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来我觉得,大可不必急于找工作,未完成的事情还有很多,心愿还有不少,世界也还很大。
03年的《红苹果乐园》,让我第一次对大学有所认知,对上海有所向往,但现实,只有四年未曾变过的连排绿色电信大棚,永远在新生报到时销售着屏幕一代比一代大的手机和那些满园“载客”推销新生用品的老生。同样,在毕业之际也没有《这辈子再也不会做的事》里楼下叫卖二手书的学姐。而上海,我也一直没有去过。
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我就这样来到了武汉,拖着并不轻的箱子,进入了大学。报道,浸湿的不只是外衣。
记不得最初每个人青涩的面庞和名字,也便回忆不起班委竞选时的对手,但那些少年们南来北往的却就这样成为朋友,虽然终会天各一方,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军训,能逃就逃是多数,但站在第一排最左端的我,还觉得是被重视了一把。加社团,进院学生会,这让我之后的四年都过得特别充实。感谢学生组织的经历,虽懊恼遗憾失望,负面情绪曾一度飙升,但感动铭记言谢,是我大学最好的回忆。
到图书馆借各种各样的书,然后抱回去看,结果三个月期限一到,原封不动的还回去,以至于后来,我发现阅读记录里有近一年无借书记录。如若不是后来的强制要求借阅量,可能我幡然醒悟的时间还很迟。
操场跑步,是进校第一年和最后一年干的事儿,区别就在于将时间从早上挪到了晚上,但都好景不长。不是起不来,就是没时间。
回忆篇戛然而止,伤感开始于四月。院院相抗的球赛在月中进入到激烈阶段,杀入决赛,纵然我放话做最大的黑马拿冠军,但心知肚明自身实力,第三名,是那段日子以来最好的记忆。也可能是进入四月就要跟很多组织内的活动告别了吧,做一场少一场,少一场没一场,球赛打完就散伙,毕业晚会仍旧进行不了,遗憾,也越发在这段日子显得多了起来。看晚会就像赶场一样,会和年前的场景对比,显然物是人非。情境都如同一年前离开社团时的样子,只是这一次,是各院学生会罢了。跑去追《谁的青春不迷茫》,坐在影院里哭的泣不成声。当时的心境到底为何难以控制,记不清了,道不明了。毕业时我们在一起,希望未来我们还能再相见。愿景总是这般美好。
做完最后一场忙到23:00的比赛,带着依旧伤感的情走入五月,去南京散心。。。气压,一直低到月底的换届,那时候,才真正释怀许多。道别了最后一个组织,大学生涯的第二课堂算是全部停止了吧。经历过一次,这一回,并没有那么扎心,也可能潜意识里知道,哪个更重。
5月过半,6月未满,毕业照。拍毕业照的时候,天很阴还下了点雨,印象里拍毕业照的日子总不是晴朗的。大合影,是开学时,军训的地方。终于披上学士服,这一次不是旁观者,视频还没来得及录,采访还没有空出时间,就这样,结束了。
日子就像白驹过隙,大学课程的最后一场考试,我坐足了时间,考场上仅剩两位监考官和我三足而席。原因很简单,不会做,但也不甘走。
最后一次班会安排在了这场考试之后,退位后参与班会的次数屈指可数。而这没有按规定时间进行的会议,对于单纯坚守到交卷最后一刻的我而言,当然也顺理成章的成为最后一个走进教室又仿佛焦点的人,好在估计这么些年大伙已经习惯在任何集会上,我总是最后一个出现了吧。
离校前的一场暴雨阻挡了所有的正式告别,那句一直想问的“你还欠谁一场好好的道别”,躺在草稿箱里发不出去,还都没有和四年的床合张影,大家已经在避难、出逃、自救、援救中离开,加之参加专业培训提前走掉的人,我,并没有来得及认真感谢每一个人,诉一番话。散伙饭我没有去,见证不了酒桌上的“别离伤感”。还有那更换过一次的宿舍,四次的辅导员。
同舍的各自有安排,而我,选择回家。回家,后来觉得这并不可笑,调整、规划、放松。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是这样。放弃考研是一直以来的,从入学那天起。后期动摇过,纠结过,但不久又回归本真,面对自己,我知道自己学习能力的位置,那一边,终归不属于我,遗憾,仅仅是期待更美好的校园生活吧。
忙于寻找实习单位,当然也就失去了很多关于开篇提到的种种,加之八月的武汉,经过上个月暴雨的洗礼,变得更加聒噪,满耳的蝉鸣,当头的烈日,来之20天,出过五次远门。两次面试,两次潇洒,一次办卡。等待officer的同时,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选择兼职,而是每日蜷居在宿舍,一日两餐也在这里解决。
这段日子喜欢上了电台,虽之前也会偶尔听听《片刻》,但它是属于读文章的,这一次,是闲聊,明星间的闲聊---《你妹电台》。在睡前,在公车。也许是因为主播欣赏的人是我偶像的缘故吧,在电台里会为数不多的叨念。听听他们放下光环后的“畅所欲言”。它陪伴我度过了挺长一段日子。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早先自立的约定“一年后,原地见”。会见到哪些,留下哪些回忆?
这一年创业者协会第十五届、学生会第三届,而我,却滚蛋了。
其实我最想做的,是和希望铭记的人,一醉方休。而那些相见恨晚,好像还是会不了了之。
再后来我以为我习惯一个人,其实不然,有些事儿一个人解决不好,比如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