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领沙盘的过程中,在自我探索和带领探索中,我觉察出我有着极其敏感的防御机制,让我想起了去年非常流行的一个词“灰犀牛危机”。
今晚,我们一起聊聊:为什么我们明知危险就在眼前,但还是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灰犀牛”危机中呢?
为什么我们明知房价泡沫巨大,还要抢着买房?
为什么事故比例最高的,反而是20年驾龄的老司机?
……
你在非洲大草原旅游,看到了一大一小两头灰犀牛,你想起了向导的警告,不要离它们太近。
但你太想拍一张完美的犀牛照片了,慢慢地,你离它们越来越近,你还忘了向导的警告——要站在犀牛的下风口。
直到你发现自己离那头小犀牛太近了,你才意识到危险。
来不及了,母犀牛庞大的身躯已经向你冲过来了,以几倍于你奔跑的速度。
你又想起了向导教你最后的办法,等犀牛靠近时,你就猛的跳开,逃离它的冲击路线。
但你的双腿好像已经不属于你了……
这幅可怕的场景来自《灰犀牛》一书,作者米歇尔·渥克创造了“灰犀牛”一词,指代那些大概率会发生的、同样影响很大的危机事件。
但明显,“灰犀牛”这个新词,摆明是冲着熟词“黑天鹅”来的。“黑天鹅”是类似前几年“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总统”等,小概率、不可预知、影响大的事件。
因“黑天鹅”事件受到损失,大家多少还有个借口,可灰犀牛就不同了。
为什么我们明知危险就在眼前,但还是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灰犀牛”危机中呢?
四种应对“灰犀牛”的错误心态和应对之道:(今天先分享第一种心态及应对之道)
心态一:过于自信,认为自己能够打败概率。
应对之道:用明确的事实,打破侥幸心理。
心态二:短视行为,认为“现在什么也没有发生”。
应对之道:凡事看趋势发展,不被眼前现状所迷惑。
心态三:博傻行为,认为自己可以在危机来临之前再赌一把。
应对之道:尝试改变失败后,采用保守的战略,等待机会。
心态四:黑天鹅借口,认为某些危机不可预知。
应对之道:重视极小概率,又不停重复的漏洞和缺陷。
应付“灰犀牛”的错误心态一:过于自信
有一个经典的测试题,人们被要求用“是”或“否”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我的人际交往能力比一般人好。
我的领导力比一般人强。
我的开车技术比一般人厉害。
正常情况下,回答“是”或“否”的比例,应该各占50%,可实际上,无论在哪里做这个测试,永远是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
8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高于平均水平。
70%认为自己领导别人的能力比一般人强。
80%的人认为他们的开车技术至少比一半以上的司机要好。
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自我服务偏见”:人们更倾向于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把成功归因于努力和天赋,把失败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这也是导致“灰犀牛”心态的第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认识到“灰犀牛”危机的存在,却乐观地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能够打败概率,逃避惩罚。
比如老烟民在戒烟的问题上,持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承认“吸烟有害健康”,另一方面喜欢找特例,来证明这不一定会发生——
“隔壁老王九十多,抽了一辈子烟,说话不带喘气了;单位张大姐,家里没人抽烟,肺癌晚期,……都是命中注定。”
解决第一种心态,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明确的事实,打破侥幸心理。
戒烟界有一本神奇的书,叫《这书可以让你戒烟》。为了让我老公戒烟,我是想尽各种办法,最终在朋友的推荐下,阅读了这本神奇的书。
其实这本书并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作者是一名曾经的重度吸烟者,他只是如此地列举了出几乎所有的戒烟者存在的“认知盲点”,然后一一指出背后的真相。
比如我之前特别担心一件事:戒了烟,会不会影响写作灵感?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的观点。
于是作者用了大量事实,证明抽烟与灵感或享受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纯粹是自我欺骗。
有人批评这本书写得极其啰嗦,但这种啰嗦正是它的效果来源——打破所有人的所有幻觉,360度无死角地展现那只“灰犀牛”。
面对“灰犀牛”,还有第二种心态,就是选择性失明——干脆拒绝承认危机的存在我们明天再继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