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是:愚蠢却勤奋。
眼下这个时代的不够公平,是通往更高层次的公平的必经之途。”
老白的这一讲主要围绕我们心理上面临的三对矛盾:痛苦和快乐;理智和情感;梦想和现实。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书不多,但是翻腾倒柜的找到了一本我哥的《痛并快乐着》,那时他刚上大学,我也就6-7岁,我不明白他买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但就我看来书名就能吸引到我,也就是那个时候《痛并快乐着》就深深的烙在我的脑海里。后来我知道了,谈的是“痛苦”与“快乐”的交织。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每个中国人都会有的一种内心的触动:快乐不是单纯的,痛苦也不是绝对的,它们混杂在一起。比如,当你的亲属或你自己在改革的环境下,在竞争的机制中,向前迈了很大一步的同时,可能会有另外一个亲属下岗了,或者在竞争中成为一个失败者。
过去二十年中,我们的心情总在起起伏伏,中国改革进程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每走一步都很不容易。但是只要始终在向前一步一步地迈进,我认为就是非常可喜的。
我们不敢奢望所谓的“大踏步向前进”,不敢奢望“一马平川”“一帆风顺”,那不是中国。前进一步退半步,再前进一步再退半步,这是正常的,而且足以让我们感到快乐了,因为总体方向是向前的。如果前进半步退一步,再前进半步再退一步,即使处在前进的这半步当中,又有什么可快乐的?因为总体趋势是向后的。
就像老白说的,我本可毕业3年了,真正最大的收获就是:不要急。当初在校园也是一样的热血青年,希望很多事情能够在一夜之间发生改变,但是现在改变了很多,虽然血依然是热的。我相信“不要急”这三个字里所蕴藏的一种力量。
当然,有些变革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但那对于中国是摧残性的,这个国家承受不起。几百年历史沿革中,中国已经积累了很多伤口,很多病患,仅用西医祛除“表征”是不行的,需要用中医的方法去“治本”。
中国改革就是这样,需要用“治本”的方法建立起一种机制。
说到这里,谈到了我很喜欢的一档新闻节目《焦点访谈》,《焦点访谈》并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栏目,一年播出三百六十五期,就算每天解决一个具体问题,那也远远不够,也解决不了。它所做的,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去督促一种机制的建立。我们就是要建立一种奔着百年老店、千年老店去的机制。
你怎么看待反腐败?反腐败绝对不是处置几个高官就可以彻底解决的,必须在我们的社会中、生活中,建立起非常良性的机制,使腐败行为的实施者由“不想”转变成“不敢”和“不能”。人性有很多弱点,包括贪欲在内,绝不是靠思想教育工作就可以全部解决的。一方面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让人们“不想”做坏事;但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合理机制,让人们“不敢”“不能”做坏事。
这里说到了大庆市市长,一位老劳模,吃苦耐劳,暴风雪中干打垒,最后一步一步成为市长,为大庆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大半生心血。但是有那么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一个人去找他,希望他给批一个原油指标。这原本是他分内的工作,但那个人暗示他,如果您给我批这个条儿,我给您姐姐二十万块钱。于是在一个平常的下午,很平常的工作往来中,腐败就轻易发生了,然后很快被遗忘了。后来,这件事情暴露之后,他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老泪纵横。我想他可能这时才意识到,这就是腐败,这就是贪污受贿。这么轻易的没过大脑的一个举动,要用十年牢狱生涯去弥补,太对不起自己一生的付出了。
这个故事,以及所有和它类似的故事,都让旁观者感到痛苦,这种痛苦和我们的制度有关。但是当你走过一段回头看,发现很多事都向好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又是快乐和欣慰的。
不说国家,具体到个人经验,大学时代不也是这样苦乐交织吗?变革有变革的痛苦,快乐有快乐的代价。 我哥哥和他的同龄人是00年代毕业的那批学生,那时本科已经没那么抢手了,得自己去联系单位,努力表现,多争取印象分。
现在的大学生就更痛苦了,恨不得刚上大一就要开始考虑未来,在数百人、数千人中间去寻找自己的位置。你们拥有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必须面对更多的竞争;自由更充分,决定也必须更慎重。
生逢改革这样一个特殊发展阶段,痛苦和快乐相互纠缠,是我们这代人和你们这代人,甚至好几代中国人共同的宿命。当然,即使没有改革带给人们的心理振荡,痛并快乐着也是人生的永恒主题。
季羡林老先生在《八十述怀》这篇散文中,写过这么一句话:“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未来的路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 老人的这句话其实就是说,他依然有梦想,梦想牵着他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