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的“群”星

              散布的“群”星

                          山夫

      沿犹江溯源,就来到了云水河。云水河畔,诗意栖息着一些人,其中有人利用手机之便捷,建了一个群,美其名曰:云水文学艺术联谊群。

      其实,他们全都是草根,鼓捣不了阳春白雪,更难企及高大上。尽管并不文学,也不艺术,联谊却是必须的。一干人众,在群主带领下,群内,吹牛皮,拉家常,群外,饮小酒,聚小餐,互换心得,交流感情,皆为性情中人。少了俗务,少了烦事,亦没公费消费之乱象。他们各散东西南北,或为文,或弄墨,或吹拉,或弹唱,或街舞,或玩石,各有喜好,既不对立,也不统一。当然,行业也各归其行,为师的,务农的,从医的,经商的,退休的,不一而足。久而久之,磨砺一番,便有了些许光亮。

      古人云:地上一个人,天上一颗星。稍微用心,便可从此群拾掇一些分散的星。这些草根的星光,不知是否可以温馨人世间的梦境?

                  @悬崖松

        观其名,令人颤颤巍巍,生怕东西南北风一刮,危矣。然,@悬崖松端庄斯文,逻辑严谨,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妥贴而稳固,令不少人望其项背。

      年少敏学,成绩上乘。命运多舛,黑色七月未临,身体急忙败下阵来。祸不单行,二次罹患肝炎,久治难愈,高考自然败北,痛失跃上龙门的绝佳良机。

        成年后,偶得机会,进入村中小学做了民办教师。诲人不倦,芬芳桃李已郁郁葱葱了;自学不辍,文学底蕴丰厚了他后来生活。从教十年,机缘巧合,成了镇政府的笔杆子。其间,多才多艺的@悬崖松,斩露头角,担纲县于南安府四县巡回演出的节目主持人。他浑厚圆润的歌喉,以及令科班拜服的主持风格和舞台气质,倾到不少人,时值县领导对其赞美有加。

        因注重培植基层文化,@悬崖松任镇文化站长时,文化站轻松摘回“省百强文化站”的彩头,着实让镇、县领导风光十足。窥一斑而见全豹,其组织协调领导才干,自然非一般人可比。至于摞叠累牍的领导讲话稿和年终总结报告,不是份内的份内事,为他人作嫁,不提也罢。

        令人匪夷所思,在政府春风得意欣欣向荣之际,@悬崖松竟重返教坛。个中原由,值得玩味。

        尚在手执三尺教鞭,也许执著的文学艺术梦催生的缘故。@悬崖松偶发奇想,建立此群,把大批散落深埋,至今仍只是文学艺术的种子,重新挖掘聚集,便有了云水文学艺术联谊群。

      是为群主。

                  @一方顽石

      咋见,便知@一方顽石非等闲之人,顶部水土流失严重,光滑鉴亮的前额,通透着智慧,炯炯有神的目光,似乎能探明秘密。即或常常笑容可掬,也难于屏蔽。

        于大队干部位置时,展现的能力和优秀,烘托着,走上了旱涝保收的职业,公社(后为镇政府)有了他一席之地。波折风云,相互提防甚至算计是政坛不变的常态,@一方顽石该也了然于胸。因年龄关系,他退出纷扰复杂政界多年。

      刚退休,恰逢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一方顽石凭多年政府工作的嗅觉,敏锐断决,筹资于亲朋好友,与他人合作搞房地产,退休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待不少人跟风而上,他已盆满缽满,嘎然而断,颐养天年,平静随和相伴左右。

      不知何故?一把老骨头的时候,他竟喜欢上冷冰冰的石头,与年轻时迷恋女友相比,其痴情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常为觅得一方奇石,孜孜以求,相思成疾了。

        走进@一方顽石的石室,便被一个个故事包围。平常并不健谈的@一方顽石,一聊石头,往往囗若悬河,娓娓道来。他没有奇石界,皱透漏瘦等高深理论,也没有古今以来,田黄石鸡血石青田石等渊博知识,有的只是每一方藏石得来的秩事趣闻,谈得眉飞色舞。不得不惊诧,他辩别石头的眼力和境界。美哉!奇石。

