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成书于2014年。久仰大名,今日终于看完了,大概用了两周时间,两个周末加上平时晚上的2小时左右。
对于英国的描述过于美化,减一星,否则就五星了。
我总结的贯穿历史的主线:人猩分支--智人--采集狩猎--农业革命--存粮--老鼠--鼠疫—求神无效--神的幻灭--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医学、科技)--人类变上帝--多样性演化--生存机率增大。一切都是为了基因传递。
作者对太监可能有什么误会,他们可不是自愿放弃生育。
一系列证据表明,智人就是生态连环杀手,所到之处,大量物种灭绝。对于突然出现的狩猎技能高超懂得合作的智人,物种要靠演化才能学会躲避,然而人类没有给他们演化的机会,它们便灭绝了。
70页最下一行,作者说加拿大的平原和美国西部有一群一群的马和骆驼。《枪炮》一书说美洲没有过马。
世界名著《人类简史》优秀读后感范文4000字_第1张图片
“我们很容易忘记,美洲土著对马和步枪本来是一无所知的。它们是欧洲人带进来的,接着就开始改变获得它们的印第安人社会。”--《枪炮病菌与钢铁》
查了一下相关资料,美洲早期可能有一种叫美洲马的物种,人类到达美洲时,杀得太快,灭绝了。作为一本严肃的准学术著作,不应当把whale译成鲸鱼,是鲸。小扁豆,学名兵豆。如果作者仅凭“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而且到头来饮食还要更糟”,就说农业革命是一场骗局,这可太武断了。这个观点还是挺新颖的,是小麦驯化了人类,让人类心甘情愿为了延续他的基因而持续劳作。农业时代不如采集时代,这个观点实在是无法认同。生活水平当真有所降低吗?如果没有农业,人类与黑猩猩有什么区别?哪来的砖?哪来的木板?哪来的石头?哪来的结结实实的房屋?下雨时只能在雨中瑟瑟发抖,哪来的诗兴大发?
作者充分地站在了被奴役的动物的立场上。
基因的演化有目标吗?如果真的能选,是选择繁衍还是个体幸福?恐怕很难说。我猜大概率还是要繁衍,幸福没有那么重要。
作者的话里话外似乎很愿意回到采集时代,对农业时代大加鞭挞。说得好像采集时代丰衣足食无忧无虑,进入农业时代就变得受苦受累朝不保夕的样子。如果人类一直生活在采集时代,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他这位大作家来写这本《人类简史》。
作者的观点还真是有点极端化。通篇讥讽。很难认同。
像是黑猩猩的首领可不会想要运用权力让自己到隔壁黑猩猩的领土上度个假。而像古埃及的法老王,也是把所有财富拿来建造金字塔,把自己的遗体做成木乃伊,而不会有人想要去巴比伦瞎拼或是去腓尼基滑雪。现代人之所以要花费大把银子到国外度假,正是因为他们真正相信了浪漫的消费主义神话。
说这一段是想表达什么呢?现代人被想象所控制的悲哀吗?是说智人应当按照黑猩猩的方式生活吗?法老的时代,不是因为那个时代受技术所限,他没见过外面的花花世界吗?作者是不是觉得,如果法老有了自己的私人飞机,也会把所有财富都拿来修金字塔,而不是开着或者坐着飞机去环游世界?
侵略者在占领一个地方后,推广自己的语言,不只是因为傲慢和统治者心态,而是因为要使用当地人进行管理。为了不被当地人蒙骗,作为强势方,侵略者不会去学弱势方的语言,所以必然要向被侵略方强制推行自己的语言。
秽多,是日本阶层专用词,翻译时不应该把表示最底层的人翻译成某个社会的专用名词,就像不能用“喇嘛”来表达汉族的和尚一样,虽然他们有共性。原文是Untouchables,译成“不可接触者”就可以了。后来了解到作者是中国台湾人以后,就理解了他为什么会这样译了。
为什么我相信子安贝壳或金币或美钞?是因为我的邻居相信。我的邻居相信它们是因为我相信。我都相信它们是因为我们的国王相信并且把它们用于税务。
此处原文作者想表达的是“互相之间都相信”,而译作表达的是“别人信所以我信”。
God在英语环境下还是译成上帝比较好,专指基督教的神。
黑死病导致的对神学及先知的祛鬼与幻灭,是欧洲科技进步的原因。他们不再相信上帝,不再相信过去更好,不再相信精神层面的东西,没有证实的,没有亲眼看到的均视为未知,有待探索,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听信由神职人员想当然地解释成某种想象出来的怪力乱神。
哥伦布登陆的并不是美洲大陆。

哥伦布航海不是顺着洋流,为了不迷失方向,哥伦布命令一直向正西方航行。1492年10月12日2时哥伦布登上了他望眼欲穿,梦寐以求的陆地。这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岛,当地土人称之为“瓜纳哈尼”
(Gunahani,意为“我不懂”)。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https://www.yuananren.com/duhougan/486.html)哥伦布上岛后,将该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SansalvadorIsland,意为“神圣的救命恩人”或“救世主”),又称“华特林岛”(WatlingIsland或Watling'sIsland)。这就是哥伦首次登上美洲大陆的第一块土地。从此美洲结束了与世隔绝的状态,世界才有了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10月12日也成了所有拉丁美洲国家共同的节日——(拉丁美洲诞生)纪念日。

但是他至死都不肯承认自己犯一个错误,他一直认为那是印度。命名美洲的是一名地图画师。这两个帝国的面积这么小,还是挺意外的。原以为像秦帝国一样,统一了一大片地方。从这个图上来看,阿兹特克和印加对土地的探索还远远不够。秦始皇还要视察一下自己的土地到底有多大,至少要走到海边无法再前进才停止。是不是因为没有马的原因?
