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江湖:第一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
欧阳明一直想出来闯闯。离开自己的家,远离自己的故乡,到一个自己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去闯荡。这是他一直梦想的。因此,他选择了到外地读大学。这样,他就可以逐渐适应离开父母的庇护后的生活。
事实上,他感觉他过的还可以。因此毕业后他准备到北京继续闯荡。
要闯荡江湖,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特别是独自一个人闯荡,更加是难上加难。对于一个新人来讲,这个时候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闯荡,只是本能地去找一个工作,把自己养活,然后再说。
可是,找什么公司呢?他也不知道。不过他是学计算机的,当然就要选一个IT公司了。
这就好像是武侠里的门派一样。投靠什么样的门派,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感觉很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待遇好,有成长机会。但是,这么多门派呢。国内的有号称“巨大中华”四大中华的门派,掌门人都是一代高人。其中“华山”派,当年更是卯足了力量,在全国各大院校招生。扬言,是个人就要!海外的门派也都在中国建立了基地。其中势力最大的有三大门派:蓝色巨人、帝国时代、神谕天堂。这些门派也在招人。当然了,他们要的是人中龙凤。欧阳明觉得自己语言能力不行,还是不要进海外门派了。华山派去面试了,对方轻松给了Offer,这倒让他犹豫了。
他是有他的道理的。但凡选择基本会有两个共同认知。大门派,待遇是好,但是机会不一定多。因为你的前辈很多,甚么时候轮到你啊。小门派呢,正在成长期,机会就会很多的了,只不过开始的待遇可能会低一点。
还有一点顾虑是和欧阳明本身有关的,那就是越是容易得到的,越是不敢去接受。华山派这次这么大规模的招人,到底结果会如何?谁也不知道。而且竞争的态势不可避免。
最终,他还是决定再选择看看。反正就是这样,门派招人,人选门派。双向选择嘛。
与欧阳明不同,他的朋友有更多的其他选择。有很多人选择了继续读书。说是考研,其实就是觉得现在选门派,别人不一定看上他们。或者想去的门派门槛太高,希望自己有个好资历,再去投靠。有些人喜欢在离家近的地方找。有些人甚至到自己的家乡去找。
其实,欧阳明不是没有考研,而是没考上。那么他就没有其他选择了,只能一门心思去找工作了。其实面试也挺有意思的。他发现很多门派的面试方法都不一样。
有一次,考官问了他一个关于断点续传的问题,问他如何实现。他虽然没吃过鹿肉,但看过鹿跑啊。那时候非常流行的软件就是网络蚂蚁,他几乎天天都在使用。所以就半猜测半演绎的说了一堆。说得好像考官还直点头。
还有一次的面试,考官更加有意思。他们把一大堆来准备投靠的人,全部安排坐在一个屋子里,然后对着所有人都问了三个同样的问题:
第一、愿意到京城工作吗?
第二、家里人舍得你去吗?
然后依次回答。轮到欧阳明的时候,他就说他愿意,家里都舍得他,他没有什么牵挂。
这次奇怪的面试,让他最终选择了这个门派。当然了,不是因为这个面试。他是觉得这个门派有发展前途,因为他们
第一、是在做产品
第二、是在做全国市场
第三、近些年的业绩都不错
同去面试的还有两个朋友,胡志兵和冯会扬。胡志兵直接被拒了,到现在欧阳明也没搞明白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搞明白他和胡志兵的回答有什么差异。冯会扬倒是也给了Offer,但是他却看不上。他还是喜欢到更稳定的门派去。
江湖上还有一类门派,表面上和其他门派没什么差异,其实都是国家政府在后面支持着。比如说做钱庄生意的,做通讯生意的,做媒体的。其中做媒体的,更是要审查身份清白,才可以允许参与选拔。冯会扬的父亲是做钱庄行业的,他也想在这个行业继续发展下去。
胡志兵呢?这个人比较有惰性,所以最后也没有在更多的门派中选择,反而直接投靠在一家学校附近的门派。门派还不错,就是那种喊着要上市的口号来招人的门派,这个门派写文章都不错,因为他们奉承的宗旨是三个字:信、雅、达。
忘记说了,欧阳明选择的门派叫“巨软”。这可不是“巨大中华”四大门派中的其中一个,但是他们一直都梦想着成为中国的No.1。
就这样,欧阳明就选择了京城继续发展。父母问,为什么不是南京,为什么不是上海,这样就好经常去看他了。他对此却不屑一顾。他渴望去更远的地方。如果可以的话,他还希望去西藏、去深圳。他想走遍大江南北!而且,他希望他自己一个人去。
于是父母同意了他自己一个人去京城工作,作为礼物,送给他一张机票。没想到因为这张机票,还给他惹来了一些烦恼。
程序江湖:第二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
北京在哪里?对于欧阳明的外甥来说,是在天上。因为他是看着欧阳明坐着飞机走的。从此,每次舅舅回来,就会嚷着要跟舅舅一起做飞机走。对于孩子来说,北京就是意味着神秘和有趣。可是对于欧阳明的父母来说,北京就是意味着离别。目前在目送完欧阳明登上飞机之后,眼泪完全控制不住的流了一路。最后大家劝他,想儿子了,就可以去北京,很快的。这才慢慢停息下来。但从此每次离别,都会反复揭开这个伤疤,又要等待好长时间才能结上疤。
对于欧阳明自己来说,北京意味着新的征程。他正意气风发呢。
不过当他独自一人来到北京后,北京对他来说意味着大。因为从机场到公司总共花了两个多小时。等到他赶到公司了,公司已经下班了,没有人接待他了。他只能就近找了一个宾馆住下来。说是宾馆,比招待所还要差。北京其实很少有宾馆的。特别是那些五环以外的地区。
欧阳明的公司就是在五环外。这个地方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上地。关于这个名字,还闹了很多笑话,他在向很多人介绍的时候,别人总是误解为“上帝”。其实,“上地”之名由来已久,地处海淀区中东部,南临圆明园遗址不远。早年间因这里的地势微见岗丘,相对来说比周边地区略高一些,形似一个高地,故称“上地”,意为“上升之地”,形成村落后称“上地村”。后来这里还挖掘出“古汉墓”,更加增加了这个地方高贵色彩。而现在这里已成为我国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培训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产业区。
安顿好住处,欧阳明就躺在屋子里休息。这是一个标间,却只有他一个人居住。这是为了方便和安全。和别人同住一个屋子,财产安全很成问题。到了晚上,欧阳明走出宾馆,随便找了一家饭店。随便点了地三鲜和土豆丝两个菜,却招来服务员的一顿说辞。她其实还是好心的提醒欧阳明,他点的菜太多了。欧阳明很奇怪了,才两个菜啊,怎么多了?在他坚持下,两个菜都上来了,这他才知道,原来,北京的菜的分量非常大,至少是南方吃的菜盘子的三倍。怪不得别人提醒他呢。也没法反悔了,只能硬着头皮吃了。虽说这点意外,但整体上还是很爽的,毕竟吃饱吃足了嘛!