        与他茶聊,三句不离石头。茶石相映成趣,石室氤氲浓厚禅意。

      @一方顽石年近古稀,是群中最为年长者,如在教派中当属长老。他身板硬朗,精神(钅瞿)烁,也许亿万年石头再次锤炼他的结果,往往令年轻人折腰叹服。

        炯炯目光,随着他矫健的脚步,依然不忘搜寻大自然的美好。

                  @半路吹倌

        云水没有真正意义的牛倌羊倌,倒有名符其实的吹倌。吹倌当然不是吹出来的官。

        @半路吹倌是地道农民,耕田作土,莳田割禾,行家里手。就是复杂如制作杂交水稻种子,父本母本何时播种,如何调节,施肥打药,浪花授粉,他的脑袋都藏有清晰路线图。

        @半路吹倌泥土味丰满,却偏喜欢纤秀的音乐,拉二胡吹笛子,中国的民间乐器一粘便会。

        十多岁,正值美好青葱的年华。别人正唱着“花无百日好,人无再少年”之类山歌撩妹,@半路吹倌却偷艺练习几年,无师自通,名正言顺地成了一个吹倌,上家请下家迎。唢呐在云水肩负娶亲嫁女的重任,吹倌吹凑《满堂红》喜气洋洋的曲调,迎亲接亲,大快朵颐之余,红包鼓胀衣兜。乡民不无羡慕,尊称他为师傅。

      年轻对音乐的癫狂,持续发酵。@半路吹倌当时干瘪衣囊,不忘购置二胡笛子小提琴。闲暇之际,哆啦咪哗嗦,体会节拍,感悟旋律。即便“双抢”季节,抢收抢种,还得顾及,晒场的稻谷是否会被雨淋,乡村工夫有些忙乱,他却不管不顾,精神饱满地吹拉几曲,把炎热紧张的气氛渲染得无以复加,才会心满意足割禾去。

      捱至如今,朋友们邀他去“莱茵河”歌唱活动。性情癫迷之中,这位依着二胡的旋律,曾拉进遂川采茶戏团主胡,乡村沦陷,文化低谷,@半路吹倌打道回府。如今他挟二胡前行,歌厅包厢拉二胡,《赛马》的恢弘场面,《小桃红》的袅袅乡音,《斑鸠调》的调皮曲调,宛如云水河在歌厅流淌开来。

        如此创意,颇能吸引眼球,至于能否绕梁三日,余韵缠绵,该当别论。最少,可理解为携闲云野鹤之心,行云流水了。

                      @梅子

      看到这名字,文化人往往想起曹操,想起望梅止渴的故事,口舌生津,味从中来。

        风韵犹存的@梅子,步行款款,确具优雅之风范,常令人驻足观赏,但未到荷肩忘锄之境界。

        谁曾承想,就这柔弱女子,竟有男人豪爽,尤其酒杯一端,绝对巾帼不让须眉,说话做事也颇具女中大丈夫的风采。

        或许有了男子汉般的担当,镇上居民把@梅子推举为居委会主任。如此众多居民的渴望,燃旺她的工作激情。求实的作风,和善的态度,为她赢得广泛的人缘。

        街舞源于城市,有大妈竟挟裹街舞跳进了法国的广场。于是,街舞如同流感风行起来,成为各大小城市的时尚,一片靓丽风景,如火如荼了。

        云水充其量只是山区小镇,崇山峻岭层层阻隔,亦未能切断街舞这种流行病。夜幕降临,华灯闪亮,沾上者主动聚集,在音响的调情鼓动下,手舞之,足蹈之,醉心疯狂一把,即使大庭广众亦不例外,恰似无人之境。

        当然,此种流行病有别于非典禽流感之类,沾者不必隔离不必治疗,但往往需要拢集同疯,组织者则冠名之队长。@梅子毫无悬念地成了队长,以街舞为主枝杆的文艺队,说唱、对口词、快板,如此等等,开枝散叶,婆娑起来。尔后,鼓号队也蓬勃而生。

        每每有店面开业抑或其它开张,需要宣传推介,@梅子她们的鼓号街舞队一袭红衣,前擎横幅,后响鼓号,有声有色,昂首挺胸,游街也罢,游行也罢,算是为某家店面或行业鸣锣开道了。偶尔,政府有新政要广泛宣传,@梅子她们立马组一台节目,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呈现给十里八乡的黎民百姓,让大家肚知心明。

        梅,愈是朔风凛冽,愈是风华抖擞。年近知天命的@梅子莫非也暗香隐动,越老越灿烂?

                  @明月清泉

        现在,电影玩穿越,有人也玩穿越。@明月清泉还有一网名,谓之曰大唐仲虎,端端是风流倜傥唐伯虎的兄弟。

        联谊群群员中,他离中心似乎过于遥远,在无处不飞花的春城潇洒快活。“双胞胎”投其所好,让@明月清泉做了区域经销商。据说,“双胞胎”在那边被他的长袖善舞,舞得风生水起,自己也就财源滚滚。

        挂着“二饼子”的@明月清泉,人长得秀气白晰,为了显得自己有标准配置,文化不可或缺。于是,闲弄笔墨,分明洁白纸笺,被他饱蘸墨汁的毛笔,涂画得黑白分明。虽然因年龄关系,离高富帅有点点距离,但可以肯定,机枪扫过,羡慕嫉妒恨者会倒下一大片。

