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其实我不止是营销

关键词:江小白 营销 产品开发
字数:1542字,建议阅读时间:6-8分钟

江小白是目前市场上新锐的白酒品牌,创始人陶石泉无疑是营销高手,他利用互联网高效传播的属性,通过贴合80,90后年轻消费者的文案,打动他们的心,在很短的时间内,让江小白在被传统白酒品牌包围的市场,开拓了一块新的根据地。

江小白,其实我不止是营销_第1张图片
江小白

由于江小白是通过营销快速塑造品牌,因此,在很多人眼中,江小白就是一个速成品,重营销,轻产品。有不少人认为江小白效应难以持续,品牌可能走不了太远。

江小白最早确实是没有自己的工厂的,是和重庆的一家酒厂合作,由对方生产产品,陶石泉的团队来负责营销。这也是江小白产品遭人诟病的原因,自己都不能产酒,不就是一家营销公司吗?

实际上这种模式在白酒行业早已有之。在贵州茅台镇,注册有1500多家酒业公司。很多公司并不产酒,而是从茅台镇的酒厂购入后,贴上自己的商标售卖。

后来,由于品牌红了,陶石泉和合作的酒厂之间产生了矛盾,于是自己投资建厂,生产白酒。

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认为江小白的酒太难喝。在知乎关于江小白的一个分析贴下面,有不少评论是,这酒太难喝了,尝过一次就行,不会再二次购买。

于是,很多人认为,产品不好,你营销再好,不也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吗?这样下去,江小白迟早要被消费者抛弃。

最近一期的《冬吴同学会》中,吴伯凡和梁冬老师也发表了对江小白的看法。他们认为,江小白营销手法,就像是白酒中的“文化衫”,只靠营销,江小白只怕走不了太远。

我对此持有不同观点,江小白的成功,不仅仅是靠互联网营销,也是迎合年轻用户的一次消费升级。

我是80初人士,平常很少喝白酒,虽然有时候应酬不得不喝点,对于白酒的味道,还是不喜欢。

90后可能比我还要难以接受传统白酒的口味。他们更能接受的是软饮料,比如可乐,脉动等。但是相比于饮料,酒精无疑是社交的催化剂,这是中国几千年酒文化的传承。

如何开发出让90后年轻人接受,并且喜欢的白酒,或者说酒精饮料,无疑是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情。陶石泉应该也是看到了这一点。

基于以下几点原因,我认为江小白有机会在白酒消费市场走的更远。

一、陶石泉在白酒行业的经验

陶石泉在金六福做了9年,包括市场,销售等岗位,出来做江小白之前,是金六福的总裁助理。

因此,对于传统白酒行业的生产,销售,渠道他应该是比较了解的。这也是为何江小白一上来就能从红海中开辟一片蓝海的重要原因。

所以,陶石泉不会不知道,产品开发的重要性。

二、拥有自建工厂

江小白之前是和重庆江津酒厂合作,后者给江小白生产白酒。现在,江小白这个品牌与重庄江津酒厂分开了,江小白的生产工厂是自建的重庆江记酒庄有限公司。

有了自己的工厂,就能根据用户的反馈,设计口味和使用场景。这相当于一个半定制化的过程。目前,江小白已经有4个基本款系列和2个延伸款,适用于不同人群,不同场景。

三、观其言,察其行

陶石泉给自己的定义是产品经理,足见他对产品开发的重视。

他接受采访时,称自己在2016年的工作时间分配是:40%的时间做消费者调研;30%的时间是做产品开发,作为他的公司产品部一号负责人;20%的时间是品牌管理;另外有10%的精力管一管渠道。 2016年工作重心放在了重新把产品做升级,相当于重新定义一款好产品。

在互联网和消费升级时代,产品开发不仅仅是在工厂闭门造车后再卖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深度参与,营销前置,定制化是新的产品开发模式。无论是小米,红领西服,都在这条探索的路上。而江小白,无疑是白酒行业的先行者。

很多人觉得江小白的酒不好喝,我觉得,那是他们习惯于传统白酒口味,这波人目前也不是江小白的消费人群。

那些不喜欢传统白酒口味,喜欢社交的年轻人,才是江小白的粉丝和用户。他们能接受和喜欢江小白的口味,这才是陶石泉的目标。

就如陶石泉所说:“产品主义是原点,一切经营以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为出发的原点。所有的创新经营以用户为焦点才不会跑偏;互联网社交是支点,可以撬动整个市场。”

用互联网的高效,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新的价值,必将是用互联网促进和改变传统产业的思维利器!对于江小白,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7-12-17

于东京成田机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江小白,其实我不止是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