1840年之前,英国去其它国家,都能够带去当地需要的东西。而到了中国,中国什么都不缺,什么也不需要,只好强卖鸦片。
兆这个单位,有争议,有歧义。在数学和计算机行业表示百万,也可表示万亿,也可表示亿亿,请问译者,把trillion译成兆,你是想让读者怎样理解?
Creed应当译成信条,而不是教条。《国富论》于1776年成书。高晓松说,英国有不少人认为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英国帮助中国打开了大门,进入了现代。作者在本书中对鸦片战争的描述理性中立客观。
唯一另一个足以和资本主义抗衡的,就只有共产主义。人类能用的资源其实不断增加,而且这个趋势很可能还会继续。
虽然民族确实有悠久的源头,但因为早期“国家”的角色并不那么重要,所以民族的概念也无关痛痒。看到这里就理解了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老百姓为什么会帮助外国军队,在他们心里没有国的概念,都是皇家的,与自己没什么关系,完全是看热闹的心态。
作者认为巴西和印度一片安详,是认真的么?暴力发生率的下降,是因为国家制度的制定。越小的政治组治,越容易滥用私邢,越容易使用暴力。
作者对于英国从殖民地撤退时的行为似乎赞赏有加。他似乎没有看到英国永远给会给他国留下一地鸡毛,争端不休。中印的麦克马洪、巴印的克什米尔、中东战争,哪里没有他们的影子,直到香港租界到期,还妄图多占领1分钟。到现在2020年,还在企图用中英联合声明来干涉中国内政。作者是瞎吗?英国不是高风亮节,不想动用军队镇压,而是明知道民族意识已经觉醒,打不过了,他们是不敢动用军队,否则搞到最后鸡飞蛋打。最初他们占领殖民地的时候,本质上也是尝试,没想到当地人那么弱,那还不赶紧欺负欺负,能榨多少油水就榨多少油水,直到有一天,欺负不了的时候,赶紧逃跑,这是英国殖民的本质,这也是英国作为奸商的本质,哪有什么和平秩序。作者也发现了,有些国家在英国退出后,就会出现大规模种族冲突,但是作者用的是“尽管”,似乎可以原谅的样子。
至于苏联的“和平”解体,不是被美国给骗了么?这个世界的战乱,有一半是英国人及其后裔造成的。
关于满篇的“快乐”,原文是“Happiness”,一般译为幸福。“如果后来的人并没有比较快乐,我们又为什么要发展农业、城市、文字、钱币、帝国、科学和工业呢?”
作者这问题问的,好像发展这些是为了追求快乐一样。从后面的文字来看,作者的立意就是,人类的整个历史应当是由追求快乐推动的。而实际上,追求快乐是最近不到100年的目标,之前的都是追求生存。
作者似乎认为采集时代的人类更幸福,农业社会工作更繁重,食物各类少,营养不均衡,染上疾病与受到剥削的可能性大增。此处不能苟同。我这里没有数据,但是可以想象,采集时代肯定居无定所,屋无片瓦,下雨的时候,有个山洞住住还好,没找到的话,只能一家老小淋在雨里,那时候肯定不觉得雨中散步是一种浪漫。另外,想吃的时候未必有,有的时候存不住,朝不保夕是必然的,生存机率也必然低于农业时代,恐怕很难把这种状态称为幸福。
关于快乐最重要的一项发现在于: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是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与主观愿望之间是否相符。也就是期望值。
读着读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为什么偶尔会出现台湾腔?总体经济、机车、用想的……,然后查了一下译者,明白了,译者林俊宏本来就是台湾人。台湾确实有一种“本地化”的习惯,外国人的音译名字,一定在中文中找一个对应的姓,电影名字一定要自己起一个中国人能看懂的比较炫的名字,例子先不举了,一时想不起来。不过跟香港比起来,台湾已经有文化得多了。
《BeforeSunrise》大陆译成《爱在透明破晓前》,最接近原意,体现了相识的那个下午一直到那天夜里,包括黎明前。在台湾译成了《爱在黎明破晓时》,整个之前的大半夜没了,只剩下一个破晓的瞬间,而在香港被译成了《情留半日》,变成了白天,完全没了气氛。《Geostorm》,大陆译成《全球风暴》,台译《气象战》,港译《人造天劫》。《Skyscraper》,陆译《摩天营救》,台译《摩天大楼》,港译《高凶浩劫》。香港这款只看名字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比较起来,还是陆译最接近原义。挹注:挹:挹yì舀,把液体盛出来:挹取。挹彼注兹。挹注(喻从有余的地方取出来,以补不足)。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把英文版的武则天换成了慈禧?我也是没参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