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城而过,益博社会工作誌|益见

蓝蓝天空白云飘,夹在两栋高楼之间,清丽凉爽,院里的梧桐和香樟摇曳作响,小狗丢丢卧在车库边,嘴里戴着塑料口罩。外出买菜的邻居已经回来 。夹道里几只燕子低飞,一只黑鸟站在电线上,幽远的传来鸡鸣狗叫声音,还有豌豆多豆的鸟叫声,是布谷鸟,或者不是。早餐店门口围了不少人,顺着夹道往北走的时候,不时的看到从早市买菜归来的人们。也许他们喜欢吃新鲜的蔬菜,而夹道老王卖菜有实诚新鲜,价也不高,尽管有些人把可以吃的菜剥了又剥。尽管不时有人谴责说,这芹菜杆子多好给搉了。上次买的菜吃一星期,这次少买点丝瓜黄瓜土豆芹菜之类。

去把书房护栏上的花搬到阳台上,用遮阳网罩住。昨天晚上应该刮了大风,门口的竹子一根折了,夹道里两个环卫工在清扫垃圾,一个老人用一个棍子在垃圾箱里扒废品。三里河桥还在修着桥。中州路与梅溪路口的西南角一群珠宝店的营业员在晨操,一个穿着黑衣的中年男子举着相机在照这个繁忙而与众不同的四个方向的人流,似乎这就是一个方向,或者在扑捉灵感。

解放路口静下来,拆迁安置的喇叭还没有开,收废品的两个老汉骑着三轮车,小喇叭叫卖着。孙家楼里一面太阳光,一面树荫。老城苏醒的慢,也安静。到孙家楼的时候,邻居寒暄几句说刚送完小孩,还要去上班,做保洁任务也很重。院里的青柿子和小橘子一起慢慢长大,一夜风吹,一半花瓣一半叶。拿一本社工资料就匆匆忙忙去新闻中心。孙家楼往东的小道里只有一个老人领着孙子在门口玩耍,东马道两边除了一墙爬山虎,只有一个在新生街口的老人坐在墙角处的青石板上。

1

从东马道拐入 辰州堂,还需要走联合街一点路。辰州堂以有辰州堂而名,现在辰州堂早已做古,空留了九套房子和公共厕所边路名牌。四中家属院里的老盐店来过几次,徒留一座老房子。院里人们陆续从这个两层楼上下来 ,院中心是一些花草,最亮眼的要数粉红绣球花了。一个拉着小黄狗的老人说你可以看看,这个地方原来住了一个老师,里面放了很多书和杂物,学校催他搬的时候,他给文物局写信上访,最后定为文物保留下来。这里面住了两户人,说现在文物局管理,原来住的人也搬走了。

走进北院,迎门的是三间青砖屋瓦大殿,叫老盐店,老盐店西侧是一幢两层,共6个教室的小洋楼。小洋楼单檐两层,前廊方形砖柱,砖柱间设拱形券,为近代西式建筑。1928年3月,南阳有识之士杨鹤汀、许静山、许文园等筹建了私立南阳女子中学,校址在老盐店,有学生十八名。据说到1930年不光宛属十三县的女防来此上学,就连湖北光华县的女孩子也来此报考学习,学生达300多人,当时的考试科目只有国文、数学两科。抗日战争时期,女中先迁南召县柳青店柳村,再迁南阳县石桥镇夏村,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迁回老校址——市老员店。历史诉说着过往,原来杨鹤汀的孙女曾告诉我老盐店的一些往事就发生在此地。

不过,后来的拉着狗的邓老师告诉我这个地方原来就是一个卖盐的地方,自古盐业一直是专卖,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物资匮乏,盐就成了一个非常珍贵的东西,以至于好多人都吃甜面片,没有盐啊。说到辰州堂,原来那是一个庙,塑了很多胎,柱子很粗,后来一个姓宋的一再侵占,盖成房子了,据说两口俩很节俭。两位老人戏谑道,有也好,无也罢,最后都是那一平方的地方,现在那个辰州堂仅仅剩几间偏房了。人们都在说这个地名,也有人问辰州堂在哪里,只留遗憾了。

2

菜市街口,还有很多人在卖菜苗。一个老人坐在小椅子上,卖芋头苗、秋葵苗、蛇豆苗都摆在塑料篮子里等待买者。磊给我电话说,现在在办公室一起商量一下材料的事。等我赶过来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在忙着各自手头的事,因为还涉及一系列的文件。实施意见,责任追究等好多方面。接到团市委申部长电话,这个月底要举办纪念五四一百周年社会工作专题培训班活动,想让社会组织多参加一些培训。通知几个社工机构,尽管没有新的项目,但至少忙碌起来就有成效。

上午就这样在修改文件中把时间打发了。唯一的好消息是小陈来办公室说,上次去市委绩效办吧殡葬改革列入绩效考评了,但只列一分,跟谦一起去了,见到有关部门,也陈述了有关要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了。上午还在跟政府办公室打电话,催要领导的批示,看来多头联动是推动工作的一项重要法宝。中午看到吕兆航老师发了一张杨廷宝设计纪念堂的照片,不由得为这个南阳人感到莫大的自豪。

中午午休其实都是迷瞪一会儿。空了不少时间,可以看一些自己想看的东西。下午把材料字斟句酌的讨论了一下,算是交差。绩效考评能够列一分,才知道此事惟行动才能有成效。三四个小时就这样过去。原本要加班,后来一商量说明天再说。推车回家,才看太阳最后的光辉如此耀眼,真个天空舒朗的如淡墨大写意,松松撒撒。循着路去建设路,偶然想去看看酒精厂里的明远顶。高楼大山把那些原来在视线之内的建筑淹没了,原本高低起伏的岗坡变得舒缓。整个城市遮挡住了人们的眼神,在这里,似乎又不在这里。

3

南阳市二院对门的酒精厂我曾来多次,还有那个据说还要复建的鲁板庙,以及西边的苏式军粮仓库都以随着人们的冲动幻灭了。因为酒精厂,那个叫天冠集团的红色企业,依然还保存几分纯朴本真。幸运的是天气很好。我从天冠老厂区大门进去,远看一个雕塑后面是一个高大的烟囱,烟囱的左右两边是一些大罐子,还有豁豁牙牙的建筑。我问明远顶,一个穿着短袖的中年人说这个大土堆就是。我说那这个洞是什么?防空洞,现在人们慢慢都给填着了,你没看过地道战?这是一个红砖发券的门口,一个缓坡下面还是一个洞。再往南,东边是一排

你可能感兴趣的:(穿城而过,益博社会工作誌|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