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仁读译】:"控制招生人数”

竺校长抗战西迁贵州日记(连载第1616天)

1944年6月18日(周日)遵义,阴。晨20°C。

        时事:  长沙陷落于倭寇。

        晨六点起。七点至校(旧府中办公室),作预算。张荩谋来谈招生事。我的想法是新生少招,名额必须减少,预期实到人数控制在三百以下。十一点半回。

        午后睡一小时。最近《二十八宿》完稿,故晚上九点即睡,但精神反觉萎顿,大概是两周二之劳顿,势必要休息一下了。三点半至柿花园洗浴后回。 卫生院徐瑞和来,说学生刘尚经写信给他,告发卫生院私吞药品之事。陈立太太来谈。

        晚阅 《Globe Digest (环球文摘)》一卷第十一期,有篇关于猫的文章,"Up and Down of the Cat" , 讲猫在英国还不到一千年,但在埃及四千年以前已受到人的崇奉。在1800BC石牌上即有"Mau"一字,即猫也。此与中国音同,真是奇怪。1890年在尼罗河Beni Hassan,发掘出十八万只猫之遗骨。公元948年,猫传入英国本土……同期另一文章,讲百岁老人,英国于1837年始有强迫生卒年月之登记,自此始有可靠之百岁老人。英皇乔治五世对于百岁老人均去函道贺。至欧战前英国有百岁老人150人,即卅万人中有一人。而遵义即有百岁老罗荣声。英国统计,百岁老人,女多于男,为3:1,而穷人较富人为多。最重要的是,简单之饮食,平和之性情。

    (贵州的青岩、遵义、湄潭和永兴,值得每个浙大人一生当中,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以上文字系由贵州浙大校友雨仁每天读译自《竺可桢全集》之1940~1946年,一天一篇,新鲜读译,与您分享,“穿越”西迁,见证校长在贵州抗战办学七年的每一天,感悟求是精神,弘扬西迁文化。误读与错漏,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更多连载~见【西迁情_求是心】http://blog.sina.com.cn/xiqianqing/

你可能感兴趣的:(【雨仁读译】:"控制招生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