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itag可持續潮包 講座記錄

平面設計師與視覺藝術家兩兄弟,於1993年創辦FREITAG。

產品使用卡車防雨布製作,從布料到剪裁由一位設計師完成,成本高昂。

图片发自App

廢棄物回收生產是和傳統量產逆行的模式,生產過程又有對資源利用的高要求,比如用回收的水清洗布料。。非量產生產鏈必然成本高昂,其中一環做不到便受到消費者詬病(比如講座後幾位老師質問,原材料剪裁是否浪費/有些顧客買了十幾個包囤着,是否與品牌原本的可持續理念相違/價格這麼高是否是另一種奢侈消費/卡車布本身無法降解你們怎麼處理。。),我覺得這些質疑可以存在去督促生產鏈進一步完善,但這實在是全新的反慣性設計,無法像大自然一樣萬無一失。

老師提出的“可持續作為新奢侈”的觀點,“奢侈”帶有明顯的價值觀批判,但其實更客觀來說,是“成本高昂”,確實目前可持續的產品普遍貴,唯有高收入且對生活品質有要求的人士才享有。不奢侈不一定就好,想要低成本的東西,規模化的造成大量浪費的工業就可以提供。

我認為所謂“新奢侈”是一個階段和初始的過程,未來會有成本下降的趨勢,但要逐步推動整個生產系統經過顛覆,回收和生產能規模化地形成閉環。畢竟對大自然來說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就人性與經濟效益來說,是很不可持續的。目前真正做可持續產品的供應方和購買方,無論是有機產品農夫/環保產品的設計師還是環保主義消費者,都是以情懷和品德或者教育支撐,雙方都用比一般經濟效益標準更高地代價去交換。

其實可持續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肯定是可以低成本實現的,比如節約水電/減塑的習慣,但在沒有強制管制下,需要付出高度的耐心和自律。而可持續產品則需要高的金錢價值去獲得。

所以在現代社會,存不存在既便宜又環保還方便的東西?

在一篇文章上看到,火星是可持續性的極度體現,因為資源極度缺乏,可持續的成本哪怕再高也必須投入,人們沒有選擇。

Freitag可持續潮包 講座記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品牌的視覺簡約/年輕

图片发自App

可拆卸重複利用的釘釦。new pants,old button實用性不知是否如此?用戶買走產品後,也不會把扣子換回來

Freitag可持續潮包 講座記錄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可降解布料,卡車布畢竟有限

图片发自App

很乾貨地分享創業步驟和方法論,視覺化表達。

1.why

2.manifest(清單)循環/組合式配件/後期保修。。

3.原則

4.movement 共創討論Not my idea

5.identity統一的視覺

6.trust 對設計師/客戶/員工

7.agile 便利貼上的公司規劃,變速太快,做不了長遠規劃

如果我能把我的設計用這樣的方式呈現,就超棒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定格動畫製作宣傳片,介紹產品生產過程,幽默有創意。

體現出他們有意與營造整個的企業文化。

图片发自App

早期的公司架構,後期由下至上,靈活機動

方法論裡多次提到他們的企業管理

他們想設立咨詢部,為其他公司提供企業咨詢服務,我沒有想過一個設計公司會有這樣的業務想法。

Freitag可持續潮包 講座記錄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Freitag可持續潮包 講座記錄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原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Freitag可持續潮包 講座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