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溥光《师说观人术》316

愛新覺羅溥光《师说观人术》316_第1张图片



愛新覺羅溥光

《师说观人术》

昨天我们来到成都的都江堰著名道教青城山所在地一游。

我第一次去,故我特意在山门那察看了简介和这里的基本历史。

青城派是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青城派发源于中国道教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

相传起始于青城丈人,又有李八百等人习传之。青城丹法的“无为”修持集中体现在历代的口诀上,即“守无致虚”。

其中分三个层次:初步入手功夫为“守中致和”;第二步为“了一化万”,第三步为“万化归一,一归虚无”。

然而其“诀中诀”久已不传,故修持者通常难以把握见验。

青城山是全球道教全真圣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青城山最高峰的老君阁海拔1260米,当之无愧的青城山绝顶。老君阁高33米,四周都是悬崖绝壁,并且通往老君阁的阶梯就有上千层。

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青城前山为最早开发,景观以人文古迹为主,首屈一指的道教名观天师洞、上清宫都坐落在此。

青城后山开发较晚,有的是原始山林美景,飞泉叠瀑,更适合爬山。

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就坐下来品茉莉花茶就楼台观游人如鲫,鱼贯而入就挺好的了。我与张淑美主席环山门照了几张照片,突然发现一石雕刻得很特别,那是一个一个幽字的变异体,挺美的,就拍下了留个纪念。

道教有许多思想影响着我,其中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这一教诲就值得我们学一辈子。

我们不怕不懂,就怕装懂;

不怕不足,就怕满足。

令人不能自拔的,除了牙齿还有爱情。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痛苦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成功的那一瞬间,而是回头看,那段漆黑看似没有尽头、苦苦摸索的过程。

其实,我只是很在意,在意在我所在意的人的心里,我,在哪个位置。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最重要的是,在关键的时刻能够坚持原则。不违良心,就挺好。有人老说委曲求全,你看人们所有的误会就差最后一分钟的了解。

假如,有机会说开了,哇,豁然开朗起来。

例如教育,需要循序渐进,一下子见效那是神仙,学习不会越来越简单,而是越来越深奥,越来越需要积累知识,达到一定量了,兴趣才会高涨,还有一个熟悉过程。

因此,关于“道家的教育思想”道家提倡“法自然”,“绝学无忧”,认为彻底地取消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既然道家认为教育是多余的,又怎么有“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和“虚静”、“用反”的教育教学原则。怎么又把说成是教育思想了?这样不死矛盾吗?

看到道家这部分,突然就进了死胡同,还请高人指点迷津。

自然是指自然而然,自然而然在老子那里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在庄子那里是人的自然天性,道法前者可以把人们引向科学探索的道路,道法后者则引出了尊重学生自然天性的教育原则。

老子对知识的态度完整地说是“为道日损,为学日进”,至于绝学无忧,只是老子对科学技术负面作用的一个反思,另外我们也看到,许多饱学之士,反而叫自己已有的知识束缚住了手脚,而那些初出茅庐的,虽然整体知识有欠缺,但却在创新方面更有成就。

学习就要忘我的精神,忘我的前提就是虚静,用反就是善于反思

道家思想更符合现代教育的原则,其他,那就得靠你自己悟了。

记得《庄子·天下》:“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

【解释】: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所以,我不会这么教学,我反对灌输式教育,启发式教育才是让学者受益良多的最好的潜移默化式教育。

启蒙教育忌讳滔滔不绝,而是善诱解惑,我的经验出奇地成功是汲取了道家学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愛新覺羅溥光《师说观人术》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