        人最怕的是对人对物对事痴迷,一旦痴迷与疯子无二。@明月清泉便便犯了糊涂,无论出差何方,文房四宝不离左右,不少被铜臭浸透的商人百思不得其解。而他却沾沾自喜,自诩为随身携带的小情人。

        “小情人”确也争气,在他的抚弄下,白纸黑字,愈来愈能讨人欢心。赞美之词也像云水河下过春雨,澎湃而来。

        与性情中人闲谈,字体与运笔是他永恒的主题。没正经练过字的@悬崖松,凭艺术空灵,感觉@明月清泉涂抹的玩意,越来越有味道,从相通的艺术角度分析点赞。

      群主的认同赞许,更激励他的疯狂。虽然天各一方,所有群员都能明显感知。@明月清泉的行书一路高歌,突飞猛进。只是不知道,@明月清泉离进那个“家”门还有多远的距离。

                @金石有声

        圆圆的脑袋,大大的耳朵,@金石有声典型一枚富翁,挤一挤,油水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是常有的事。

        @金石有声十八朗当几,苦练楷书,磨砺一把雕刀赢世界。他的刻苦和执著,如同手中的雕刀,坚强而韧性十足。

        那时,公家要公章,百姓要私章。@金石有声抬一小桌,一把椅子,置放于理发店(当然,那时理发店只是理发,没有如今繁杂遮人耳目的事项)门前,就着木料塑料石料,一笔一画,嗦嘎有声。

        金石有声,因此缘由。

        一刀一划,@金石有声在镇上划出一栋楼房,也养就一幅富态,离土豪还有相当的距离。更何况,土豪与劣绅并列。

        尔今,公家的公章,集中在赣州制作,百姓的私章也被云水河涤荡殆尽。@金石有声只好与时俱进,虽然雕刀未离手,大都在为他人做风水修墓地,雕刻千古不化的石碑石联。偶有空闲,瞪大双眼,就着一小块石头,原先闲置的小雕刀继续发挥功效。对每一不同石头,他必须大费周章,谓之曰治印。

      曾经因雕刻声誉鹊起的@金石有声,换一种活法,仍旧津津有味。

                @沃土芽萌

      曾几何时,“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喧嚣非凡,蔚然成为时值领导同志的口头禅。究其如何让文化经济紧密结合,拧成杠杆,撬动财富,不少领导同志只是人云亦云,大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有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那时,云水老百姓还不知广告为何物,二十出头的@沃土芽萌租一店面,劈劈啪啪,一阵宏亮的鞭炮响过,山川广告正式开张运营。不但开云水之先河,就是县城居民也鲜见。

        @沃土芽萌涂抹一手漂亮的行书楷书,为自己从事广告行业奠基如磐石。虽说个子矮小,他那穿透迷雾,看到未来的双眼,朋友哂笑道:这,不是目光,目光短浅,而是眼光,长远得很。

      凭着这幅眼光,@沃土芽萌起步不久,经营状况未走入正轨,又要娶妻生子,家庭生活负担,到了捉肘见袖的地步,他依然牙关紧咬,坚持下来。

      英国诗人雪莱曾经预言: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果然,苦苦支撑,熬过朔风凛冽的家庭冬天,@沃土芽萌破土而出,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

      有了生意春雨的滋润,@沃土芽萌的家庭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置房购店,小菜一碟。他让眼光和耐性、文化和经济结合得天衣无缝,就是这几把火旺盛着,把小日子烧得红红火火。

        难能可贵,@沃土芽萌没有被滚滚财源冲昏头脑,没有沾染暴发户土豪的不良习性。君不见,多少土豪挥金如土,赌博泡妞,引灯红酒绿夜夜新郎为自豪。

        时至今日,山川广告的业务雪片似地飞来。有时,忙得@沃土芽萌焦头烂额,尽管身心疲惫,他还是一如既往,亲力亲为,竭尽全力为客户做好到位。

        客户的满意,是我最好的宽慰。@沃土芽萌如是说。

        每每提到他,父老乡亲往往竖起大拇指,褒奖有加。@沃土芽萌的谦和卑恭,往往令一身铜臭自以为是,乃至横行霸道乡邻的土豪无地自容。

                @蓝天白云

        耕读传家,暖饱思教化。为传承文化,昭示后代计,云水有识乡贤登高而呼,应者云集,社会各界纷纷出人捐资,客家文化礼仪编辑委员会应运而生。

        一捱敲定编委人员,栏目编撰人员,便发新闻,下通知,充分利用网络的快捷方便,广泛征稿。

        散落各地的家乡文化人,纷纷几易其稿后,传来编委会邮箱。身为《云水流韵》栏目的责任编辑,@闲鹤道人欣喜之余,隐隐有些许失落,偌大一个云水片区,文化人可谓雨后春笋,偏偏没有一个女性。