第二天早上,早早退完房,就打车赶去公司。第一次去,毕竟还得认一下门嘛。欧阳明对路其实非常敏感,很容易记住路线。车子很快就到了公司。
在公司遇到了很多在一起面试的人,欧阳明很热情,主动上去和他们搭讪,知道了他们的名字。一个来自浙江的,叫项大帅。还有个来自四川的,叫童子贡,一个来自沈阳的,叫李自勇。瞧了,这四个人还被公司安排到一个地方去住。北京的房价很贵,大部分刚来北京的人,找房子也很难,况且工作刚开始,也没有很多费用去支付房租。于是公司代租,四个人租了一个两居室。这样费用就很便宜了。房租每月1000,四个人,每个人就是250。算起来,这个费用只能租那种平房,但是欧阳明他们能够住到楼房,已经很不错了。
就这样,欧阳明在北京也算简简单单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实际上,这个地方也就是晚上睡睡觉。因为大部分时间,欧阳明都是在公司待着的。特别是夏天的这个时候,公司有空调。而家里只有风扇。
不过二百五的房子也只是临时的,迟早会分开的。虽然这里也同样注定会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程序江湖:第三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周五因为羽毛球比赛,没有更新,今天继续。
读者反馈:很多读者反馈主人公的名字比较土。呵呵这个没关系,可以在整理的时候统一修改。另外有些人表示特别希望看到职场的故事,这个放心。本就是这个方向的。
令欧阳明意想不到的是,巨软公司给他们准备了三个月的培训套餐。不过也好,他希望通过这些时间,经快调整好状态,适应北京的生活。
北京的干燥是他始料未及的。他出生在海边,气候非常潮湿,北京却非常缺水。刚开始的一个月,躺着睡觉,都觉得鼻子要流血。后来在屋子里放了一盆水,才稍微有点好转。
培训的开始,是公司的一些老员工交流。他们会和大家在一起交流很多工作体会。还有一些很特别的课程。一个是讲如何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一个是讲如何做人做事的。听了这些课后,很多人在总结的时候,都说自己要成为职业人了,欧阳明就觉得太假了,哪有学习了之后,就是职业人了的。而令他印象更加深刻的是一位资深老员工讲的,要先做人后做事。技术的事,再大的事都是小事,人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后来欧阳明才知道,这些其实是文化培训课程。
这些是为了让新员工很快体会到新角色而设置的课程,希望他们经快融入到新环境中。但是欧阳明并不知道这些。对他来说,认识新同伴更加重要。
他心里也是有一些想法的。大家都是什么水平?自己是什么水平?自己在这群人中是个什么位置?人往往就是这样,总是爱比较个高低。自己是一个鹤,还是一只普通鸡,感觉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如何看出水平呢?这个很简单。每次老师讲课的过程中,谁的问题最多,说的想法最深刻。这一定是位水平高的。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用这种标准来看其他人。这也同时让他在班上迅速出了名气。
他们基本是白天讲课,晚上复习,第二天早上考试的模式。于是晚上就非常忙了。经常要把所有的讲课资料从头背到尾。
说起来,日子好像就这样的过去了。你好像不知道日子去往何方,也不知道自己如何去走。感觉很混沌,但是又感觉非常忙碌。日子就变成了考试,然后下一次考试。不过幸好还是有一些可以让欧阳明感到兴趣的东西。
第一个就是Delphi的学习。让欧阳明感到意外的是,班上有几位好像已经对Delphi很熟悉了。经常是老师问到的问题,他们都能提前回答出来。这让他很好奇,请教之后,发现他们在到公司之前,自己就预习过了。欧阳明是那种好像完全不担心自己未来的人,所以经常不做准备。不过欧阳明经常期望的就是有人告诉他,他应该做什么。从小他就希望有人告诉他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但是遗憾的是,他所作的事情,别人都没有经验。因此他只好边走边学。
同组里有一个样子很像萝卜头的,他总是和欧阳明一起争论。这让欧阳明影响非常深刻。但越是这样,欧阳明越是喜欢他。他来自贵州,更加巧的是,班上还有一个是他的同村同学。这个绝对是缘分。
除了平时学习,周末的时候,会有一点时间上网。有一次,欧阳明遇到了他的大学同学,互相寒暄之后,问起了最近近况。欧阳明大喊真累,同学却非常羡慕他还可以培训。很多人都是直接上了工作岗位的,根本没有培训。这让欧阳明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还是有点优势的。真是不比不知道啊。不过人比人,就怕比了之后,你不如别人了。欧阳明感觉良好,是因为他善于发现优势。
实际培训中,Delphi只是欧阳明下面工作中需要使用的一种武器罢了。用武侠世界里面的话说,这只是一些招式的学习。真正要成长起来,必须打好内功基础。第一门内功心法,就是面向对象思想。在大学的时候,就有这个课程。但是在欧阳明头脑里,能回忆起的,只是记得那个老师是个女老师。具体什么是面向对象,根本不知道。关于这点,可能学校也确实存在问题。有时候,学校是为了开课而开课,至于有没有专家学者,那就是后话了。说起来,有这门课已经算很不错的了。要是翻起那时候的教程,你会吐死。
面向对象也只是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流行起来,并逐步被大家认可,形成编程领域里公认的基本理论。大学因为没有和社会结合紧密,所以课程质量可想一般。不过在这些刚刚兴起的软件企业里面,就完全不同了。他们中有一些人依据把思想运用到了实际产品中。这让这个思想开始有了生长的土壤。
面向对象,就是一门内功。但是并不是很多人都能练好。我老想起武侠世界里的一个现象,那就是某某人得到了一个武术秘籍,理解就可以无敌于天下。我一直大不以为然。同样是一本书,不同人读到的东西都不一样,练习起来,还有资质差别。武功不是说练就能练出来的。即使做到了如同KFC做汉堡的标准流程,你也会发现,KFC的汉堡味道也会走样。面向对象也是如此,很多人都没有练好这个内功。很多人不重视,他们往往看到的兵器如何如何的厉害,却很容易忽略了必须掌握的内功心法。
再加上,面向对象本身也是新兴起来的理论,很多人心里的想法啊,可能都是浅薄和错误的。那学习的效果,就更加打上一个折扣的了。面向对象学到最后,就如心法吐纳一样,每时每刻都在练习。不能改变吐纳方法的,只能照本宣读。练到家的,才是真正的能够把面向对象用起来。
实际讲课中,面向对象的讲解案例,是Delphi的控件框架体系VCL。这个控件库,有源代码可以阅读,也可以修改后进行调试。所以学习的价值非常大。这些是业界的精华。欧阳明一下子像找到了宝似地,每天都在里面畅游。这为他以后成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紧张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下面到了分配到项目组的时候了。公司定的规则是双向选择,欧阳明要做如何选择呢?
程序江湖:第四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
现在有了观众,每天写一章,反而感觉是一种责任。希望不要辜负了大家的期待。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定保证每日一篇更新。
那时候,公司的研发组织结构是矩阵式的。也就是说,存在一个研发中心这样的组织,来管理所有的研发资源,资源分为三类:需求、开发、测试。而在其下面,又分N个项目组,每个项目组,会从研发中心,借调需求、开发、测试若干人等,组织成一个对市场提供产品的项目组。
公司做的产品,所以很多项目组的存在时间会比较长。而有些项目又是新兴成立的。
对于欧阳明来说,选择哪个组虽然不知道,但他也只知道,这些有关他日后的职业发展。选择到一个好项目,可能能学到很多新东西。这些东西以后对他来说就是核心竞争力。也可能会得到一个好的岗位,这样也不错。
在实际的选择中,大概一半人喜欢去新项目,另一半人喜欢去大项目。这是两类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新项目,技术往往可能是新的。大项目,机会往往比较多。因为往往会有职务变动。
欧阳明糊里糊涂,自己也没拿定主意。不过他是被拿定主意的。令他没想到的是,在双向选择开始之前,他已经被内定了。原来,公司新成立的一个研究所的部门主管,就是他们的讲师。因为欧阳明老在课堂上下问问题,有时候老师也回答不出来,所以呢,被认为是可造之才,就直接选拔到研究所了。
同去研究所的,还有前面提到的那个萝卜头祝子山和另外一位王传雄。
欧阳明第一个任务是和祝子山一起,负责给产品部门A,提供一个以产品B为基础的模块窗体,格式为ActiveXForm,因为是要进行跨语言的窗体交互。产品部门A的负责人,叫朱鹤亭,是出了名的要求严格,而且也是公司的一个技术大拿。
所以在交付的时候,欧阳明其实是很忐忑的,不知道对方会提出多少低级错误出来。不过,毕竟欧阳明他们还都是新手,出错误是难免的。朱鹤亭在审查产品功能的时候,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那就是:内部实现我不关心,必须在我的环境下运行通过。这个验收标准确实不高,但结果还是出洋相了。
装上之后发现组件就是跑不起来。朱鹤亭绝不是省油的灯,没两下就找到了原因,绝对路径的问题。原来,欧阳明他们在实现的时候,一些配置文件的路径,都是读取的绝对路径,到了别人机器上,因为路径设置不完全相同,结果就不对了。这个他们好好上了一课,环境测试很重要啊。欧阳明感觉自己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应该不怎么样,确实有点沮丧。
正式的工作,就这么开始了。每天中午大家吃晚饭,几个人就沿着园区的小路散步。一是消食,二是聊天,这是这些朝九晚五的必修课。每到中午,就看到成群结队的出来,直到下午上班位置。欧阳明的经验是,如果夏天中午很热,可以到银行的大厅中吹空调、侃大山。大家聊聊自己学校的奇闻异事,交流交流情感,互相加强认识。日子好像就这么过去了。
不过,欧阳明即将遇到工作中的第一个选择。他会如何选择呢?结果怎么样呢?
