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舍纪念馆】心生自在而自在生

去逛老舍纪念馆已经几日了,本想当天回家以后就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奈何贪耍,被离不远的中国美术馆给吸引了去,疲惫的身子回来已是时候不早。现在便也只能凭着记忆,凭着不多的几张手机照片,把印象深刻的、触动自己的地方写一写了。

最有趣味是我本身爱门环,入门时,轻叩响了大门,偏偏就有人迎了出来,仿佛一下子把自己带回了那个只有木质大门、只有小院、还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无孔不入的科技的时代。我问,可以进去吗?

院里栽种着几棵柿子树,老舍的夫人将院落称为“丹柿小院”,我看到有游客留言簿上,有人言简意赅又意味深长的写下“柿子树长得很好”。大概每有触及时光错落之感的存在都那么不可言喻的动人,斯人已逝,丹柿尚红。现在是北平的春天,高高的柿子树借着尚好的阳光,叶影垂印在树下的鱼缸。缸还是那个鱼缸,缸里已经没有荷花,小院里也没有了菊花,小猫也不再在身旁。

不过我的感觉却是幸福的,走入正堂,看着有的游人有受不了死别的情绪,于是速速离开。不知怎的,我觉得这座小院还有着生气,尽管湖蓝色西式沙发上已经落了厚厚的灰尘,尽管生前的茶杯也已经被展架扣了起来,尽管一切都显得陈旧和静默,我依然感受到了幸福。

身处喜爱的幸福。我坐在留言簿前,静静的等待最后一个游人离开,仿佛老舍先生也坐在了他的书桌前,听着鸟在鸣叫,看着窗外光影。时间就这样静止下来了,这便是院子的好处,易静。游人也仿佛成了家人,各自坐着各自的事情。

写作累了,会看看鱼,会擦拭自己收藏的瓷器,会观赏陶俑,突然之间我就不再奇怪老舍先生的文风怎的可以那么幽默,因为身周遭的一切都那么阳光,文字是静的,活动是静的,静而有趣,生机勃勃。

心生自在而自在生,在这小小四合院中的自在感受,真是细腻难以忘却!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老舍纪念馆】心生自在而自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