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潘天寿先生相关的一次偶遇(一)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雷婆头峰村人。

图片发自App

这样的简介好像过于简单,然而,在此次连续两天走进浙江美术馆之前,我对潘先生的了解确实过于简单。甚至对这次名为『民族翰骨』的展览也心存怀疑——究竟凭借什么得到如此高评价?

其实,同一命名的大展春天已经在北京成功举办,冬天才来到杭州,展期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月14日,为纪念潘先生诞辰120周年。主办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人民政府,由此可见展览规格之高。

我是计划去看的,却一拖再拖,直到昨天才走进展厅(依然病弱之体)。二楼大厅几乎全部布置了大型图片及文字,空调温度适宜,除了零散游人,还有三个小组有人讲解。因为同伴没到,我略微观察了三个小组的人群结构,决定先凑到距离大门最近的小组去听听,因为这个小组的讲解人年龄较大,而八九个听众看着像学生——果然,讲解者是个内行,对潘先生以及与其相关的内容了若指掌,信手拈来,讲解如行云流水,又生动有趣。


图片发自App

没错,就是图中正在运用手势的长者(旁边那位应该是学生),听出一点头绪之后,同伴到了。我举手示意她跟来,她听后也觉不同,随后我们一路跟随这个小团体观展。

此次展览共有5个展厅,约120余件展品。第一个展厅名为『高风峻骨』,陈列的均是巨幅大作,也都是典型潘氏风格,除了四面墙,厅内宽大的展柱上也遍设展品,走进去,好像走在一片高耸的山峰之间,潘先生此次最大一幅作品『光华旦旦』占据了一个墙面。


图片发自App

在这个展厅里,我们的『讲解员』告诉我们——潘先生的水牛其实是一块圆形『石头』,并且以激光示意『圆』在何处 (同时他表示光线对画作有伤害,为了大家权且如此);潘先生的大型作品以『井』字构图为主,尤其立轴;蜘蛛网线以及落款,钦印在潘先生作品中的作用;『指墨』画的方法及特点;潘先生在一张纸上如何『造险』,又如何『破险』……

在这里,我对潘先生的了解开始加深。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因为他的心怀,因为他的个性与抱负——一个非同凡响的『中国画坛』人物就此诞生,成熟,乃至达到他个人的艺术顶峰。

『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潘先生以他『如挽强弓,如举九鼎』的笔墨塑造了一个浑厚雄强,浩大刚健的中国绘画风格和精神图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潘天寿先生相关的一次偶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