程序江湖:第五章 机会是一种困扰
有代码的地方,就有程序员,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IT职场,不一样的江湖。
欧阳明的业余生活很单调。这就是没有女朋友的好处。好在同宿舍的其他三位也没有女朋友,所以大家还可以相依为命。周末的时候,就在小区里的饭店一起聚餐。他们做了一个约定,每周必吃一个新菜。这样就会给生活平添很多新意和乐趣。
北京的夏天,还有一个特色就是露天的大排档。都是那种白色塑料的椅子和圆桌。圆桌中间还有一个圆洞,可以插入一把大伞,以防突然来的雨水。欧阳明他们在周五的晚上经常来小区里的大排档吃饭。
这天伙伴中增加了一位异人,姓只,名艾煌。大家聊得不亦乐乎。特别是猜谜语阶段,更加精彩。经常是小只提出谜面,大家一起都猜不出的情况。当然了,五个男人在一起,也聊不出甚么高雅的话题出来,经常是:是个男人看五个女人洗澡等等谜语。不过,青春不就是这样吗?看上去非常傻B,但实际却充满激情和回忆的岁月。
欧阳明的老大是个土博士。这是他们偷偷给他起的外号。意识是研究能力很强,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博士文凭。事实上,即使是博士,也不容易有他的成就。土博士不光是欧阳明的老师、老大,也是公司的老板之一。有着三老,按道理说,应该是让人很敬畏的一个人,但却十分随和。这让欧阳明他们非常开心。经常有甚么困难就找他去。
上一个任务完成之后,欧阳明就发现老大在忙一些东西,有时候就去问问,老大也很高兴,就和他们讲讲。讲了几次之后,有一天老大突然在办公室说了一句:现在有个网格控件,要写一个树状表头,小祝和小明,你们谁来做啊?
欧阳明心里立即对这件事进行了分析,他很喜欢控件绘制这一块,一直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所以很想做这件事。但是,他的嘴张不开。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当自己想要的时候,不一定能张开嘴去争取。心里或许有点犹豫,又或许有点不自信。总之,在欧阳明应答之前,萝卜头小祝已经争取到了。其实说这一句话很容易:那我来做吧!
这让欧阳明非常懊恼,总觉得自己没有把握好机会。明明就在眼前,自己却不敢去拿。有很多人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他这就是没有准备好自己的状态。
在后来的几天里,欧阳明想出了另外一个方法来排解自己的情绪。那就是经常了解小祝的工作情况,让自己感觉到也是参与其中的感觉。慢慢就好起来了。而且,他还开始主动建议土博士,做这样或那样的改进工作。不过这样的建议一般都被打回来。虽说是打回来,但土博士每次都详细地告诉他,做这样改进的好处和坏处各是什么,为什么不做的原因,或者把可以预测到的结果说明清楚。这让欧阳明也受益不浅。
直到有一次,欧阳明在学习Delphi中TDataSet类的时候,发现公司的一个重要存储控件,也应该可以基于这个体系来做。于是做了建议。这一次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老大很高兴的说了一句,好啊,这个以前一直想做,但是没时间做,你先做一下尝试吧。
这让欧阳明非常兴奋,第二天早上就提交了一个演示版本。老大也为这么快的响应速度很满意。于是就将这个任务直接指定为一个专项任务,由欧阳明负责。这个任务最后完成花了5000多行代码。对欧阳明对框架的深层次了解有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说,基于这个,他成长起来了,而且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产品。
在很久的以后,欧阳明带了两个徒弟。他也有意识的将一个任务抛给两个人,让他们自己选择谁来做。他也是想用这件事,来告诉他们,甚么是机会,甚么叫抓住机会。
正当欧阳明感觉越来越顺手的时候,他遇到了工作中的第一个低谷,这是怎么产生的呢?请继续关注程序江湖。
程序江湖:第六章 忽视客户的代价
公司食堂的饭菜,开始吃起来还是挺香的。欧阳明是南方人,从来不吃炒饼之类的面食,现在也开始吃起来了。但是好景不长,慢慢的闻到食堂的味道,就想吐了。于是三群两伙的,到外面觅食。对于朝九晚五的工作人员来说,中午觅食是个很大的群体。很多快餐业都瞄准了这个市场,最早的就是丽华快餐。但大都是一开始赚口碑的时候还行,慢慢就倒闭了。
上一个数据库的任务完成的很好,这让欧阳明多少有点飘飘然。与其他人交流技术问题的时候,也总是感觉自己什么都可以的感觉。很快,他接到的一个新任务。
土博士这次给他的任务不是控件,而是一个软件,一个排版软件。这个排版软件是给客户直接使用的。因此他接触到了一个新的朋友,葛工。这是一位来自市场的朋友,他来负责需求和测试。经过一段时间加班加点,系统终于出炉了。测试过后,基本可以了,就交给了客户。
但是,客户在实际环境中使用后,发现问题了,主要是在某种操作下,数据可能莫名奇妙丢失。问题反馈给欧阳明后,正好是周五,于是他决定周一再修改。而且他也客户建议了一个避免的方案。
没想到周一等待他的,是土博士的一顿训斥。早上刚到,他就被叫到土博士的办公室。土博士,其实不会训斥人,但是话语很严厉,这是欧阳明从来没见到过的。土博士很生气,欧阳明知道后果很严重。后来欧阳明才知道,土博士这么生气,是因为客户直接投诉到了董事长,董事长再和他说,他当然很生气,自己的手下给他丢脸了啊。
欧阳明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客户居然有这么大的力量。不就是做软件吗?你要的功能给你做了,不就得了吗?怎么会这么严重呢?因为这件事,葛工直接被调到欧阳明身边一起工作,这就类似敏捷中讲的结对。效果还是很好的,客户也很快被安抚。
即使这样,欧阳明也还是很糊涂,到底什么是好?做到怎么样才算无可挑剔呢?为什么这件事和前面的工作不一样了呢?这不是他一下子就能明白的,很多人都要经历这一关。
欧阳明很快从这件事的阴霾中走出来,即将转正了,他转正顺利吗?
程序江湖:第七章 认准老大是关键
实际上,欧阳明在上次的事件中,是有很多委屈的,至少他这么认为。不过,人就是在无数的委屈和喜悦中成长的。
与欧阳明同时入职的,总共21位。要说和他聊得最好的,却不是萝卜头小祝,而是项目组的王维。两人这么熟,是因为都是晚上加班,而且经常吃饭能够碰到一起。朋友嘛,往往是从酒肉饭桌开始的。这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了。还经常在一起讨论算法。这让欧阳明很开心。他最喜欢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而王维恰巧就是从项目组里带来了实际问题。这既能帮助到朋友,又能验证自己的水平,一举多得啊。
有一次都已经到晚上11点了,两人还聊得特别投入。主要是在说关于一个树形数据结构的处理问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递归算法。他们看到项目中一段代码,包含递归,又用的是循环思路,这让这段代码非常混乱。读起来非常费劲,修改BUG更是难上加难。
说起BUG,我们叫臭虫,对于欧阳明来说,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但对于王维来说,天天都是家常便饭。每天都是他吃的最多。所以,慢慢的,王维的声誉越来越高。到最后,欧阳明发现,第一个转正的,就是王维。这多少让欧阳明有点羡慕,大家也一样,所以都怂恿着王维请客。单身男子汉嘛,这方面当然当仁不让。
已经到了冬天,路上已经可以结冰。请客是在晚上。吃完饭后,王维骑着自行车,带着欧阳明。突然后轮一滑,欧阳明从车上直着摔下来,屁股直接着地,立马就麻了,一晚上也没有好转,怎么睡都疼,最后趴着才好点。第二天,欧阳明还是坚持去上班了。经过非常艰难的行走,他终于走到了公司。他后来都怀疑自己是怎么走过去的。在和大家的聊天中,老大知道了这个事情,立即感觉他应该去医院,于是老大就带着他,上了他的奥拓。直奔海淀医院。因为欧阳明不能跑,老大还得亲自跑来跑去。好在最后拍完片子发现就是肌肉损伤,老大这才放心。
这些情意,欧阳明一生都记着。还时不时地讲给其他人听。日子就这样温馨的过去了,直到欧阳明的转正答辩来临。
如何准备转正答辩?不知道!欧阳明就把自己的做的一些事都写出来了。转正现场还有那位非常严格的朱鹤亭,这让欧阳明多少增加了点紧张。在说明的时候,越加结结巴巴。好在旁边的老大,经常接上评委的问话,帮助欧阳明解释。转正顺利通过。
欧阳明是提前一个月转正。和王维一样,惯例,请客。其他人都是正常转正的。公司决定,同时这么多人转正,就直接提交转正申请就得了,不进行答辩了。但请客是不能取消的。所以那段时间,请客就变成了排队,天天吃。
真是一段难忘的岁月,欧阳明常常这样想。随着成长,欧阳明也逐渐遇到很多烦恼,他会如何解决呢?
