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沈复《浮生六记》

“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清代苏州人沈复的自传体小说《浮生六记》,近年来又成了热门书。

闲来没事,索性到书店小逛一番,就有四五种不同的版本。据说,这部书,在上世纪也热过两次。一次是三十年代,由俞平伯、林语堂等力荐。另一次则是在八十年代初。

这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文学作品,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原书六卷,已逸其二,现仅存四卷。

而且书中,《闲情记趣》的《童趣》已选入人教版的语文书中,成为文人雅趣和品位生活的经典指南。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文辞朴素,情感真挚,前人曾有“幽芳凄三角,读之心醉”之评。

虽说该书文字不长,但向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所重视,影响广泛。

全书内容或缠绵缱绻,或闲适淡然,或凄婉断肠,或山水陶然。情伤处令人潸然泪下,不能自已;意适处使人欣然颔首,乐在其中。

语言不加雕饰,质朴清新,颇得自然之趣。白话则拓展了文言的意境,简洁如话,却又不失原文的优雅别致,可谓相得益彰。

注释点到即止,既决释疑难,又不妨碍读者的阅读兴致,可谓画龙点睛。因此,这本书的可读性、文学性都堪称上流,值得读者闲暇之时细细咀嚼,慢慢品味。

追溯历史,五四和上世纪80年代初的读者,批判“吃人的礼教”,反对封建家庭旧俗。届时,一批明清时期的自传体笔记小说也被挖掘出来。因而,《浮生六记》、《影梅庵忆语》、《秋灯琐忆》等成了热门书。

诸类文学作品所记往往是个人家庭琐事,但多不合正统礼教,与五四倡导的新思想新风尚却有一定的契合之处。

那么,当下《浮生六记》再次受热读,其原因是什么呢?

有读者说,其原因可能是多元性的。但最主要的,拟是林语堂先生所谓“闲适生活”的现代解读,欣赏之点在于书中大量描述的日常生活意趣。

例如,当年“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先生,热衷于宣扬闲适生活,就对《浮生六记》极为欣赏。

1935年,还将书译为英文在美国出版。在其创作的《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就大段引述《浮生六记》的内容。对当时被现代工业异化的西方社会来说,“闲适生活”或许是一剂西方人希望回归自然心愿的心灵鸡汤。

享受恬淡自适的小家庭生活,让日常生活充满艺术美感,成为今天不少人的向往。

而这部《浮生六记》中讲述的就是,小家碧玉、充满意趣的生活方式。不但令人向往,甚至可以仿制。

《浮生六记》记述了作者与妻子芸娘充满欢乐的夫妇日常生活,但他们的行为方式不为封建大家庭所容,最后被逐芸娘贫病而死。

作品反映了在封建家庭制度及其文化主宰下,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存形态。可以说,书中显露的个性解放、个人才性伸展的思想萌芽却难能可贵。

书中说,这对夫妻是自由恋爱而成婚的,恩爱如痴,历久弥笃。

芸娘颇富文才,能诗会文。闺房之内,夫妻谈论诗文,如一对文友。

夫妇相携游山玩水,参加诗友聚会,与船女、艺妓及挑担贩夫交往,让日常枯燥生活充满文化品位。

说到他们,夫妇秀恩爱的方式也很独特。比如,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印章两方,一朱一白,以来往书信之用。

虽说主人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简朴的生活却过得高雅别致。茗茶焚香都有说道,家什器具摆设、庭院种草插花,都很讲究。

比如,为使插花生动,觅螳螂、蝉、蝶,用细丝扣其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

“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一种知足常乐的恬淡生活态度。日常普通生活,与《红楼梦》中金玉满堂的府地,是大相径庭的。

可以说,《浮生六记》推崇的生活方式让普通民众感到更亲近。

通篇阅读,会发现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七月望,俗谓鬼节,芸备小酌,拟邀月畅饮。夜忽阴云如晦,芸愀然曰:“妾能与君白头偕老,月轮当出。”余亦索然。但见隔岸萤光,明灭万点,梳织于柳堤蓼渚间。余与芸联句以遣闷怀,而两韵之后,逾联逾纵,想入非夷,随口乱道。芸已漱涎涕泪,笑倒余怀,不能成声矣。觉其鬃边茉莉浓香扑鼻,因拍其背,以他词解之曰:“想古人以茉莉形色如珠,故供助妆压鬓,不知此花必沾油头粉面之气,其香更可爱,所供佛手当退三舍矣。”芸乃止笑曰:“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无意间;莱莉是香中小人,故须借人之势,其香也如胁肩谄笑。”余曰:“卿何远君子而近小人?”芸曰:“我笑君子爱小人耳。”…

简洁的语句、新鲜生动的描述,作者将这位天性聪颖活泼、知书达理、情意绵绵的可爱女性-芸娘,深深地刻画在每一个读过《浮生六记》的读者心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浮生六记: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