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微博又爆出一个热点新闻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在湖北武汉某地铁站,一位年轻的妈妈从进站开始就全程低着头全神贯注地玩手机,孩子跟在妈妈的身后。
当地铁到站时,这位妈妈依然目不转睛直盯着手机,车门一开,抱着手机毫不犹豫地上了车,全然没发觉身后的孩子并没有一起上车。
而小男孩小小的身板被人群硬挤在门外直到车门关闭,原本惶恐的神情又加了几分害怕和恐惧,直到地铁开走小男孩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
所幸有两位好心乘客安慰并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小男孩找回来了妈妈。
等车的时候无聊刷一下手机无可厚非,但玩得太入迷了,把孩子都当成了空气,这对孩子伤害有多大呀。我无法想象,在妈妈头也不回,匆忙上了车的时候,身后的孩子该有多无助,多崩溃。
同样作为宝妈的我,真的想替孩子们说一句:爸爸妈妈,放下手机,多陪陪我吧!
1
你以为你在玩手机,其实被你玩掉的是孩子的安全感
前段时间,《音乐大师课》里王浩丞小朋友说的话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他说:我的爸爸是个手机控,基本天天抱着手机打游戏就是不理他。
每次他央求爸爸陪他玩耍时,爸爸的回答都是“等一等”“等一等”。无数个“等一等”后,王浩丞终于明白,爸爸是在敷衍他。
小浩丞神情暗淡地说:爸爸不陪我玩得时候,我很不开心。爸爸,我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
镜头切换到观众席上的爸爸时,这位爸爸的脸上写满了尴尬和愧疚,可以看得出来爸爸在这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父母忽视孩子的时候,孩子内心会积累很多负面情绪,直至压垮孩子。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经常被父母忽视是一种什么体验?
有一位知友说:
这种感觉太熟悉,因为从小一直感受,每次回想起来都不寒而栗,就想有一把很钝的刀,在身上不停地划,不会流血,但是痛感很真实。
想想一个成年人如果在生活中长期被忽视,内心得有多抑郁,何况是年幼的孩子。
心理学家乔尼丝·韦布在《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这本书就阐述了童年时期长期被父母“情感忽视”的孩子,成年后容易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心理学家乔尼丝·韦布在《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这本书就阐述了童年时期长期被父母“情感忽视”的孩子,成年后容易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父母玩手机忽略了陪伴无异于舍本求末,毕竟孩子的成长很快,错过了就没有了。
2
高质量的陪伴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安全感来源
我们都知道奥巴马被戏称为最懂教育的美国总统。
奥巴马说过:“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会做一辈子的父亲。”
他特别自豪的一件事是,在他竞选美国总统长达 21个月的选战中,他居然没有错过任何一次家长会。
从议员到总统,他依然是一有空就女儿吃晚餐,拉着女儿的手去滑旱冰,高兴时会与女儿击掌庆贺。
会抱着小女儿依偎在自己的腿上,观看大女儿参加的足球比赛。
即使出差在外,奥巴马每晚都给女儿打电话,让她们知道父母没有将他们忽略。
挺羡慕这样过的孩子:爸爸虽然忙,仍不忘陪伴。
在这样高质量陪伴下,两个女儿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永远是自信从容灿烂的笑容。
奥巴马任职8年,大女儿也从一个10岁的懵懂少女成长为哈佛高材生。
幼年时期,感受过父母一心一意的陪伴,被父母引导着去感受、去自由探索不熟悉的世界,成年以后,孩子通常更加勇敢、自信、独立、充满安全感。
父母给孩子最优质的陪伴,将来也会收获一个优秀的孩子。
3
放下手机,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并非要求一定要朝夕相处长时间的陪伴在孩子身边。做好以下这几点,
1.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和 孩子交流
我的好友小C 就是一位非常懂得高质量陪伴孩子的妈妈,她是本地一家教育机构的负责人。
平时工作再忙,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下职业装
。
陪女儿吃饭、游戏、阅读、聊天,一直保持到现在孩子马上读初中了
。
尽管小C并没有时时刻刻管着女儿,但是女儿也是乖巧聪明,成绩优异,关键母女间还无话不谈,根本没有别人家孩子的“叛逆期”。
可见每天抽出一点点时间高质量陪伴孩子多么重要。
2.不打扰,和孩子享受静谧时光
在尊重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放下手机陪孩子一起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不需要发表过多意见,默默陪伴就好。
著名心理学者刘轩,谈起跟女儿相处的时光。有一次他带着女儿在公园里玩,玩着玩着,他发现女儿跑到一个大树下,对着树下斑驳的树影发呆,刘轩没有像其他的父母一样,急火火的上去问,“宝贝你在看什么样?”而是选择躲在角落里,等待孩子从她专注的世界里自己走出来。
刘轩做到了放下所有,只是单纯看见孩子当下的样子,当下的感受,并和孩子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谁说这不是优质的陪伴呢?
同样是高质量的陪伴,也许没有任何言语的交流,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在旁边默默观察孩子,等待孩子。
3.及时给孩子“走心”的回应。
最近,一个视频,乐翻了好多网友。
女儿刚画完妈妈的肖像,难为情得准备离开了
妈妈赶紧拦住:“这是我吗?不不,别走,画得超级棒!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棒的画作,你从哪里学来的这么好的技术?”
女儿一听立马变成眼睛一亮,但还是坚持说,
“妈咪,我觉得一点都不好看呀。”
“这简直是人间极品,OMG,你采用的是色素沉着法吗?我之前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风格。我只是想让你保持住这份爱好,可以吗?”
“那爸爸为什么笑成那样?”
“他懂个屁。”
虽然爸爸一直在笑,但是还是让妈妈把对女儿的彩虹屁发挥到极致。
真的是要感叹,这孩子有这样的父母,真的太走心太欢乐啦!
现代心理学专家及催眠大师 米尔顿•埃里克森研究发现,当有两个以上的人以同一节奏和频率,快乐着同样的事情的时候,快乐就会倍增,人们的快乐和笑容就最绽放。
因此多给孩子走心和积极的回应吧,你会发现,不仅孩子快乐,你也会一样快乐。
荷兰教育家伯纳德曾说过,“孩子对他周围环境的感知越是无意识,这种感知渗透进灵魂的就越多。”
孩子是会吸收父母的状态。当父母在认真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孩子无意识当中也会被影响,模仿父母的样子。
陪伴孩子的方法有千万种,真正润物细无声,高质量的陪伴是“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放下手机,陪伴他们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