程序江湖:第八章 释放成长的烦恼
回复: 有网友说,目前这样写,有些空洞。确实是这样的,一些细节确实跳过去了,没有勾勒。目前因为还有工作,每日写一篇,主要还是讲职场故事。要写出小说级别的,需要更多的时间投入。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有一天,突然传来一个消息。说在某项目组的岳亮,已经当上项目经理了。这个岳亮也是和他同时进入公司,同时参加培训的。这犹如一个石头,砸进了欧阳明平静的心里。同屋的小伍似乎看出这点,说了一句:“谁先当上项目经理,不代表什么。关键还是做出成绩。”
也有人跟上话。小祝说:“话是这么说,但是,他确实是第一人啊。”
小伍继续说:“什么叫后来者居上啊?他这是有机会了,等到你们有机会的时候,你们照样上。”
后来,事实证明,这些项目经理成了先烈。因为从技术转项目经理,必须克服很多东西,很多人都克服不了。当然了,这是后话。欧阳明他们还停留在羡慕他们的地步上。
不管怎么样,心里的荡漾,逐渐促使他开始思考下一步走向哪里的问题。正好有一天,公司的总经理来到办公室,和他们交流了一段话。老大嘛,大概就是讲讲使命和远景。但是你还别说,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部门的使命和远景,于是就容易迷茫。欧阳明就是这样。
总经理说:“研究所,是研究技术,但是我们不是科研单位,我们来自项目,还要走进项目。所以我们的人也一样。也需要到项目里去回炉,然后再出来。”
当时还有很多人很热烈的和总经理谈话。欧阳明及记住这句了。是啊,他感觉他得出山了。在几年以后的一次总结中,他把这部叫成:英雄下山了。当然了,这要和后面的机遇联系在一起完成。这里且先不说。
方向问题基本解决了,这让欧阳明轻松不少。可是日常的工作中,同样也会出现很多困扰。最典型的就是一些问题解决不了,非常头疼。后来,他找到了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欧阳明取了一个名字叫:烦恼转移法。就是当他因为某件事想不清楚的时候,就去找另外一个人,试图给他讲清楚整件事。往往是讲到一半,他就知道该怎么办了,反而留下对方,在哪里傻愣着,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个方法很好,不过就是苦了萝卜头小祝了。不过小祝随之练就了另外一个功夫:三不神功。对于任何别人的烦恼,都可以做到不听、不想、不究。你以为他听了,他其实没听进去。
这也让他们俩人,成为了一对好朋友。一起共患难,一起创造成就。
欧阳明真的要下上了,可是下山之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做,他知道怎么做吗?
程序江湖:第九章 设计就是画类图?
王维是第二个成为项目经理的!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欧阳明已经不惊讶了。虽然多少还是有点羡慕,但还是由衷的祝福他的朋友。没等他当面祝福,王维已经来找他了。王维需要招兵买马!他希望小祝和欧阳明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这不是欧阳明自己能决定的。但他显然很愿意接受这个请求。
事实上,上面早就已经同意。只是需要征求他们自己的意愿罢了。既然都没问题,这件事就定下来了。
他们下来的准备工作,就是对新系统进行一个系统架构设计。设计?架构?怎么做?王维不知道,他交待给欧阳明和小祝来做。可对于欧阳明他们来说,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开始。他们之前的工作都是一个小模块,并没有项目设计的经验。
那怎么办?看看书上怎么说!哦,说到设计,有一个软件叫Rose,有一个语言叫UML。那就便用边学吧。打开软件,其他也没明白怎么回事,但对于对象设计还是大概了解的,那就画类图吧。搞清楚类图,系统架构应该就搞清楚了吧。
他们也煞有其事的,在一个小屋子你反复讨论业务中对象之间的关系。然后在针对这些对象进行抽象。设计对象的属性和方法。最终,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类图。
王维来问问系统进度,他们就拿了Rose图给他看。
“这可以吗?”王维充满了疑虑。但是,那个时候,公司没有一个人知道系统应该如何设计。
欧阳明却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就是这样子的。”
最终,王维的担心得到了支持。公司派出公司最高的技术牛人朱鹤亭,驻场主导设计,欧阳明和小祝跟着。按照老朱的说法,他们三人组成了JAD。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不过,老朱也是一个不懂得业务的人,所以设计还得欧阳明的老大土博士友情参与。这样实际上形成了一个3+1小组。三人决策不了的问题,会加入土博士进来,再进行决策。
风风火火的设计就这样开始了。欧阳明能学到什么呢?
程序江湖: 第十章 三人吵出的设计
欧阳明一直以为知道面向对象编程,就可以天下无敌了。至少,抛去自己的修炼问题,面向对象编程(OOP)应该是最好的武功了。可是,面对一个大型系统的设计,他发现无从下手。
这里面固然有经验的问题,他也确实遇到了瓶颈。设计和编程,不是一个领域的。
俗话说,有了老大,打遍天下都不怕。有朱老大带着,感觉没问题。不过说起来,欧阳明真是天将降大任,正好赶上非典。而他们的工作环境是在一个小区里面封闭。每天都在屋子里,担惊受怕。中午出去吃饭也是如此。做城铁公交的,都会随身带着口罩。口罩有段时间都脱销了,还报道有黑心棉的口罩出现。公司也给欧阳明他们发了一些,但是都没用上。
发生非典是在春天。北京的春天,刮一下大风,更显得非典之后的荒凉。朱老大开玩笑说,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非典也是不会来的。不过后来朱老大还是用上了口罩,因为他感冒流鼻涕了。工作中也带着,因为呼吸难受,所以还把口罩上面掖在鼻孔下面,方便出气。看上去特别有意思。
设计就这样开始了。朱老大先听一遍需求,然后用用例图(Use Case)理解一遍,然后再用顺序图,理解一下业务流程。到具体的业务模块,用包进行分组管理,在每个包内,进行相对的独立设计。
画图的技巧,基本上边读书,边理解,很快就达成一致认可了。但是关于一些具体的设计,就不容易达成一致了。
有一次遇到一个问题,关于有汇总关系的两个类的组织。小祝认为因为汇总关系,字段都差不多,不如直接继承。欧阳明认为既然不一样,还不如再抽象一个基类。朱老大来投决定性一票。但是老大就是不一样。他先和他们讨论原则问题。
“这两种方法是不是都能解决问题?”
“是的。”小祝和欧阳明都承认。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看看,什么情况下应该是继承,什么情况下不应该?”
于是这个问题,就换成了,上级汇总类,是不是下级类的一个子类,即“IS-A”的判断。这一下子转换成了一个业务问题,问题就简单多了。
不过朱老大也不是万能的。有一次遇到一个问题,小祝和欧阳明同样吵得不开交,朱老大听了之后,表示无法判断。只能邀请在旁的土博士参与进来,进行了一个倾向性判断。关于这件事,欧阳明还当面嘲笑了一下朱老大,没想到朱老大给他们深深地上了一课。
“如果两个方案,以10为总权重,一个1,一个9。权重越大表示越好。你们会选择谁?”
“当然是9。”两个人异口同声。
“如果是3和7呢?”
“还是7。”
“那么,如果是4和6呢,或者5和5呢“
“我选6,如果都一样,就无所谓了。”欧阳明似乎有点感悟。
“但我可以选4。”朱老大却出人意料的说出这样一句话。
“为什么?”又是异口同声,但这次是惊讶。
“如果6是我提的,4是对方提的,我愿意选4。对方是4,表明可以做好,而且我自己是6,很可能是有自我暗示的因素。最关键的是,我不是为了选谁而争论。”
欧阳明突然被震住了,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这不是个技巧问题,也不是单纯的心态问题,这更是一个做人的层次问题,视野的高度问题。要做好设计,不光是血技巧,也得随时修炼自己啊。他忽然感觉学到了很多,却又感觉自己懂得很少。
设计就这样吵吵的过去了,基本非典结束,他们也结束了。下面就进入了紧张的开发阶段,项目组要从欧阳明和小祝两人中选择一个做开发经理,他们谁会当选呢?
程序江湖:第十一章 不一般的小插曲
读者反馈:有朋友hhkun0120希望能描绘的再细致一些,那样的话,文章的耐读性会更高,而且更具有教育意义。这点我非常认可。刚开始写作,最关键在于坚持。慢慢顺了,就能进行这方面的改进了。谢谢lifg06938的支持。
欧阳明开发的项目,对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全新的尝试。公司完全启用的新人,采用新的工作模式。虽然欧阳明不知道,但是能隐约感觉到这些。一天公司的大王总来看他们了。之所以叫大王总,是因为有很多王总,这位岁数最大。这是欧阳明非常尊敬和景仰的一位领导。很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刚到了,就喊他们几个出来搬东西。
“给你们带了点水果,你们吃吃。”王总随便说了一下。
欧阳明和小祝就一人搬了一箱,王总又问:”沉不沉啊?”
欧阳明赶紧回了一句:”不重不重。“心想,就这点事,哪能叫苦呢。
没想大王总补了一句,”你们真不会说话,人家带来东西,要说沉,表示带的多嘛。哈哈!”
