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去平均化:一次增加一类顾客

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商业问题。欢迎收听,《刘润·5分钟商学院》,实战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发现需求、创造需求的“第6大关键”:去平均化。

让我们先从一个案例开始。

在美国,随着流行文化(比如摇滚、嘻哈)的盛行,去听古典音乐的人越来越少。怎么办?

交响乐团的营销经理们相信,享受古典音乐,是每个人都有的“潜在需求”,所以,我们只需要让他们进门一次,他们就一定会被古典音乐的强大魅力征服,这个“潜在需求”就会被唤醒。

然而,事与愿违。他们花了大量精力吸引来新观众,但91%的新观众听完一次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新观众,完全没有被“征服”。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古典音乐已经过时,不再是这一代人的“需求”了吗?因为演奏不好,满足不了“需求”吗?因为价格太高,抑制了“需求”吗?

美国9家交响乐团决定:不瞎猜,看数据。他们聘请了一个专业团队做调研,调研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让91%的新观众不来第二次的决定性原因,排名第一的,居然是:停车不方便。

啊?这是什么道理啊?那为什么“老观众”们,从来不抱怨停车位的问题呢?那是因为,老观众们早就自己找到了停车的方法。而对于新观众来说,停车不便,是阻碍他们成为老观众的巨大的障碍。

交响乐团随即对这个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问题,做出了改善,发现新观众的流失率,有明显下降。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新观众的需求,不是“听古典音乐”,而是“方便停车时听听古典音乐”。可为什么大家过去就想不到“方便停车”这一点呢?这是因为,大部分人很容易陷入一种可怕的思维障碍:平均客户的迷思。

概念:去平均化

没有一类客户,叫做“平均客户”。在“平均客户的迷思”的指导下寻找需求,只能导致功能过剩(提供很多人不需要的功能)、或者功能缺乏(忽略人们实际需要的功能,比如方便停车),或者纯粹的错误(依据猜测和近似性来选择功能,而不以现实为基础)。

“古典音乐”是平均需求,“古典音乐+方便停车”,是“新观众”差异化的需求。

那老观众呢?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呢?调研结果又让大家大跌眼镜。老观众很喜欢看到年轻人来听古典音乐会。于是,交响乐团把年龄大的人排在后排,年轻人排在前排,让老观众享受那种“后继有人”的满足感。

“古典音乐”是平均需求,“古典音乐+后继有人”,是“老观众”差异化的需求。

虽然你很想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但满足所有人需求的方法,不是满足一个统计学上的“平均需求”,而是“去平均化”,满足每一类人的“差异化需求”。我们做不到“每一类”,但是可以做到,一次增加一类,不断丰富。

运用:

具体应该怎么做到“去平均化”?亚德里安给出了5点建议。

版本去平均化。提供产品的差异化版本,比如 iPhone 的多个配置。

服务去平均化。提供带有第三方差异化服务的平台,比如 iPhone 的应用商店。

行业去平均化。提供针对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比如苹果针对教育、政府等行业的定制解决方案。

个人去平均化。提供基于数据的个性化定制产品,比如亚马逊根据你买的书,推荐你可能也喜欢的书。

组织去平均化。设立新的部门,或者新的公司,专门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服务。比如雀巢为浓缩咖啡市场,而设立的独立品牌 Nespresso。

今日得到:

添加到知识账本

划重点

1. 没有一种用户,叫做“平均用户”,也没有一种需求,叫做“什么都好”,更没有一种产品,叫做“满足一切想象”。


2. 用“平均客户的迷思”指导发现需求,只能导致功能过剩、功能缺乏以及纯粹的错误。


3. 针对差异化的用户,提供“去平均化”的产品。一次增加一类客户,不断丰富。


4. 记住5点:版本去平均化、服务去平均化、行业去平均化、个人去平均化,组织去平均化。

073|去平均化:一次增加一类顾客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见过哪些产品,是通过“去平均化”,满足差异化的需求,获得成功的呢?


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与大家一起,过过招。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想用一个产品讨好所有人的朋友,帮他们拿捏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平衡吧。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这是你在商业道路上成长的第73天,期待你的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073|去平均化:一次增加一类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