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
老早就决定今年一定要读这本书,终于,7月开始。今天分组。报了2组的领读,后来怕精力不够,又退出了。
D2
今天读了前面38页。从“我是对的”,变成问自己“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是找到其他的独立思考者,他们与我肩负共同的使命,但对问题的看法与我不同。只要让自己正确就行,不在乎这个答案来自于哪里。
关于我是对的到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我记得之前在那本书还是得到上听过,有更详细的解释,不过找不到了。再次印证,记录的重要性。
D3
“在没有真正通过别人的视角看待事物之前就对别人下判断,会妨碍对他们所处环境的理解,而且这样做很不明智。”
在学习性教育之后这段话尤其有感触,当我们碰到与主流价值观不一样的时候,特别需要我们“悬置道德判断”。比如LGBT群体,比如SM,比如屎尿恋。目前自己在这方面做的感觉还是比较好的,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学着用更多元的心态去接纳不同,尊重不同。
D4
#透明原则#
1,把我们真实的想法摆在桌面上。通过这种坦率的做法实现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在经历金融危机后,桥水逐渐得到公众大量的关注,有些报道哗众取宠,为了让媒体看到桥水的真实运行状况,瑞在网站上公布了公司的原则,以便外人免费阅读和理解。这就是“透明”原则的一个体现。
反思自己的工作生活,也是喜欢透明,喜欢桌面上解决问题,相对于决策层面的人员,作为底层人员,执行透明会困难很多。
D5 7.5
今天讲到了英雄的历程。重新翻开何帆老师的解读,所有英雄的三部曲:
第一幕讲的是英雄在新手村。也就是说,英雄在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环境里。他听到了一个召唤,这个召唤让他去冒险,但他很犹豫,不愿意离开家乡。然后,发生了一件突发事件,改变了英雄平静的生活,把他从一个熟悉的场景,带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当英雄跨越了熟悉世界的边界,就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第二幕讲的是英雄的历险。英雄会经过一次试炼,让英雄经历一些挫折,这个经受挫折的过程也就是成长的过程,试炼告诉英雄,他将经历全新的体验,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在这个阶段,英雄会遇到一些很重要的人物,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他的人生导师。英雄还会在路上结交很多小伙伴。当然,还必须得有一个大的反派人物,他是英雄的对手。一开始,英雄是要被他的对手碾压的,被欺负得没有招架之力,虐得不像人样。他会经历很多磨难,在最低潮的时候,英雄会被剥夺得一无所有,而且看起来绝无可能获胜。但就在这种挑战中,英雄会凤凰涅槃,绝地反击。英雄会走进一个山洞,并从山洞中找到宝物。这个宝物可能是一把宝剑,也可能是一种魔法或超能力。在第二幕的最后,会有一个大决战的时刻。历尽千辛万苦,英雄最终战胜了对手。
第三幕是英雄回乡。战胜大恶魔并不是故事的结束。英雄必须回到家乡。回到家乡并不是因为要衣锦还乡,而是要把自己得到的东西跟人们分享。再回到故乡,英雄会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他会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他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圆润,更有责任感和牺牲精神。他的旅途终点,其实就是下一次旅途的起点。
对比瑞达利欧,他的英雄回归就是把知识和财富传给更多的人,所以他开始写书,开始做慈善。那我们自己呢?我想我正走在第二幕,会经历很多困难,挫折,也会遇到良师益友和敌人,不管如何,都会前行。也有可能没来得及回到故乡就一命呜呼了。
D6
P124:“成功的满足感并不来自于实现目标,而是来自努力奋斗”。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幸福的方法,幸福也不是因为实现了既定的目标,不管是幸福还是成功,如果去追求结果,追求目标的达成,这是不是就陷入“固定型思维”了,而对于努力奋斗过程的追求,是不是对应的就是“成长型思维”了呢?
书看的越多,发现都可以融会贯通,不同的讲法,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D7 做到头脑极度开放、极度透明
a,对于快速学习和有限改变而言。头脑极度开放、极度透明是价值无限的。
b,不要担心其他人的看法,使之成为你的障碍。
c,拥抱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将带来更有意义的工作和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D8
“自然的一项根本法则是,为了赢得力量,人必须努力突破极限,而这是痛苦的。”
这让我想起了第一次的徒步登山经历,前几年跟着驴友去爬黄山,这是我第一次徒步,爬上去的过程中,无比艰辛,无数次想放弃,无数次就专注脚下的那一步,一步又一步,感觉在突破自己的一个又一个极限。最终,爬到了山顶,而接下来又是徒步下山,那两天回来,感觉那个脚已经废了,不是自己的了。可是意外的是,我爱上了徒步旅行,爱上了那种畅汗淋漓的感觉,仿佛穿过痛苦的夹层,自己又上升了一个层次。此后,武功山也不是什么事。梦想着能去雨崩再虐一次。这是不是就是作者说的,没有痛苦就没有进步呢?