欧阳明和小祝心里一阵汗啊。
王总是下午来的,等和王维交流完工作后,已经是晚上了。就说要请我们吃饭。这点欧阳明非常欢迎。特别是大老大请客,一定要吃。吃饭的时候,王总说了几句语重心长的话,让欧阳明和小祝两人倍感责任。
“公司这次全新的尝试,是有风险的。但是,公司相信你们可以。”
“不过,这个重担,不是王维一个人能承担的,你们哥俩要做好王维的左膀右臂,帮助他承担啊。”
说得欧阳明和小祝立即主动表态:”这点您放心。我们本来就是一起的。他要是有什么困难,我们都会上的。”
“那就好。”
有些话,王总没有明说,但是在后面的几天,逐渐的露出端倪。欧阳明隐约知道,王维感觉压力大,就和上面请辞了。所以大王总才特意过来看大家的。为此,欧阳明和小祝协商好了,特意找了王维一次,第一给他鼓气,第二想让他打消这个念头。
至此,这件事算告一段落了。他们仨的沟通也越来越紧密。王维还经常请他们俩吃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烤羊棒,这在之前,欧阳明是没有吃过的,南方好像没有这个,而且感觉特别香。从此他就爱上这个菜了。
程序江湖:第十二章 争来的开发经理
这一日,欧阳明和小祝被朱老大突然叫到一起,说是要征询一下他们的意见。
他们三人是在公司的大会议室。说是大会议室,其实也就容纳30人左右。虽说会议室大,但欧阳明却没有感觉到丝毫空荡。因为朱老大抛出的问题,让他几乎有点窒息。
“部门需要选拔一个开发经理,你们俩看看,随愿意来当啊?”朱老大的话很直白,一边说一边翻阅他随身带着的记事本。欧阳明和小祝都是空手的。
这个问题,对于欧阳明和小祝两人确实是很突然的。之前的工作任务之争,说起来只是一个普通任务而已。而开发经理是一个岗位,一个管理岗位。谁不想去做呢?特别是这些刚刚毕业工作,血气方刚,希望年轻有为的朋友。他们也是这样,揣摩着对方的想法。但是谁都没有先开口。
“是这样的,王维问我谁适合当开发经理,我的意见是先问问你们的意思,别到时候,你们都不愿意做。”朱老大看着有点寂静,就补充了几句缓解的话。
欧阳明突然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他必须抓住!脑袋也突然什么都不去思考,就是想要抓住这个机会,于是脱口而出:
“我想做。”说完,才看了看小祝,他发现小祝也微张嘴唇,可能也是想要说出来了吧。但毕竟还是欧阳明先说出来了。
小祝看了看,突然也说了一句:“我也想做。”
朱老大看看两人都有意愿,立即做了总结,
“好,既然你们俩人都愿意,那就好办了。今天就这样,等决定了再告诉你们。”
第二天早上,王维宣布了任命,宣布欧阳明担任开发经理。欧阳明很高兴,也同时为自己当时主动说出自己的意愿很满意。心里面经常有“幸亏”的字眼出现。
大概隔了一个月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欧阳明和小祝遇到了朱老大一起吃饭。朱老大说了当时的决策情形,特别是他当时的一些判断和建议。显然这些建议是决定性的。
“两个人从能力上看,应该都可以。但是我认为欧阳明的性格会开朗一些,这个性格会让压力到他身上的时候,能够弹开,而不是象下雨天骡子驼草一样,最后被压死。小祝的性格刚刚相反,所以我觉得欧阳明更加合适。”
“哦…”欧阳明心里说了无数个哦,他一下子又领悟到很多。人生,不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嘛。
接下来的工作里,欧阳明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挑战是什么呢?他会怎么去解决呢?
程序江湖:第十三章 风险驱动的任务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很多时候,你坐到什么岗位上,你才知道你需要做什么。没有人去教欧阳明怎么去做开发经理。只是项目经理王维说了一句:
“以后开发的事情你来负责”。
这就是说,欧阳明的工作从以前有人安排,突然陷入到需要自己给自己安排工作的境界。打个不好听的比方,磨粉的骡子,突然没有了鞭子,反而不知道向前走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欧阳明的工作就是有什么事情找他,他解决什么事情。慢慢的,他总结出,这就是一种风险驱动的工作模式。他急忙的去翻阅书籍,开始学习很多研发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故事。这是一个孤单的旅程。开发经理只有他一个,别人也没有经验可以参考给他。他必须坚定的走下来。那个时候他读了《快速软件开发》、《人月神话》、《需求管理》等等一些书,但是理解不深刻,总感觉不能和实际工作联系在一起。
比如说,快速软件开发中的工作量估算中,一个功能点,对应多少代码行。这是一个经验值。但是公司当时没有这个数据,只能估算一个。
没有银弹这个论断虽然大家都接受,但是大家都还在追求银弹。
需求管理很专业,但是没有人愿意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去接受新的方式。
开发经理,让欧阳明接触到了除了编程技术以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很多领域他不清楚,他曾经认为擅长的,只是占有了一小块。
关于如何做好一个开发经理,欧阳明曾经看到网上有一段描述,说外国的某某某,坚持每天编程半天,说这样才能了解系统的整体情况。他也坚持这么做了。虽然他也不知道这样对不对。不过依他很多年之后的总结来看。如果真想做管理,那就应该放弃这些技术上的诱惑,否则,技术只是他管理的干扰。
就这样,欧阳明工作也是越做越顺。系统也慢慢的接近发版。但是在这个时候,欧阳明突然接到要转到其他项目组做开发经理的邀请,这让他非常犹豫,最后他的选择是去还是留呢?
程序江湖:第十四章 离开让男人成长
开发部经理小易,是一位非常亲和力很强的人。他毕业于清华,典型的有清华学生的敏锐和智慧,说话语速还特别快。有一次,他就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公交车下车的人,从车前面过马路好,还是从车后面过马路好?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是他能注意到。
这天他找到了欧阳明。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说,一个项目是基于SQL开发的。如果现在遇到了维护困难的问题,你认为应该怎么解决?”
这是在考我啊,欧阳明这样想。“我认为关键是要分清楚SQL的职责,SQL用来去业务数据视图,没有问题,但是不要把业务逻辑,特别是界面控制逻辑也放进去。否则,SQL的复杂度会急剧增加,维护起来当然就很困难了。”
“好,现在有个项目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你有没有兴趣去帮忙解决啊。”
“好啊,我去了解了解。”对于能够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欧阳明是不愿意放弃的,更何况,他喜欢帮助别人。至于哪个因素更占优势,谁知道呢?
就这样,欧阳明利用一半的工作时间,开始接触该项目的产品代码。对方项目经理周晓辉对此事非常高兴,也非常支持。
没隔两天,小易又找到欧阳明,这次周晓辉也在。
“怎么了?什么事?”欧阳明显然不知道怎么回事。
“我就开门见山的说了吧,”小易说,“小周的项目现在缺少一个开发经理,现在很希望你能过去帮忙。而且你也有很多想法,可以在那里一显身手。”
这让欧阳明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问了一些问题,“他们现在没有开发经理吗?”
“没有,所以小周也希望有个人能够帮助他管理开发。”
“而且,”小周在一旁插入了一句,“现在开发也有很多问题,整体系统框架很差,几乎一句维护不动了。所以,特别希望有个高手能够进来解决这个问题。”
“哦。”欧阳明看了他们两位,拿不定主意,只好说了句,“能让我想想吗?”
“当然可以!”小易和小周都好像看到希望,异口同声的说。
这次谈话,让欧阳明一下子就陷入到两难的地步。他突然发现,他对现在的项目有特别多的依恋。毕竟,他已经在这上面奋斗了一年多,而且项目即将就要发版了。他对系统中的很多都非常熟悉,这个产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发现,他舍不得离开它。
但,同样的,新机会,会有新的挑战。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诱惑。可是,他应该如何取舍呢?
他不知道。他也不知道该找谁商量。即使找到别人,别人是否真心指教,还是未知数。这个时候,他鬼使神差的想到朱老大。竟然没有迟疑的就去找他问去了。可能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所以就没想太多。
朱老大听了问题后,却非常重视。他对欧阳明说,
“如果是我,我非常愿意去新项目。”
“为什么呢?”
“因为新项目我又可以结识新的朋友啊。”
欧阳明突然意识到“新朋友”的意义。去新项目,不是代表我原来的项目的人,就不再是朋友了,就不再交往了。这些人,这些事,都还是他的啊。并且,在新项目中,结识到新的朋友,反而使得他的朋友更加多起来。
离开就项目,不是失去旧项目。只是割舍了一份责任。当我们拿起来一样东西的时候,我们是准备去奋斗,当我们放下一些东西的时候,我们是在成长。
欧阳明有一次偶然看到一个动画片广告,广告上说到:“离开使人成长”。是啊,这不就是说欧阳明的现状吗?
