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N栈溢出

Shellcode

--修改返回地址,让其指向溢出数据中的一段指令

根据上面副标题的说明,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在溢出数据内包含一段攻击指令,用攻击指令的起始地址覆盖掉返回地址。攻击指令一般都是用来打开 shell,从而可以获得当前进程的控制权,所以这类指令片段也被成为“shellcode”。shellcode 可以用汇编语言来写再转成对应的机器码,也可以上网搜索直接复制粘贴,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我们先写出溢出数据的组成,再确定对应的各部分填充进去。

payload : padding1 + address of shellcode + padding2 + shellcode

PWN栈溢出_第1张图片

Fig 11. shellcode 所用溢出数据的构造

padding1 处的数据可以随意填充(注意如果利用字符串程序输入溢出数据不要包含 “\x00” ,否则向程序传入溢出数据时会造成截断),长度应该刚好覆盖函数的基地址。address of shellcode 是后面 shellcode 起始处的地址,用来覆盖返回地址。padding2 处的数据也可以随意填充,长度可以任意。shellcode 应该为十六进制的机器码格式。

根据上面的构造,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

1. 返回地址之前的填充数据(padding1)应该多长?

我们可以用调试工具(例如 gdb)查看汇编代码来确定这个距离,也可以在运行程序时用不断增加输入长度的方法来试探(如果返回地址被无效地址例如“AAAA”覆盖,程序会终止并报错)。

2. shellcode起始地址应该是多少?

我们可以在调试工具里查看返回地址的位置(可以查看 ebp 的内容然后再加4(32位机),参见前面关于函数状态的解释),可是在调试工具里的这个地址和正常运行时并不一致,这是运行时环境变量等因素有所不同造成的。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得到大致但不确切的 shellcode 起始地址,解决办法是在 padding2 里填充若干长度的 “\x90”。这个机器码对应的指令是 NOP (No Operation),也就是告诉 CPU 什么也不做,然后跳到下一条指令。有了这一段 NOP 的填充,只要返回地址能够命中这一段中的任意位置,都可以无副作用地跳转到 shellcode 的起始处,所以这种方法被称为 NOP Sled(中文含义是“滑雪橇”)。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增加 NOP 填充来配合试验 shellcode 起始地址。

操作系统可以将函数调用栈的起始地址设为随机化(这种技术被称为内存布局随机化,即Address Space Layout Randomization (ASLR) ),这样程序每次运行时函数返回地址会随机变化。反之如果操作系统关闭了上述的随机化(这是技术可以生效的前提),那么程序每次运行时函数返回地址会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输入无效的溢出数据来生成core文件,再通过调试工具在core文件中找到返回地址的位置,从而确定 shellcode 的起始地址。

解决完上述问题,我们就可以拼接出最终的溢出数据,输入至程序来执行 shellcode 了。

PWN栈溢出_第2张图片

Fig 12. shellcode 所用溢出数据的最终构造

看起来并不复杂对吧?但这种方法生效的一个前提是在函数调用栈上的数据(shellcode)要有可执行的权限(另一个前提是上面提到的关闭内存布局随机化)。很多时候操作系统会关闭函数调用栈的可执行权限,这样 shellcode 的方法就失效了,不过我们还可以尝试使用内存里已有的指令或函数,毕竟这些部分本来就是可执行的,所以不会受上述执行权限的限制。这就包括 return2libc 

注:转载自知乎长亭技术专栏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816426

你可能感兴趣的:(P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