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http://www.blogjava.net/parable-myth/archive/2010/10/28/336353.html
OGNL要结合struts标签来使用。由于比较灵活,也容易把人给弄晕,尤其是“%”、“#”、“ ”这三个符号的使用。由于 广泛应用于EL中,这里重点写%和#符号的用法。
1、“#”符号有三种用途:
(1)、访问非根对象(struts中值栈为根对象)如OGNL上下文和Action上下文,#相当于ActionContext.getContext();下表有几个ActionContext中有用的属性:
名称
作用
例子
parameters
包含当前HTTP请求参数的Map
#parameters.id[0]作用相当于request.getParameter(“id”)
request
包含当前HttpServletRequest的属性(attribute)的Map
#request.userName相当于request.getAttribute(“userName”)
session
包含当前HttpSession的属性(attribute)的Map
#session.userName相当于session.getAttribute(“userName”)
application
包含当前应用的ServletContext的属性(attribute)的Map
#application.userName相当于application.getAttribute(“userName”)
注:attr 用于按request > session > application顺序访问其属性(attribute),#attr.userName相当于按顺序在以上三个范围(scope)内读取userName属性,直到找到为止。用于过滤和投影(projecting)集合,如books.{?#this.price<100};构造Map,如#{‘foo1’:’bar1’, ‘foo2’:’bar2’}。
(2)、用于过滤和投影(projecting)集合,如: books.{?#this.price>35}
books.{?#this.price>35}
(3)、构造Map,如: #{‘foo1’:’bar1’, ‘foo2’:’bar2’}
2、“%”符号的用途是在标签的属性值被理解为字符串类型时,告诉执行环境%{}里的是OGNL表达式。
这是一开始最让我不能理解的符号,原因是一些相关资源在表述时不太准备,经过一翻痛苦的探索,终于明白了它的用途。实际上就是让被理解为字符串的表达式,被真正当成ognl来执行。很有点类似javascript里面的eval_r()功能,例如 :
var oDiv = eval_r(“document.all.div”+index)
var oDiv = eval_r(“document.all.div”+index)
当index变量为1时,语句就会被当作var oDiv = document.all.div1 var oDiv = document.all.div1来执行。%{}就是起这个作用。举例:
上面的代码第2行会在页面上输出“value1”,而第3行则会输出”#myMap[‘key1’]”这么一个字符串。 如果将第3行改写成这样:
则输出为“value1”。
这说明struts2里不同的标签对ognl的表达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如果当有的标签“看不懂”类似“#myMap[‘key1’]”的语句时,就要用%{}来把这括进去,“翻译”一下了。
3、“$”有两种用途
(1)、在国际化资源文件中,引用OGNL表达式。
(2)、在Struts 2配置文件中,引用OGNL表达式:
listUser.action?msg=${msg}
listUser.action?msg=${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