        思虑久了,难免有些消沉,正想瞌睡之,恰巧有人递来玉枕,电脑弹出一篇题为《艾香悠远》的散文,以行文特点,语言风格,他判断作者@蓝天白云应为女性,圆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梦。

        果不其然,@闲鹤道人几番周拆,终于探明这位女性原来是她。他欣喜若狂,她还没放弃。

        三十年前,云水民间在政府帮助下,成立了山茶花文学社。文学社云集了五十多位年轻人,他们为着共同的文学梦想凝聚一起。当时,只有十多岁的@蓝天白云,也走将进来,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的@闲鹤道人自然认识她。

        社刊《山茶花》经常能见到她的散文诗歌,值得一提是,她曾出席县第一次文代会,是仅有二名女代表之一。她的知书达礼,温文尔雅,往往令人挥之不去。

        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尔今,@蓝天白云随夫君远涉它乡异域,辛勤劳作,讨生活的不易,只要外出营生或打工人,才有深刻体会,乃至切肤之痛。

        家乡风吹草动,竟牵动了她疲乏的身体,爆棚的神经,也许关注乡音,释放乡愁,是游子不可或缺的人生体验。

        如今看来,青青软软如江南的艾米果,应是附着乡愁的故园,令@蓝天白云难于释怀。

        艾米果的清香甜糯揉合家的温馨惬意,已深深根植于她心田,枝枝蔓蔓,郁郁葱葱了。

                @布衣樵夫

        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布衣樵夫命好八字蹇。

        高中毕业翌年春,年方十六的@布衣樵夫右手扶犁铧,左手执牛鞭,在兄弟指导下,像模像样地学着犁田。一年工夫下来,犁耙辘轳,脱秧莳田,割禾打斗,农田工夫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不知世事,不理人情,青涩呆子一枚,囊中羞涩,却频繁出入新华书店,偶有几粒镍币,购得《浮生六记》之类,工夫闲暇之际,闭门不出。

        新年过后,亲戚串门,见此现状,惊诧议论:姑婆的孙子是否疯了。也许缪斯把他捉弄得神魂癫倒,令亲朋好友不无忧虑。

        @布衣樵夫的人生经历最为复杂,耕田作土二年,为母亲分担,几乎接过整个家的担子。尔后,上过矿山,挖过砖泥,进过工厂,跑过业务。当然,也做过教师,当过干部。北上南下,颠沛流离,曲折坎坷,磨难困苦竟成人生最大的财富。爬起,跌倒,跌倒,爬起,伤痕累累,弹弹衣冠灰尘,依然一路阳光一路歌。

        沉疴附体的妻,不愿享受漂泊的美好,@布衣樵夫只得返回故园。一日,与老友聚首,老友撮弄,要他再次拿起,遗忘长达十六载的辍笔。@布衣樵夫喟然长叹:十多年了,书长得如何式样,竟已忘了。倏然,十多年前刊发在《江门文艺》《南叶》《赣南日报》《中山日报》等报章的文字,在脑袋清晰起来。

        也许老友触动了他的神经,即使耳畔不断重复妻的神神叨叨,@布衣樵夫似乎进入化境,屏息凝视,《我才是男人》等笔下流淌而出。

        别人恭维之时,@布衣樵夫常坦然笑说自己未进幼儿园,没文化。他清楚,学历阅历经历都不能说明是否有文化。

        每每夜深人静,翘首仰望,繁星点点,或近或远,或明或暗,撩拔得星空无眠。天人合一的思想,流传华厦久矣。笔者依样画瓢,拾掇了“群”中九颗草根之星。为避歧义之嫌,涂鸦此文,无意如同北斗(北斗七星是也),为乡村文学艺术指明方向。倘若借来时间精力,笔者定会洋洋洒洒来个全家福,悉心描绘“群”星谱。

        朝花夕拾,既然乡间社会涌出如斯状况,我等就有确实笔记的责任,尽管“群”星都是一介凡人,名不见经传,声不呈权威。然而,草根生生不息,最具生命力,这是不争的事实,无人撼动。

        即或俗不可耐的草根,也有共享阳光雨露的理由。至于辑录的“群”星的式微光亮,是喑然神伤,逐渐暗淡下来,还是历经磨砺,逐渐璀璨,光芒四射。那是各人造化。

        是金子,只有给它平台才能发光,埋臧于山中顽石,葬身于田野污泥,金子还是金子,却不能熠熠生辉。拥有永恒温馨的梦,是为数不多的草根刻骨铭心的痛。

        梦中,依旧星光摇曳。

你可能感兴趣的:(散布的“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