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挥师开疆拓土,你却在写诗风花雪月

我在挥师开疆拓土,你却在写诗风花雪月_第1张图片
我在挥师开疆拓土,你却在写诗风花雪月_第2张图片

成也性格,败也性格。性格不仅决定了人一生的成败,有时还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

五代十国的乱世,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非常混乱的时期。这几十年里,英才辈出,群雄纷争;这几十年里,王朝更迭频繁,皇位几年一换,皇帝成了真正的高危职业;这几十年里,一言不合就KO是常态;这几十年里,各方枭雄走马灯似的在中国十世纪初的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历史的舞台上,出现了两个耳熟能详的人物。

一个经历了种种磨难,体会了人生百味,摸清了时代的脉博,磨炼出了坚忍不拔的性格,开创了一个进步和发展的时代。

一个能书善画,引领词坛,留下大量哙炙人口的诗词佳作,却经历亡国之痛,客死他乡。

为何两人命运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让我们从真实历史角度出发,揭露他们关于理想、爱情、信仰、处世等方面的差异及所造就的日后迥别之命运……

故事里两位主角,一个叫赵匡胤,一个叫李煜。

1

我在拼理想,你在写情诗

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对现状永不满足就会不懈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理想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范畴。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就是形容个体之间的志向差异将决定未来的命运。

公元927年赵匡胤出生洛阳,父亲是将军。那时后晋正臣服于契丹之下,可谓百业凋敝,民不聊生。后晋灭亡后,赵匡胤告别新婚妻子,离家出走,怀着一腔热血,踌躇满志,只身闯天下。

某天,在黄河大堤边,他看着汹涌澎湃、翻滚喧逐的浪涛暗暗发誓,不创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誓不还乡。

这时的赵匡胤,要实现抱负,只有一条出路,从军。公元950年,赵匡胤在邺都投到时任后汉邺都留守郭威帐下。

赵匡胤先后跟随过大周帝郭威、周世宗柴荣,前后任过殿前都点检、节度使。在负责防守汴京时,终于才掌握了兵权。

这一切,他用了十年的时间。

公元960年,赵匡胤终于找准了机会,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代周称帝,建立了宋朝。

再说李煜。

公元937年李煜出生南京,他是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正宗的皇二代。

按常规做皇帝根本轮不到他,但造化弄人,李煜的五个哥哥均由于种种原因死翘翘,父皇李璟没得办法,只得立李煜为太子。

因为父亲李璟好诗,李煜从小生长一个诗词世家,写写情诗倒还拿手,说到治国完全是一窍不通毫无兴趣。造化弄人,公元961年,李煜继位于金陵。

一个没有任何政治经验和处事能力的情诗王子人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

2

我在拓疆土,你在图安宁

美好的理想,而不付诸行动,就会成为空想。从古到今,成功者和失败者都不乏理想,差距就在于行动。

成功者面对百分之一的希望,却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失败者面对百分之九十九的希望,却被百分之一的困难所吓倒。

赵匡胤和李煜俩人登基的时间相隔不过一年,结果却大不相同。

赵匡胤登基不久,立即开展了团灭计划,很快将荆南、后蜀、南汉等小国灭掉,北宋的实力大大增强,版图面积也随之增大。

李煜即位当年,本该富国强兵,一看势头不对,他却做了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给赵匡胤写信。信是这样写的:

“既嗣宗访,敢忘负荷。惟坚臣节,上奉天朝。若曰稍易初心,辄萌异志,岂独不尊于祖祢,实当受谴于神明。方主一国之生灵,遐赖九天之覆盖。”

啥意思?其实就是表达自己的忠诚之心,希望赵匡胤不要来攻打南唐。

你当你的大哥,我当你小弟,不打我就行。

公元971年,李煜干脆自降身份,变南唐国主为江南国主,并派弟韩王李从善朝宋,表示愿受宋朝爵命。

他的理想沉浸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词赋之中。

3

我在讲政治,你在玩浪漫

性格是成就爱情的重要因素,爱情伟大的力量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甚至成为一个人奋斗的动力和心念。但性格不同,往往决定了面对爱情时的处理方式也就不同。

