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母亲的呵护才感到自己是那样的孤单

今天是母亲70岁生日,母亲已去世六年了。

老家在县城西面25里的一个小农村,没有了母亲的家就不是家了,纵然弟弟一家再热情,总没有原来其乐融融的感觉。

母亲生前基本上每隔一周回家一次。进门总是一声“娘”,母亲也是“哎”应一句,便感觉在外面所有的委屈都烟消云散,就像在老母鸡庇护下的鸡仔,格外的安全和温馨。

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我经常或者带件酒,或者弄几个菜,爷俩中午便分一瓶酒。

邻家的叔伯有空时,也来热闹一下,母亲有时也参与,其乐融融。

父亲病退的时候,工资少得很。但在农村生活,相比较一般人来说,还显得比较阔绰。

吃两碗母亲做的面条,始终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

现在每年回村的次数有限了,每次回去都是匆匆而别。从小长大的村庄变得生疏,儿时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家乡的归属感也越来越淡漠,彻底遗忘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母亲在的时候,天南海北无论到哪里都是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似乎母亲永远陪在身边,什么时候也不孤单。

没有母亲的自己,就是儿孙绕膝,也驱散不了内心深处的无助。就像漂泊天涯的浪子,无处容身。

天底下没有任何的爱像母亲那样无私,那样没有功利性,那样的真心,那样的温暖。

没有母亲的日子,是最没有依靠的日子。没人呵护,没人疼爱,再委屈也没有地方哭诉。

在母亲节这个最应该感到舒心的日子,迎来的却是对往日的追悔,真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呜呼!再也没有能叫声娘的日子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失去母亲的呵护才感到自己是那样的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