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国”——国庆夜谈跨境并购

“厉害了我的国”——国庆夜谈跨境并购_第1张图片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的日子,各大媒体纷纷展示建国69年以及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全国和地方的各项成果,不禁感慨沧海桑田、日新月异,而去年的这个时候,“厉害了我的国”成为网络流行语。而国力不断增强、全球资源协调力不断提高的一个体现,就是近20年来国内企业跨境并购国外优质资产的案例越来越多,海外“买买买”的步伐越来越紧密。因此,恰逢举国同庆的时刻,今晚就来初步地谈谈笔者所了解到的国内企业跨境并购的概况。

一、什么是跨境并购

首先,从字面上看,跨境并购是个组合词,由“跨境”和“并购”两个词组成。我们进行逐一解读:

“跨境”就是相对于“境内”而言,指的是跨过国境线,在我国当前特殊的政治环境下还包括了港澳台地区,说明这个动作的对象和结果是在我国境外的。

“并购”则是“兼并(或合并)”和“收购”两个词的合体,具体而言,兼并是指两家企业合二为一,要么两家企业都消失而设立一家新的企业(新设合并),要么一家吸收掉另一家而保留前者(吸收合并)。收购则是收购方购买被收购方的股权或资产,要么被收购方成为收购方的子公司,要么被收购方的全部或部分资产出售给收购方。以上是“并购”的主要两大方式,同时广义上亦包括了较大规模的合资、资产剥离、业务重组、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等行为。

其次,这个词组结构上属于偏正短语,即”跨境“作为状语修饰”并购“动作,因此就很好理解”跨境并购“一词的含义就是在境外进行的兼并收购境外公司的行为,因此跨境并购和海外并购、国际并购等具有相同的含义。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收购一家主要资产和业务位于中国的海外壳公司,由于同样涉及到该公司注册地的政治、经济、法律、财税等因素,因此亦被视为跨境并购。


二、境内企业跨境并购动因解析

国内企业近年来开展大规模的跨境并购,主要动因可归纳总结如下:

1. 获取海外优质资产

这是跨境并购的最高目的,当然还有更高目的就是让企业赚更多的钱。我国地大物“薄”,很多资源从海外收购的成本比在国内开发低得多;同时,我国在部分基础科技和高技术领域仍不同程度地依赖国外,直接并购过来节省了大量研发成本。

2. 获取海外市场

尽管我国有十三亿人口,但在某些行业领域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拓展海外市场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由于部分国家不允许外资直接登记注册从事某些业务类型的公司,因此并购当地企业或与当地企业设立合资企业就成了“曲线救国”。

3. 利用海外金融、外汇、资本市场优势

相比我国管制较为严格的金融、外汇、资本市场,部分国家地区在这些方面是十分宽松友好的,因此选择在这些国家地区进行投资和并购,能够获得更合适的金融服务产品、更宽松的外汇流动和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融资(上市、发债、资产证券化等)的优势。


三、当前我国跨境并购形势

建国后,国内企业是何时启动海外”买买买“步伐的,暂不可考,但资料显示进入千禧年以来,以国企为首的部分中国企业已在海外大规模”开拓疆土“,但由于经验不足,彼时的国内企业在跨境并购方面还显得较为稚嫩,典型例子就是2005年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失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欧美众多优质企业资产缩水,部分手握”4万亿“又不甘心在国内炒房的大型企业开始频繁出手,据综合网上数据,2010年以来,国内企业跨境并购不论是案件数量还是交易金额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笔者就宏观层面的趋势对我国跨境并购形势进行介绍:

1. 跨境并购还将呈现出上升的总趋势

尽管2018年处于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但同时全球经济亦处于低迷不振状态,因此海外优质企业资产缩水的情况与2008年金融危机类似,而且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推进,国家整体政策还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因此,尽管2018年的并购案件数和交易量相比2017年都出现了下滑,但放在长远尺度看,这只能算是震荡波动,跨境并购在案件数和交易量的双上升趋势还是保持不变。

2. 国内企业甄选收购境外优质企业的水平在不断提高

如果说十年前跨境并购的国内企业都还是小学生,那么十年后的今天,国内企业在跨境并购上不论是案例实践经验,还是理论认知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这一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境外优质企业的发现和甄选

相比以前为了某个并购目的而对并购对象开展特别的考察跟踪,当前专注于某一领域且有志于跨境并购的国内企业大都拥有常年跟踪意向并购对象的机制和队伍,不仅持续观察其业务本身,还密切关注其股价、公司内部变动、舆论环境、所在国政策变化甚至潜在交易竞争对手的动向,一旦发现并购各因素整体对自己有利,立即启动并购行动。

(2)项目团队水平的提高

若干年前,一支高素质的跨境并购项目团队在国内是奇缺的,甚至是难以凑齐的,对于具体的并购行为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而随着跨境并购案例的不断积累,不断向交易对方和竞争对手学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拥有高素质的跨境并购项目团队,为成功并购海外优质资产奠定了扎实基础。此外,积极聘用外部顾问解决专业问题,看似花费了高昂的顾问费,但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却是成百上千倍的。

(3)与并购对象的整合以及与当地政府民众的磨合

并购不是目的,并购只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因此,并购完成只是一个开始,之后与并购对象的磨合才是长期漫长而且是最重要的过程。这一点部分国内企业之前做得并不好,比如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一案,因在裁员问题上未能弥合与工会的矛盾而被迫转卖,损失巨大。此外,与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关系也是需要考虑的。所幸在这些问题上,当前有意或正在开展跨境并购的国内企业大多做了充分的功课,也积极聘用政府公关,并在当地舆论上予以适当引导。

3. 国内审批和国外相关环境日趋严峻

尽管“一带一路”的大背景是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但出于监控掌握境外投资质量数量、境内投资者利益保护等种种动因,发改委、商务部、外汇管制等监管部门与跨境投资的政策还是在不断收口,也为国内企业境外“买买买”制造了一定门槛。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企业并购案件的增多,相当一部分国家对中国投资抱有并不十分友好的态度,特别是在高科技、能源等领域常以“国家安全”为借口阻挠一些并购案。此外,部分国家环保组织的力量也较为强大,常常占据舆论优势,以各种方式阻挠一些并购案的生效。


四、总结

在这国庆佳节之夜,借谈近年来火热的跨境并购,以充分说明祖国的日益富强。关于跨境并购,笔者后续还将撰文深入探讨,敬请期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厉害了我的国”——国庆夜谈跨境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