离开需要勇气,欧阳明已经下定了决心,因此他有了这份勇气,去迎接新的挑战。他很快就接受了这份新的任命。不过,事情永远不会是你想得那么简单。欧阳明能够搞定这些吗?
程序江湖:第十五章 热衷传销的团队
反馈:今天因为工作太忙,所以没能按时发布。感谢liangweiqing00 、 pcliuguangtao、sohu_2011、Catchyflying的支持。正因为有大家的喜爱,我才能一步一步走过来。
一天,一个亲戚有一次打电话问欧阳明,安利这个公司如何。欧阳明很是摸不着头脑,他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公司。就建议这位亲戚在网上搜索。因为他能做到的也只能是这样。让欧阳明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个公司在未来的十年里,深刻影响着中国。
他的公司、一些同事也同样没有幸免于难。
先是一些一直希望在销售上大展拳脚的人,这部分人的特征,往往是希望培养自己这方面能力。欧阳明对此不感兴趣,但也不反感这样的人,反而是佩服的。其中有一个人,还是北大的,拉住他说那个金字塔的成功模型,欧阳明不相信。欧阳明物理学的好,不要只关注个体,整体的趋势一定要了解清楚。因为整体上一定有一些规律:
第一、只有少数人发财
第二、要发财早就发财了
基于这些判断,欧阳明不相信这些。但别人相信,他也不反对。
第二阶段,就是听到一些传言。有一次家里还打来电话,告诉他如果某某某向他借钱,千万不要借。到第三阶段,也就是欧阳明进到新部门担任开发经理之后的事情了。
一开始小易完全没有告诉他这些事。他发现,每逢工作休息期,几个开发人员就会在一起闲聊。其中一个人就会说他最近吃了什么什么蛋白质,以前什么什么都好了。最夸张的是,有一次竟然说自己长高了,非要大家去帮助他丈量一下。
最奇怪的是,一个已经是博士的开发人员,也跟着搞这套,没事就想去卖安利的产品。
这让欧阳明很是恼火。首先他找到项目经理小周,然后又找到开发部经理小易。结果他们表示确实知道这个情况,但是也不知道怎么解决。欧阳明感觉自己被骗了。也怪自己先前帮忙解决问题的时候,没有注意到。
现在后悔也不是办法了。欧阳明的态度却异常的明确:不能改变,就得换人。并且,必须制止在上班时间兜售安利产品的行为。欧阳明委托小易把这件事当成开发部的整体制度宣贯下去了。
结果还挺有效果。但气氛却异常的压抑。欧阳明知道,自己得赶紧招人了!
说起招聘,到也有很有乐趣的一件事。一次,来了一位大叔级人物,关键是,他一直在和欧阳明讲道理。这让欧阳明很尴尬,只能赶紧找话题,结束面试。
后来又来了一位,感觉挺好。还聊起了敏捷。那个时候敏捷只是一个方向,一个理论。正在实践的少。所以这位面试者表示自己很愿意尝试。这让欧阳明感觉他很好沟通,容易接受新思想。于是就要了下来。这就是后来加盟的春哥。
后来,欧阳明把自己的得力助手老冀也调过来了。还特意借调了一下和老冀一起来的老孙。新力量的补充,让原有的几个搞传销的开发,特别不舒服。慢慢他们主动提出离职了。
这是个好事,欧阳明及时补充了两个今年刚毕业的新人。新的团队基本组成完毕。要开始给系统动手术了!欧阳明该怎么做呢?
程序江湖:第十六章 天上的团队建设
时值夏天,北京是异常的热。公司的空调还算给力。欧阳明他们选了一个好位置,刚好是最靠近空调机的房间。所以出口的温度非常低。但这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春哥和冀扬两人就是属于怕冷型的。所以整天能看到他们裹着一个春秋衫,样子极其可笑。
公司还给团队新调入一个业务专家,大家都叫她王姐。经过几轮人员的进进出出,换血工作基本完成。欧阳明也得以有时间把系统进行第一次重构。
在那一年,还不流行“重构”这个词。欧阳明主要还是想对系统架构做一次优化。让系统模块间变得更加独立和简单。这个系统,基本是在做一个业务流程,每个模块,就是其中一个活动。依据这个特点,欧阳明就把这些模块从整个系统中独立出来,定义一些基本交互接口,然后再嵌入到系统中去。这样,流程环节中新增活动,就可以很容易的扩展出去。
你要是技术架构经验很丰富的话,会感觉这个改动很简单。事实上,软件开发的初期,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很多人一起去开发系统。没有初期的架构设计,大家就是在一个系统上改来改去,系统变得越加臃肿不堪。早期可能感觉开发效率很高,但越到后来,越是要进行客户交互的时候,发现系统改不动了。
欧阳明的第二个动作,就是进行系统中SQL的整理。把SQL定义为数据视图的获取,不进行SQL的逻辑编程。这在当时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团队中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SQL的编程。而且,相对来说,早期的SQL编程的可读性,并不如Delphi的可读性强。只要不出现性能问题,都还是可以接受的。
有一次部门例会上,小周开始讲一些客户反馈。中间提到一个客户对项目产品的抱怨。大家听得却义愤填膺。说这个客户怎么怎么不理解我们。欧阳明却补充了一句:
“大家也尝试去从客户的角度考虑考虑,他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也不好受啊。他的领导说不定还会责备他呢。”
虽然这话,大家听了听不舒服,但是确实有道理。慢慢的,经过这一顿整改。团队也慢慢接受了欧阳明的能力和人品。
不想事情又发生了变故。一天小周找到欧阳明,大概说了一下希望他来当项目经理的想法。
“为什么?”欧阳明第一反应是不理解!
“哎,主要是压力大啊。产品到现在还没有正式发版!而且,我也不喜欢做管理工作,我还是喜欢做技术工作,我喜欢做需求。”
“可是我也不行啊。”
“你比我强,而且还能进行换位思考,能够理解客户的需求。现在开发团队管的也不错。应该可以的。”
“可是……”
“这件事我已经和上级谈过了,上面也是同意的,只要你同意,这两天就办交接手续。”
“我…….那好吧。我先试试看!”
“你没问题的。”
欧阳明当然想做项目经理。但是他必然还是很忐忑的。毕竟是没有做过啊,只是想走一步算一步。关键是先做起来再说。对于欧阳明来说,他完全不知道做项目经理,应该做什么。好在,工作会让他清楚他的职责。
欧阳明也算是任命于危难。刚上任,就接到命令,带着所有团队去南京和云南。
“什么?这么多人一起去?怎么去?”
“坐飞机去!”
“机器怎么办?”
“托运。”
原本,研发人员对于出差,都还是喜欢的。只要不是长期驻扎,短期的出差,往往是向往已久的。再加上还是飞机来去,那就更加让人向往了。但不是所有人都高兴。春哥非常沮丧的找到我,问欧阳明他能不能不去。欧阳明以为他要临阵退缩,当然不同意。谁想他是怕坐飞机。
顿时项目里炸了锅了。大家都非常热情洋溢的讨论这件新鲜事。不过讨论归讨论,问题还得解决,最后决定让春哥先做火车,提前出发。其他人在第二天做飞机去。
任务刻不容缓,欧阳明就带着团队所有人,杀向了北京机场。公司特意专车护送他们。机器是他们的武器,所以必须保护好。除了包裹的要稳妥,为了防止硬盘发生故障,还必须拆卸下来,单独存放。
一个团队一起飞到外地办公,这在公司的历史上,是从未仅有的事情。以后也说不定是后无来人了。
飞机上,欧阳明和冀扬坐在一起,靠着窗户。欧阳明发现,冀扬真是博学多才。一路上,冀扬都在讲述各种现象的科学解释。比如说天上云的形状,是“自相似分形”。这个词欧阳明是第一次听说,所以特别钦佩。这些都是平时看不到的,但是因为这次出差,欧阳明对整个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开始有了真实的了解。
一场天上的团队建设,从此就拉开了帷幕。这次经历又将如何呢?下次再详细说明。
程序江湖:第十七章 火焰山中的南京
南京,“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
南京话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明代及清代中叶之前中国的官方标准语一直是南京官话。欧阳明喜欢听的《喝馄饨》就是用南京话唱的,清雅流畅、抑扬顿错,非常好听。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的南京,却是人称四大火炉之一的城市。另外几个是南昌、重庆、武汉,他们都是在长江流域。气候潮湿,却又异常闷热。叫你出了汗,却排不出来。
欧阳明他们下了飞机,头等大事,不是去感受气候。而是去搬运机器。这是他们的命根子。没有机器设备,就无法工作。所有的注意力都是查点设备。
东西点齐了,就到机场出口,等待来接的南京分公司的同事。过程还是很顺利的。分公司的同事,是两位男孩子,接了头之后,大家坐上出租车,直接就开往分公司办公地点了。
一路上,分公司的同事,非常热情的介绍南京的风土人情。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房价的持续上涨。离机场不远,但是离南京市中心还很遥远的地方,房价已经不菲了。老百姓都买不起房子啊。
不过欧阳明也没有感到惊讶,北京早就这样了,他们已经麻木了。不久,他们就到了目的地。
南京分公司,是在南京市中心的一座办公楼里。楼下就是商业区的步行街。欧阳明他们搬着东西就上楼了。本以为和总公司应该是同一种感觉,没想到进了办公区,才发现,办公室里没有开空调,因为一开空调就跳闸!
