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12为将“西湖大学形象标识征稿费事件”引向积极方向,谈几个观点

【2049老联评论】征集设计、创意比稿 、方案招标等,已不适应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对生产关系变革的要求,作为雇佣劳动的变种形式,必然导致马克思所批判的异化劳动,不利于在新时代对“美好事物”的创意、创新、创造,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中予以扬弃!

2018年5月12日开始借题发挥,将对“西湖大学形象标识设计万元征稿费事件”引向理论批判的深处。首先,这件事总体上还是有“误会”,起因中新网杭州4月27日电对征集内容的偏差报道。

该报道中对征集内容与西湖教育基金会网站公布的内容有较大出入:据悉,本次征集内容包含西湖大学形象标识、配色方案、字体、实物印刷品、电子文档应用设计、网页设计版式、环境导示系统和宣传标识等,全球各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及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法人单位均可参与设计评选。

这么多内容,还全球,最高奖金税前10000元,难怪设计界认为这是一个具有侮辱性质的价格。但上官网看其发布的征集内容是:大学形象标识和配色。 5月1日发布方也做了澄清,最近这件事好像也逐渐熄火了,估计过一段时间,像以往众多喧嚣一时的网络事件,很快被淡忘了。

1999年12月18-19日,中国企业形象策划设计委员会受刚刚成立不久的北京奥申委委托,举办“北京申办2008年整体形象战略专家研讨会”,作为会议参加者记忆犹新,其经验可为西湖大学借鉴。

通过这种机制,两天的时间,确立了北京申奥的形象策略,“BEIJING方针”,出台了包括“新北京,新奥运”在内的七个申奥口号,随后,组织了13位海内外华人设计机构邀标,在不到半个多月的时间内出台了后被称为“中国结”的申奥标徽,成功的为北京申奥“创意开局”·······经验如下:

经验之一:万元征稿,高手不会出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未必“必有智者”,更别说“创者”了;

经验之二:理念先行,明确价值主张。视觉传达什么内涵,形象载动什么信息,先要讨论清楚;

经验之三:信托创意,设计过程管理。申奥形象战略设计是“信托”而非“委托”,这是根本经验。

十九年来,我一直思考,为什么一个自带干粮闹革命的申奥整体形象设计,短时间内取得好效果,而一旦纳入“招标”程序,不仅耗时耗力,而且结果还引争议(比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这里涉及到创意经济活动生产关系、财产关系、权利关系等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后慢慢道来。

除了误会,此次,西湖大学的问题似乎是:作为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教育改革”新物种,在关乎通过“形象标识”来树立和表达“大学精神”——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过于草率,令人失望·····

仅仅是放校区规划宣传片、写几句不痛不痒的介绍,就让全球来给你设计关乎“大学精神”的形象标识,这种草率的惯常做法,与知识界和学界对西湖大学的期盼有落差,的确令人质疑(当然很可能是多虑):西湖大学的创办者们,重视“精神”吗?重视“美与真”吗?重视科学文化的培育吗?

顺便说一句:北大校徽是蔡元培请美术家鲁迅设计的

苏彤补记于2018年5月15日


180512为将“西湖大学形象标识征稿费事件”引向积极方向,谈几个观点_第1张图片
180512为将“西湖大学形象标识征稿费事件”引向积极方向,谈几个观点_第2张图片
180512为将“西湖大学形象标识征稿费事件”引向积极方向,谈几个观点_第3张图片
180512为将“西湖大学形象标识征稿费事件”引向积极方向,谈几个观点_第4张图片
180512为将“西湖大学形象标识征稿费事件”引向积极方向,谈几个观点_第5张图片
180512为将“西湖大学形象标识征稿费事件”引向积极方向,谈几个观点_第6张图片
180512为将“西湖大学形象标识征稿费事件”引向积极方向,谈几个观点_第7张图片
180512为将“西湖大学形象标识征稿费事件”引向积极方向,谈几个观点_第8张图片
180512为将“西湖大学形象标识征稿费事件”引向积极方向,谈几个观点_第9张图片
180512为将“西湖大学形象标识征稿费事件”引向积极方向,谈几个观点_第10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180512为将“西湖大学形象标识征稿费事件”引向积极方向,谈几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