赵匡胤经历了三次婚姻,三位夫人分别是:后晋右千牛卫率府贺景思长女贺氏、后周彰德军节度王饶之女王氏、左卫上将军忠武军节度使宋偓长女宋氏。

李煜生平身边也有两个女人,即大小周后。大周后二十九岁时病故,李煜立即将二十岁的小周后召进宫继室。据《南唐书》卷六《女宪传》记载,事实上在大周后病时,其妹小周后就多次被召入宫中与李煜发生暧昧关系,这也折射出后主李煜的风流多情。

赵匡胤的爱情婚姻带有政治色彩,三任夫人都是大权在握的大将之女,这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政治基础。

李煜的婚姻则追求浪漫色彩,喜欢大周后是因为志趣相投,爱上小周后是怜香惜玉,百般依赖。

两人同样经历过妻子早逝之痛,在处理爱情问题上,宋太祖显得明智决断,李后主则更加“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4

我在思治国,你在求保佑

赵匡胤信佛,李煜也信佛。

在那个精神文化缺乏的年代,其实没有什么信仰追求。佛教对中国封建文化影响巨大。

赵匡胤不仅已经信佛,还大力倡导民众信仰佛教。他甚至在国家机构中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鸿胪寺。

但赵匡胤信佛不简单,他完美地把佛家教育与儒家教育揉合起来,用作治国理念,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李煜也信佛,而且非常虔诚。他祖父、父亲皆崇奉佛教,可以说,这个皇二代出生在一个佛学世家。

李煜的奉佛不止于建寺度僧,他本人还亲身诵经礼佛,经常向禅师求法问禅。不同的时,他从禅理中领悟的道理并没有用来治国,而是揉进了他的诗词创作中。在南唐穷的穷的叮当响的时候,李煜仍不遗余力地扶持佛教的事业发展,用佛法导人向善,保国安民,他信。

公元975年,宋军围城,南唐难以御敌。城破国亡之际,李煜竟在祈求佛祖的保佑,他登城大呼“佛力御之”!

然而,城破,佛祖却难以阻拦南唐灭亡的命运,李煜被俘。

次日,被李煜押往汴京途中,路过普光寺,犹且跪地不起,礼拜佛祖。

5

我在交兄弟,你在诛忠臣

性格决定人的为人处世。从处世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器识和修持。

君王的处世之道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包括为人、交际、驭人、气度、修身、谋略等等方面。

赵匡胤在为人处世方面是高手,当年在后周任禁军将领就明白拜把子的重要性。结拜了“义社十兄弟”,还聚集了赵普、王仁赡、楚昭辅、李处耘等一批智囊人物,为日后的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奠定了基础。

称帝后,在逐鹿中原的各大战役中,赵匡胤极强的军事谋略与宽厚和易表现的淋漓尽致,“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重农固本、佑文仰武”等做法也充分展示了他极高的政治手腕、高超的驭人之术。

李煜优柔寡断、多愁善感的性格。处世之道就显得相差甚远。

首先是听信谗言错杀名将林仁肇,其次是听不进逆耳之言,使得愤切谏言的潘佑自刎,李平缢死狱中;最后是过于天真加无邪,分不清形势,缺乏危机性,最终被灭。

6

赵匡胤的性格是豪放型,做事情坚决果敢,在多年的闯荡中造就了坚忍不拔的意志,这是他成就大事业的基础。

李煜的性格是婉约型,做事情优柔寡断,从小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皇室环境中,依赖、自恋、逃避、怯懦等性格弱点在他身上暴露无遗,最终只能使他被历史所淘汰。

性格决定命运,说明在人生中培养性格的重要性。把握命运就是塑造性格,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怨天尤人并不能改变现状,多一些积极努力,以勤补拙,才能创造人生辉煌。

也许,这就是李煜与赵匡胤之间的性格对话带给我们的启示。

-EDN-

往期精彩回顾

你还在纠结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吗?

坚持不一定成功,但坚持能让你与众不同

究竟是我上了大学,还是大学上了我?

一个校园公号自媒人的心路历程

每一次查寝,都是一场斗智斗勇的辩论赛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挥师开疆拓土,你却在写诗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