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阿里新供应链体系架构解读

天猫双11是一年一度的盛事,大量的用户会在双11期间来到阿里巴巴的平台上购物,这也就意味着会产生海量的订单和包裹。这些包裹大小不一,分布在全国各地,且数量庞大。如何快速、高效的处理这些订单,将消费者的包裹尽可能快的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成为双11期间一件非常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其背后依赖于整个供应链的高效协同。

阿里的供应链系统分为上下游两个部分,上游涉及业务决策层,包括商品、价格、营销活动、营销策略、供应链计划等模块,上游会将结果传输到供应链的下游模块,包括订单情况、库存管理、补货调拨的动作等,然后上下游协同起来构成了整个系统的架构体系。

从地理位置和仓网结构来看,供应链网络极其复杂,不仅有大量的仓,仓的角色还十分多样,比如有全国中心仓、区域仓、前置仓等,因此如何将上下游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的决策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整个供应链中台体系中,供应链计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宏观上来说,目标是希望建设一个协同、高效、经济的一个供应链体系,通过不断的循环、迭代、优化形成最优策略。首先是进行目标设定,通过算法计算得到决策的方向,然后通过实时数据的回流在结果上进行反馈,最后把结果与当初的目标进行比对,评估执行情况,如果未能达标就进入下一轮的循环,这就是供应链系统不断迭代和优化的过程。

此外在供应链建设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命题:供应链多模块协同。上游的模块包括有会员CRM、商品管理、品类规划、品牌调性、选品、价格管理、营销管理、商家管理、流量管理等模块,下游的模块包括有S&OP、预测、补货、调拨、库存、订单、履行、仓网结构、第三发配送等模块。

这些复杂模块之间如何达到有机的联动并形成整体运作的高效体系?这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比如在大促期间,如果某项业务需要在某个区域进行营销活动,并且制定了一系列营销的方案和计划,但是如果后端整个仓的产能和配送无法协同的话,就容易造成上游生产了很多订单、但下游无法配送出去的情况,会极大损害消费者的时效和消费体验。


阅读原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 | 阿里新供应链体系架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