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sNaN()出现的问题

iSNaN()的官方描述是:

isNaN() 函数可用于判断其参数是否是 NaN,该值表示一个非法的数字(比如被 0 除后得到的结果)。

如果把 NaN 与任何值(包括其自身)相比得到的结果均是 false,所以要判断某个值是否是 NaN,不能使用 == 或 === 运算符。正因为如此,isNaN() 函数是必需的。

isNaN() 函数其实并不能像它的描述中所写的那样,数字值返回 false,其他返回 true。

实际上,它是判断一个值能否被 Number() 合法地转化成数字。

这中间有什么区别呢,主要提现在一些特别的情况如下:

  1. 数字形式的字符串。
    例如 “123”、"-3.14",虽然是字符串型,但被 isNaN() 判为数,返回 false。(“12,345,678”,“1.2.3” 这些返回 true)
  2. 空值。
    null、空字符串""、空数组[],都可被Number()合法的转为0,于是被isNaN认为是数,返回false。(undefined、空对象{}、空函数等无法转数字,返回true)
  3. 布尔值。
    Number(true)=1,Number(false)=0,所以isNaN对布尔值也返回false。
  4. 长度为 1 的数组。
    结果取决于其中元素,即:isNaN([a])=isNaN(a),可递归。例如isNaN([[“1.5”]])=false。
  5. 数字特殊形式。
    例如"0xabc"、“2.5e+7”,这样的十六进制和科学计数法,即使是字符串也能转数字,所以也返回false。

可能还有其他情况,一时想不到了。
总之,很多时候不能用单纯用 isNaN() 去判断。

你可能感兴趣的:(方法,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