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他性

排他性是普遍存在于每个人、每个集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而上文提到的标签化,大概就是为某些人打上“异类”的标签。于是就可以明火执仗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相对松散的团体中,每个人为了虚荣感、优越感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会做一些伤害到别人的事情。在另一些结构相对紧密的团体中,尤其是政治团体中在有心人诱导下,为其成员塑造一个“敌人”。以填满成员的脑袋或者供其发泄过剩的精力,因为人终究有善恶俩面,光有崇高的理想不足以填满,所以乌托邦永远不会实现。

电影《浪潮》中体现的大概就是只能求同,无法存异的局面。容不下不同的声音,于是局面走向了失控。而事实上“元首老师”跟校长说其中的积极意义,也是客观存在的。对于统一的手势、统一的着装、强调纪律等等,导演有意的让人联想于法西斯纳粹。可是这又不是纳粹独创的,只不过从工人运动中学来的东西。更早的起源大概是宗教、部落等等了。最终走向失控的根本原因是“元首老师”太过于高看自己了,以至于像《私人定制》里的范伟一样迷失于权力之中。有意无意的纵容了学生们的过激行为,并且自己也极其享受这份“权力”,不能自拔。而在最后解散“浪潮”大会中,那段极富煽动性的演讲更是独裁者经典的误导。

当然如果可以求同存异的话,最终也许会进化成一个学生会或者兄弟会什么的。只是比较难,毕竟儒家一千多年前就开始倡导了,最终不得已留下一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相对而言伏尔泰就比较开明和刚烈多了,于是就有了“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也要捍卫你发言的权利”。因为比起跟对方辩论或者说理论个高下,直接让对方闭嘴是最省事且效率,尤其是一方大权在握的时候,这种方式更为经济实惠。所以就有了政治迫害,大概样子就是《我在伊朗长大》和《养家之人》中那样。同事相对的为了少点提反对意见的人,往往会伴随着除民智一起实行。

至于到底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排他性,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我这不过是思考一下自己所做之事的是是非非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排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