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读书打卡20170701

《明天》鲁迅

这篇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寡妇和她儿子相依为命,可不幸命运沉沦,穷人家的孩子被沾染上病,他们的生活也就没有多大希望的了。

由于她们自身和时代的局限性,使得她在儿子生病之时,只会求助于神签和愿心,最后把自己唯一的儿子送上了黄泉之路。可是面对于这些苦果的缘由,她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子的,只会归咎于命该是如此而已。

作为清末民初之时的底层妇女代表,这种因为病痛而丧失性命,因为自己的愚昧无知而只能够承受那种失去过程的痛苦。她们也是一个时代小人物命运的缩影,在那个时代,有着许许多多的平民百姓因为根源上的认识不足,遭遇了许多的痛苦。鲁迅以寡妇为例,从微小的角度入手,剖析了他们命运可怜的根源在于一个时代思想的沉溺落后,令人觉醒。

在明天之中,里面有细节之处,那便是关于丧葬的习俗。无可厚非,死者为大,应该给予他们最大的厚葬。但如果是活着的穷困者就没有必要耗尽家财使得生者为难。这种过度奢侈和偏重于仪式化的丧葬礼仪,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未免有点本末倒置了的,毕竟活着的人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虔诚祈祷,为着明天而努力进发。

“他现在知道他的宝儿确乎死了;不愿意见这屋子,吹熄了灯,躺着。他一面哭,一面想:那时候,自己纺着棉纱,宝儿坐在身边吃着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想了一刻,便说,“妈!爹卖馄饨,我大了也卖馄饨,卖了许多许多的钱—我都给你。”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

这一段很令人伤怀,生活的苦难不会因为你的可怜处境而停止侵袭的,原本那些美好的过往,不会继续延续下去的。他活在记忆里,无非是过去美好得难以忘怀,而今天却是残酷的现实。如此说来,具有怀恋价值的,不在于生活本身,而是因为有了我们爱的人,生活才会有所有一切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