饭。


“十来岁的小孩,看着真让人心疼。”熊庚香二话没说答应了。


没过多久,肿瘤医院附近有个地方可以炒菜的事情传开了。


一开始,每天有十几个人借炉子炒菜,后来增加到几十上百人。常去做饭的病人家属过意不去,提出要付钱,夫妇俩为让他们安心,同时也维持基本的水煤开支,炒一个菜收5角钱,直到2016年才涨到1元钱。


17年来,他们免费提供炊具和调味品,每年大约有1万多人到这里做饭。走进小巷,30多个煤炉排在两边,20多口洗干净的炒菜锅码在一边。


为了维持这个厨房运转,夫妇俩每天都要用掉100多个蜂窝煤,20多元水费。


每天早上4点,万佐成准时起床,用木柴给煤炉生火。厨房准备就绪时已近上午9点。短暂休息后,病人家属便会陆续提着菜来做饭。


26岁的邵慧慧在厨房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每天早早来到厨房。


“医院里面有食堂,但比自己做饭更贵,爸爸也不喜欢吃。”为了让患肺癌的父亲吃好饭,慧慧和妈妈每天变着花样做菜。


为了照顾父亲,慧慧辞掉广州工厂的工作回到江西。“父亲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现在就像天塌了一样。我们姐妹商量,无论多难,都要给父亲治病。”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邹大哥每天都吃着妻子做的饭菜。直到两年前,妻子被查出宫颈癌,反复治疗和病情恶化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从妻子到南昌治病开始,邹大哥就与“抗癌厨房”结下了缘。起初,他并不会做菜,但在万佐成夫妇和病友的帮助下,经历两年磨炼,他已经成为这个露天厨房里的“厨神”,还经常指点新加入的病友如何熟练使用厨房里的炉灶。


“因为癌细胞转移,我老婆现在完全离不开我。”邹大哥说,为节省时间,他每天上午在厨房把全天的饭都做好。“我希望她每天都能吃得好,吃得好心情就会好一些,心情好病情才会好转。”



番茄炒蛋、炒青菜、红烧鱼、猪蹄汤……“抗癌厨房”里的每一道菜,看似平常又不平常。虽不是山珍海味,却浓缩了父母之爱、子女之孝、夫妻之情,更寄托着这些经历人生无常的家庭回归平常生活的希望。


“有的病治不好,但让病人吃好,家属的遗憾就少一些。”万佐成说。


夫妇俩难以记住每一位来做饭的病人家属姓名,但病人家属却不会忘记他们。很多病人家属离开时把电话号码留在墙上,邀请夫妇俩日后到他们家做客。被油烟熏得发黄的一面墙,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码。


2019年下半年,他们关掉了经营十几年的油条摊,但没有关掉“抗癌厨房”,也没有回到子女身边照顾孙子、孙女。“相比这些癌症家庭,我们和孩子们是幸运的,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也感到充实。”万佐成说。


2018年2月,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荣登“中国好人榜”。


当地政府已经拨款装修了厨房并补贴房租。“我们希望,这个厨房能一直办下去。”慧慧说,这个厨房虽然简陋,但只要有这么一个地方,就感觉还有一个家。


17年来,夫妇俩见证了数以万计的癌症家庭经历生离死别,但他们始终鼓励每个人勇敢地和病魔斗争。


“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吃饱饭!”熊庚香说,吃饱饭,才能好好活下去。




来源:新华社

记者:吴锺昊、李嘉盈、胡晨欢


小婚家还为你准备了更多好文章哦,点点看↙↙↙

01.我很好,只是弄丢了你 | 晚安故事

02.分手后的男人都在想些什么?

03.真正打败婚姻的,往往是这一点……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亲密关系沟通婆媳

自我成长安全感渣男前任

心理测试出轨男人说离婚

亲子家暴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编辑审核:邓芳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及商务微信:jiaodanhong003



婚姻幸福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婚姻的困境要如何才能破局?

婚姻要怎样经营才能幸福?

……

众多大咖集结,

从婚姻与家庭的不同维度,

帮助大家提升幸福的能力

点击海报,查看详情


点个在看送给小婚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间一元“抗癌厨房”里,飘着人间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