欧阳明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先布线,争取今天就能把电脑接上工作。因为担心分公司没有专业网管,项目组还请了总部的专业网管彤哥同行来帮忙。
专业就是不一样,线和设备都提前准备好了。到现场就直接布线,调整每天机器的登录方式,设置IP地址。一个小时过后,大家的机器就可以互联互通了。这个时候已经是晚上六点了。
彤哥回了南京的老家,而欧阳明他们却坚持先对系统进行了一次复测和调试。而王姐和当地的经理进行了需求的沟通和了解。直到晚上十点,他们才打车去住宿的地方。因为分公司说好了住宿的地方,所以大家也没着急。但是等他们去了之后,才发现,宾馆因为他们去得太晚,所以取消了预约,让其他人住了。
也就是说,半夜十一点,欧阳明他们一伙儿,却突然发现,没有地方可住。真是可怜啊。他们只能沿着大街往前走,准备找到一家是一家,先住下来再说吧。路经一个混沌摊,大家发现早就饿得不行了,纷纷要了一碗,解了燃眉之急。南京的馄饨和北方的馄饨是不一样的。北方的馄饨到南方,更像是水饺。南方的馄饨,讲究皮薄,肉馅。而且很多馄饨都是直接卷出来的。
吃完饭后,他们还真找到一个地方住。可是刚准备办手续,电话打过来,让他们搬回原先约好的宾馆。原来,之前总部欧阳明的老大,不放心,就打电话问欧阳明,欧阳明说明了宾馆的情况后,总部领导立即找到分公司经理,协调住宿资源。现在终于协调好了,就通知他们回去住了。
这样,总算有了落脚的地方。洗漱完,洗完衣服挂在空调下后,大家就上床睡觉了。冀扬和欧阳明是一个屋子的,这晚他们进行了深入的夜聊,直到睡着了。
清晨早早起来,吃了早饭,他们就赶到了分公司,发现门还没开。等到门开后,他们发现空调终于启动起来了。可是温度总是降不下来,所以大家一直还是热着。逐渐的出汗久了,也就慢慢不知道出汗了。
吃饭分公司也没有食堂。欧阳明他们就只能自己下去吃饭了。好在下面就是商业街。吃的倒是多得很。鸭血粉丝非常著名,可是人很多,而且分公司的同事介绍说并不好吃。
欧阳明他们就随便走了几家,但是走到每个屋子里都很热。原来,南京市缺电,所以规定所有商场,温度必须设定在28度以上。
哎,可怜了欧阳明他们啊。先找个地方凉快都不行。
晚上回到宾馆,发现晾的衣服竟然还没干。而欧阳明突然发现自己带的衣服就两件T恤!只能再去买几件将就了。真是锅炉城市啊,整天都是桑拿天。
那么,欧阳明他们工作会顺利吗?
程序江湖:第十八章 察颜观色的伙伴
中午吃完饭,欧阳明和几个同事,在南京分公司下面的地下商场里散步。一是为了消食,而是为了纳凉。突然,一声刺耳的鸣笛响起,大家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发现有人突然奔跑起来,于是所有的人都跟着跑起来。互相之间还问问,怎么回事啊?不知道啊!
欧阳明属于后知后觉,不随意跟风的那种。没搞明白回事,是不愿意跟着瞎跑的。等他慢慢走到门口,才搞明白,原来这是一次消防演习。欧阳明的老大老卢曾经这样说过他,他就是对面打来一排子弹,领导让他趴下的时候,他还在考虑为什么要趴下的那类人。
等到下午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欧阳明就开始发现胃部不舒服了,好像吃的东西一直消化不了。问了一下冀扬,说吃思密达比较管用,于是立即吃了点药。
春哥也已经在第二天赶到了南京。火车虽然慢点,但可以很好休息。不过那也得看这人是否可以适应。春哥就是不能适应的,所以晚上也没有休息好。但春哥还是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欧阳明一直很高兴有这样的同事。在这群同事中,春哥和王姐都是比他年长的。其他人都比他年幼。于是他要求项目组内,大家必须以哥和姐尊称他们。至于王姐和春哥他们之间如何称呼,嘿嘿,互相尊称。有时候他们之间的称呼,反而成为了项目组的乐趣。
到了晚上,欧阳明越发感觉不行了。特别是在吃了晚饭之后。脸色非常不好。所以在听工作汇报和工作讨论的时候,都没有参与进去。到了八点钟的时候突然不行了,冲进卫生间,发现这个卫生间非常小。原本想在洗手池冲冲脸,却一下子吐了出来。以至于到最后吐完后,很多地方都没办法冲洗。这让欧阳明很不好意思。但是他也不顾不了那么多了。因为他的身体实在太虚弱了。
好在吐了之后,头脑清醒了许多。同事们的话渐渐地能听进去了。最先听到的是冀扬的话。
“我一直看到你脸色不好,以为你是不满意我们的工作现状。所以大家压力都很大。”
“是吗,我就是胃不舒服。一直消化不下去。”
“你没事就好。大家看不到你有笑有乐,就都轻松不起来。呵呵,这下子好了。”
“是嘛!”欧阳明显然在一段时间内忽略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以前在很多时候,都会在大家需要支持的时候,在大家旁边,开开玩笑,打打气,出出主意。都不是特意做的,没想到大家这么需要啊。
欧阳明立即提醒自己要注意自己的团队的状态。晚上买了几套T恤后,及时换上,让自己精神焕发。这一晚,冀扬和他聊得更多了。因为冀扬一下子发现原来老大也有虚弱的时候。老大,一下子很接近了。而欧阳明也感觉大家和自己其实非常近,只不过平时没有机会表达出来。
让大家在一起生活和工作,绝对是一种绝佳的团队建设方法。除了费用可能高点,你会发现很多好处。欧阳明现在正在开始收获这些好处。好处之一,就是贴心的交流,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信任了。
南京的活基本还是顺利完成了,他们即将转战第二个战场昆明。昆明之行又会如何呢?
程序江湖:第十九章 四季如春的昆明
南京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当面实现他们的需求。为什么要出来开发?这在和南京分公司经理的交谈中,多少透露了一点。根据他们的反应,主要源自于分公司总感觉项目组拖延他们的需求,从而导致他们的市场活动延后。总部派欧阳明他们出来,就是要安抚大家的这种心情。
这就比如说,客户遇到问题了,销售解决不了,服务解决不了,反馈到总部还是解决不了。公司就可能派一个程序员到客户那里。说是进行现场调试,其实关键在于让客户知道,我们确实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即使程序员不能在现场解决问题,客户还是能够认可的。既然技术都解决不了,那就确实可能是环境的问题了。那就重新安装软件把。
这就是人性吧。信任往往来自于行动。正是因为目前这种分布式的运营模式,所以才容易产生很多不信任。当反馈不如自己的想象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猜忌。所以说,适当的短路是必要的。比如说,经常把各个地方的经理都集中在一起培训。让他们互相成为朋友,这样很多事情,都可以在信任的环境下完成。流程环节上比较远的部门,也经常聚聚,聊聊,埋怨经常能够转换为理解。
欧阳明团队的工作状态显然还是得到了南京分公司的认可。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不畏辛劳的团队,也是一个勇敢的团队。这一点很重要。
不过,他们即将转战昆明。这个问题最大的受害者是春哥,因为他得做火车去。这可比不得从北京到南京。中间还得倒车,最关键是,西部的铁路很慢的。春哥只得一人提前一天上路。可是,他还是比较大家晚到一天时间。整整坐了三天两夜。
当欧阳明他们下飞机的时候,机场上吹来的一阵清心的凉风,让欧阳明突然忘记了火炉中的南京,真是气候宜人啊。他们同样是下了飞机就被接到分公司。在坚持先安装完设备之后,他们被带到住宿的地方。这是分公司的签约宾馆,可以有优惠的。让欧阳明他们奇怪的是,这里的宾馆没有空调。大家洗完一个澡之后,已经到了晚上。正好,好好休息一下吧。
昆明的夜市还是很发达的,正好这两天还有欧锦赛的足球比赛。所以路边的餐馆中会有很多人边吃边看球赛。球赛的声音都传出到街上来,让你不得不去看一眼。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欧阳明才明白,原来这里睡觉的时候的温度刚好是人体最舒适的温度,所以根本不需要空调。所以昆明因此少用了很多电,也因此少了很多氟污染啊。
第二天就有昆明的同事开始讲解。你如果注意观察路边的人,会发现他们在一天中,有人穿短袖,有人穿长袖,还有人穿厚的衣服。因为昆明早晚温度还是有差异的,中午还经常下一场雨。
吃饭就更有意思了,这里的饮食和中原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每家饭店都会自己用一些东西泡酒。就是上了一个西红柿炒鸡蛋,昆明的同事还解释到,昆明的西红柿特别好吃,因为光照非常足,所以西红柿的味道特别浓厚。还有就是很多虫子菜。呵呵,这个很多人是接受不了的,但是到了昆明,还是得尝尝的。还有就是竹筒饭。新鲜的竹子里面放得米饭和少量花生。吃的时候,竹香味和花生的香味混在一起,特别好吃。
在欧阳明的脑海中,几乎感觉昆明真是无所不好啊。但是,很快他就和昆明分公司经理去拜访客户了。到那里他才发现,昆明的另外一大特色。先是看到一个竹筒烟,他不认识,就请教分公司经理,他笑着说,有机会你会看到的。果然一会就看到了。而等会儿他们参加一个需求讨论会的时候,发现里面的所有人都在抽烟,整个屋子就是烟雾缭绕。整个会场,大家主要就是在发烟,而不是发言。
哎,昆明,真是天堂和地狱的复合体啊!