D9 痛苦+反思=进步
P153:你面临的挑战将考验你,强化你。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失败,就说明你没有努力突破极限,而如果你不努力突破极限,你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努力突破极限有时失败有时成功,但都能带来好处。
如果你选择在这条常常很痛苦的个人进化之路上拼搏,你将自然而然地不断“更上一层楼”。当你到达了更高一层的境界,你就会发现,你原来只是因为境界低才觉得之前包围着你的那些纷至沓来的“同类情况的重演”。你的层次越高,你就越能有效地应对现实,塑造符合你目标的结果。而曾经看起来复杂得不可思议的东西,也会变得简单。
今天早上听园园讲漩涡,和最近关于痛苦的理论。反思自己,启发很大,最少,已经不在畏惧困难,畏惧痛苦。
D10
今天看个人进化的5和步骤,目标,问题,诊断,方案,践行。每一步都要认真去完成,并且是按顺序来。比如设定目标的时候就不去想能不能实现,万一出错了怎么办,我们只需要认真去设定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万一出错这都是以后要考虑的事情。做好当下的这一步,获取必要的信息,以便更好的进行下一步。反思生活当中,以前看过的书中,都是这样的一个道理。现在只是重新复习了一下。最近在看万万没想到,有此想到一个概念“知识过载”,我发现这本书中的问题,很多都是我之前听过的,与我而言,这不是过载,而是很有必要的重温。回到原则,可以说以前知识的集大成。
1.有明确的目标。
排列优先顺序:尽管你几乎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但你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所有东西。
由此想到体验式活动,爱的披萨,有又想到下次要带领大家做一下。发散的太厉害了,拉回来。
D11 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说到“自我意识障碍”是指潜意识里的防卫机制,这让我想到成甲说的人们容易把反对我的观点,理解成反对我这个人,所以要保持绿灯思维的重要性。在性教育学习和讲课过程中,尤其重要。
关于“两个你”,其实和思考快与慢里面提到的系统1系统2,以及象与骑象人,是不是都是一致的呢?又一次感受到,知识都是相通的。
关于悬置判断。认识到为了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你必须暂时悬置判断,只有设身处地,你才能合理评估另一种观点的价值。尤其在道德方面,人们习惯在自己的道德制高点去指责LGBT群体是变态,如果这个时候能悬置自己的道德判断,反问自己一声“是不是真的变态?变态又是什么?”,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得和谐很多。
D12
今天继续#保持头脑极度开放#
3.3 领会并感激: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析。
当两个人的观点截然相反时,很有可能有一个人是错的。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对方相信你是对的,而是弄明白谁是对的,并决定该怎么做。要注意自己的沟通方式,要让对方觉得我们只是试图在理解。这里想到第三选择,其实并不是说所有的都是你对我错或者你错我对,所以,作者也说了“很可能”,并且这种基本发生在同样重量级别的对方之间。也就是下一条原则。
3.4 和可信的,愿意表达分歧的人一起审视你的观点。
作者比自己的“食管高度生长异常”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是专家也一样会出错,所以要和多个专家,甚至是专家之间也充分表达分歧。可以降低自己犯错误的可能性。
D13 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
今天看第4块内容,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
1,作者提到棒球卡,我不是很明白如何制作棒球卡,如果只是把人员特征写上去,从管理学角度来讲,这样做的好处确实可以节约认知成本,提高效率。不过我们的对象是人,这样只会加重对这个人的刻板印象,相当于给他贴了各种标签,影响对这个人的判。这样做是不是真的值得呢?希望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2,关于大脑的理论部分,让我想起PD里面的大脑盖子,可以说这部分是把大脑盖子更加具体的解释了一遍。引发了对未来人工智能的思考。和未来简史里的那3个观点。
D14 学习如何有效决策
P249
简化
撇掉无关细节,让重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呈现出来。
这跟平时倡导的“少即是多”其实是一个道理,人生要学会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我的感受是,人要先学会加法,加到一定程度,当不停输入,累积到某个点,然后再顿悟,哦,原来是要减法,然后一路减下去,最后实现精简,一开始就说减法减法,或许不会那么好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在加法过程中,不断的悟。
D15
今天是生活原则的最后部分,讲到了人工智能,其实,我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和对金融一样,不是很听得懂讲什么,不过联系未来简史和思考会思考的机器,我知道以后人工智能会越来越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