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不抱怨的人有多难?

    我是一名农村特岗老师,长期生活和工作在最偏远的山区。大学毕业后,参加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幸运的是我顺利地通过了笔试以及面试,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吃上了“皇粮”,成了我们家唯一一个跳出农门的人,为此我很欣慰,也很高兴!记得临上班时一向不善言谈的老父亲对我说,娃呀,你得到这份工作不容易,教师是一份良心活,时刻不能忘了咱是农村人,得本分,始终要把提高学生成绩放在第一位!我心里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做一个好老师!

    然而现实和理想往往总是会分道扬镳,六七年的一线工作经历将我的那份最初的热情消磨得渣都不剩一点了!回顾这些年走过的路,只剩下了疲惫和满腹的抱怨!

        其实在这个社会中,很多人都在为生活的不如意而抱怨着,作为乡村老师,我觉得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

1,城乡差异,生活不便

        参加工作之初,一起分派的老师一些有门路的根本没去分派文件上定的学校而是通过借调等各种名义调到城里工作。有人告诉我工作是为了生活,让我想想办法也调到县城来,年轻人就应该在县城发展,农村待上几年就待傻了!我只能笑笑,大家都清楚借调是怎么回事,而我从来不敢想。其实在山区学校最大的困难就是交通,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怎么样,我所工作的乡除了少数几个公路边上的学校外,其他山区学校的交通都是很差的,每逢雨雪天根本没办法出山。几个星期不出山其他的不说伙食便成了困难,工作是为了生活,当你拿着钱却换不来食物时,什么都成了讽刺……

教育行政化,教学形式化

      想想以前的我们上学时,学生是单纯的,老师也是单纯的,而如今教育的管理越来越细致,老师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农村学校每个人带三四个课头是很普遍的事。每个课头都要求写教案,其实大家都知道写教案其实就是抄教案,没有思维过程,只有机械劳动,没有实际意义,但是不这样做不行,因为教案是年终考核重要的一项……光正常的教学工作就已经让老师们倍感压力了,而如果你以为老师的工作只有写教案,上课,批阅作业这些工作的话你就太奥特了,这样的教师也就太幸福了!事实是每个乡都有一个教管中心,教管中心有八九个专职行政人员,每天都会发一些省里的,县里的或者乡教管中心自己安排的实务,这些公事下面学校必须完成,所以老师们上课之余还要应付各种上面来的实务,填各种真的或者假的表册,材料……正是这些事搞的老师们身心疲惫,严重影响了老师的幸福感!

职称上升制度缺陷,伤害工作积极性

        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难,农村中小学教师评职称更难。农村教师成年累月在教育第一线上默默耕耘,为农村教育做出了贡献,挥洒了青春;他们别无他求,副高,正高不敢想,仅仅是希望能在退休之前评上小高,也就是现在的一级职称,这样的要求对有些人来说都是奢求。工作在一线的老师都知道每年的职称评定都是有县里给乡镇下指标,而这个指标又是少的可怜,狼多肉少势必会成为矛盾的交集。要想不受指标的限制你也可以申请破格,但破格的条件相当苛刻。学历要“达标”、要有论文、科研课题、教学成果,计算机合格证、获奖证书、培训进修证书一样也不能少。而这些硬杠杠很少有人凭能力把这些拿全,然而这是个经济时代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商品!当一些人有关系有门路的人一边为了这些乐此不疲一边又又讥笑着一些不会变通的人时谁的脸又被打的火辣辣生疼?

自媒体时代,社会舆论导向性差

      都说科技是把双刃剑,近年来科技的发展用日新月异来说毫不为过,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媒体的概念早已突破了原来人们的观念,如今每个人都变成了媒体随时随刻传播着各种正面的负面的信息,一些自媒体将热点事件推送到公众,公众可根据各自的价值标尺、经验水平等,对事件进行是非判断和道德评判。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一些自媒体先声夺人的价值引导,往往会妨碍公众做出客观评价,吃瓜群众多随风附和,很容易成为“舆论暴力”的帮凶。近年来有关老师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不可否认教师队伍有一些害群之马,但总体还是正能量的,然而正是这些负面的消息让老师的工作越来越难以开展,工作只能按部就班,丝毫不敢出格,稍有不慎迎接你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口水。

      说了这么多,都是切身体会,魏书生老师说过:教师要自强不息不断超越自我,才能胜任育人工作。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自己能力强了,办法多了,改变别人,改变环境,才有了一点可能等。话虽如此但是要做到不埋怨谈何容易,教师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需要一个理解,公平,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一辈子在农村老师们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一个退休的老师比一个同龄的庄稼人看起来更苍老,这种对比让人害怕,工作七年的我似乎已经看到了退休时的我,这算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

(2017年5月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个不抱怨的人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