欧阳明他们下面要因对客户的评标,他们会如何胜出呢?
程序江湖:第二十章 讲标的前一晚上
说明:非常抱歉,这周参加了太多的会议。原来写作也是需要心情的,当没有心情的时候,你都懒得动笔。
欧阳明来到云南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应对昆明客户要求的评标。就是客户邀请了几家资质还可以的公司,分别演示和讲解各自的系统,然后再进行评选。而这一次他们就是要进行讲标。欧阳明没有讲过标,这次也不是他讲,是当地的分支经理亲自上阵。分支经理名字中也有一个“琨”,因此人称琨哥,另外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西南王”。是公司西南几个省市的市场负责人。
西南王不是盖的。至少讲标方面,欧阳明一行人都得好好学习。
讲标的前一天晚上,大家都还在进行紧张调试,做系统验证。大家的思路很明确,按照讲标的顺序,把系统完整演示一遍。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错误。这个方法他们取名叫“主流程覆盖法”,后来一直持续使用下来。这个方法的最大好处,在于真正结合业务在进行验证,而不是单纯的功能验证,所以目标导向很强。但即使这样,系统也还是一直在报错。
“这个系统的框架太差了,必须进行改进!”欧阳明在旁边给冀扬他们打气,慢慢就聊开了。
“不如重写一个得了!”冀扬也基本同意他的想法,但更愿意自己写,而不是改写。
“嗯,重写一个是必然的,因为这个产品目前是拓展客户,还属于需求收集阶段。需求稳定后,必然会进行大版本升级的。”
“那什么时候才可以升级呢?”
“这个还得有点时间,目前关键是解决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那得从那里着手呢?”
“目前,影响稳定性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模块之间存在不必要的耦合,导致数据一致性常常存在问题。”
“嗯,是的。”
“第二个问题是,数据量大的时候的软件性能问题。常常出现大工程,系统就歇菜了。”
“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也很麻烦啊。”
“是的,不过整体思路还是很明确的。耦合的思路就是解耦,用接口的方式,将模块独立出来,不允许模块对模块的直接引用。”
“这个还好说,那性能呢?”
“嗯,表面上说,性能问题很复杂,因为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不过针对咱们的系统,性能往往来源于大数据量的导入(到SQLServer)和服务端的数据获取。”
“那又怎么样?”冀扬继续问道。
“就是说,我们第一解决好导入数据的模型,然后适时优化数据获取的SQL即可。”欧阳明这样解释到。
讨论还没有完,但是时间已经很晚了。为了更好的应对明天的讲标,大家都要好好休息。因此在最后一次流程正常走完之后,下班的命令被欧阳明下达了。
第二天,他们的讲标顺利吗?
程序江湖:第廿一章 守在门外的讲标
谢谢同志们的期待。终于忙过了繁忙的九月。是你们的关注,坚定了我写下去的决心。
第二天,欧阳明他们早早就和团队一起来到了客户招标现场。但他们被告知,由于名额限制,他们不能随同入内。只有讲标的一个人可以进去。因为不是第一个讲标的,所以昆明的经理琨哥和欧阳明他们都在外面坐下来了。
大家都很紧张,没有经历这个阵势。但是琨哥显然很有经验,和大家介绍情况。
“我们不是第一个,是很有优势的。”琨哥说。
“为什么呀?”冀扬很奇怪的问。
“这是因为,客户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所以,第一个就成炮灰了?”
“也不尽然,如果你特别优秀,当然是别话。”
“是不是就像选秀一样,第一个还在找标准,所以会很严?”春哥在一旁,若有所思的插了一句。
“嗯,差不多!”琨哥肯定的说到,“可即使是这样,抓住客户的痛点是才是关键。”
“对了,我一直就很想问,讲标应该如何讲,才能获得客户认可呢?”欧阳明这个时候提出疑惑。
琨哥看了一下大家,确认大家都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边点头,边慢慢悠悠的解释起这个问题来。
“简单点说,你要知道客户为什么需要招标买这个软件。是为了形象工程?还是上级的硬指标?还是业务中遇到什么困难了?”
说到这里,琨哥看着大家的表情,看是否理解了,又不补充了一句,“同时要看,评委都是什么角色,他们关注哪方面的问题。”
春哥于是问了一句,“一般都有什么角色呢?他们关注什么问题?”
“角色一般可以划分为三类:高层领导、业务主管、IT经理。如果是高层领导,主要关注软件带来了什么价值,投入产出比是否合适。因为他是掏钱的。业务主管主要关注业务中的难点是否都能够解决,因为他们是使用软件的。IT经理关注这个系统运维是否简单,扩展和整合是否容易,因为他们根本不使用软件。”
“这么复杂啦!”欧阳明感慨到!
琨哥突然站起来,说了句,“我先去看看情况”,就走到旁边去了。欧阳明他们却开始兴奋起来。显然,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为自己的软件开始担忧起来。
一会儿,琨哥回来了。“第一家快要结束了,他们是老板亲自过来讲标的。看来很重视啊。”这话也是说给欧阳明他们听的,意思是,这个标很重要,研发团队也要重点支持啊!
“那我们会不会有危险?”春哥担心的问到。
“没事,我们有我们的优势。”琨哥显然是经验老到,不慌不忙的样子。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琨哥是做了足够的准备的。“对方讲理念,我们讲产品。我们的产品是可以用的,对方还只是原型,理念再好,也不管用!”
“哦,这样子啊!”春哥故意来了一个长调,显然是长舒了一口气,心终于放下来了。
突然一阵骚乱,琨哥站起来了,“他们讲完了,轮到我们了!”
欧阳明他们就在外面继续等着。
做需求的王姐和做测试的小范,却坐不住了,激动的聊起来。
“怪不得我们总是在走流程测试。”小范首先说。
“那是,这是客户的核心需求啊。”王姐跟到。
“王姐,要是让你进去讲,你有把握吗?”小范挑衅了一下。
“呵呵,没把握。我确实没有想到这么多!不过软件我还是可以讲的。”王姐很低调的回应。
“要我说软件的价值,我说不出来。”小范更诚实。
“要让很多人认可,我没有把握。”王姐也接下一句。
“万一演示软件的时候报错怎么办?”小范突然担心这个问题。
“我听葛工他们说,演示之前,要自己演示十遍以上,现场演示,不多一步,不少一步!”欧阳明突然插话。
“但是,客户还是会要求你在软件上尝试一下啊。”
“这是个问题,那就要看对软件有多了解了。”
他们就这样,一边担心着,一边聊天。后来冀扬干脆睡觉,补补昨晚的辛苦。
等到大家都兴奋起来,琨哥已经出来了。
“怎么样?”
“还好!”琨哥一句话就回了大家。因为不是现场给分的,所以要回去等待消息。
直到欧阳明他们从昆明回到北京,消息才传来。说上次的讲标,只是一部分,下面还要继续调整产品。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