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最好的员工,是优秀员工吗?

业绩最好的员工,是优秀员工吗?_第1张图片

【夜场操作指南】(十二)业绩最好的员工,是优秀员工吗?

文:莫了

哈尔滨一大型夜店每个月都会评选优秀员工,平常都在楼面部、保全部里选。老总想,这次在营销部选一个吧。

月初,文员将月度销售报表给总经理审查,总经理一看吓一跳:一个平常看起来不守纪律、自由散漫的家伙小李,竟然作出了全公司的最高业绩。总经理不敢相信,核查几遍后,发现该员工的业绩比别人真的高很多;倒反很看好的员工小马业绩却差很多...

问题来了:优秀员工该选谁?

还用问?当然选业绩最高的呗。总经理选了业绩最高的那个营销为上月的优秀员工,并号召大家学习他的成功经验。

这位总经理,很可能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叫做“结果偏见”。

   一

结果偏见

结果偏见: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做决定的过程。俗话说就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这个员工的业绩最高,给公司贡献最大,如果每个人都像他一样,那不好吗?

我们看到一个人获得成功,就会立刻认为他过去所有的行为都是那么的有道理,可成功者自认为的那个经验,也很有可能是他没有获得更大成功的绊脚石。

如果:

只看结果,那么优秀奖应该发给小李。但是你调查后发现,A的做法很危险,只有20%的成功率,小马的做法很严谨,有80%的成功率。也就是上个月小李“拼”对了,他20%的成功率变现了,得到了耀眼的业绩。

你还要号召全体部门员工向小李学习这20%的成功率吗?不能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要分清楚哪些是努力,哪些是运气。因为瞎猫也会碰着死耗子,而瞎猫一辈子能碰到几次死耗子呢?

正确做法:克制自己的结果偏见,给经验可供推广的小马发最佳员工奖。至于小李,他有业绩奖金,这是他该得的。

   二

成功的原因需要深挖

个人可能会选择成功概率只有20%的打法,但是团队应该选择成功概率80%的打法,这是聪明的选择。这是由顶层领导必须有的顶层思维。

你想想看,是不是很多店生意不好,甚至倒闭的这正原因就是这个“结果偏见”?

大连锁牛逼啊,在里面做店长做大总监的,这么成功,肯定是人才哇!很多不懂行的老板就去跪舔这些“人才”,重金聘请,至于结局嘛......

在夜店经营实际操作中,老板或者店总,有时确实很难控制住“结果偏见”这个心理,扛不住。你制定的战略就是没有效果,某些人就是有业界,有资源,甚至敢和你谈条件。相信很多业内人士都经历过公司经常变动的销售方案吧?

前段时间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说华为老总任正非只身一人拖着行李打出租车,然后在食堂跟员工一起排队打饭。然后结论是:这么一个大的老板没有专车,平民化,不搞特殊化。这就是华为成功的原因!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马云,又是保镖,又是豪车,又是私人飞机。他们不都是成就世界知名企业嘛!

好矛盾吧?那是你傻,你真的认为老板店总和员工一起吃食堂,就可以成功了吗?

一个人成功,并单看一个成功的结果,别被成功的结果去误导,我们要去往回推算,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去推。

偶然的成功比失败更可怕!

   三

研究概率大的成功方法

买彩票中奖100万与经商赢利100万,你觉得应该研究哪个成功方法?当然是经商的方法过程更值得讨论学习,小概率事件知道了过程也于人无益。

推论、演化、实践,把成功法方用到实践之前,势必要区分哪些是运气、哪些是可复制且有成效的。当然需要运气,但更多的还是要靠打拼。

炒股,有些人冒险激进赚了大钱,有些人谨小慎微,一样赚了大钱,那成功靠什么?你只看到了那些大连锁的店总们在他们店里的辉煌,但是一旦离开原来的环境,他那一套还行不行?

以结果代替原因的客观分析,其实就是“以成败论英雄”。

英特尔知道吧?全球中央处理器的一哥,但是你知道三十几年前,它不是做处理器的吗?它以前是做存储器的,就是磁盘、硬盘,那也是大哥。随着科技进步,存储器越来越难做,市场逼着英特尔ceo低头,很不服气又无可奈何的转做cpu,三年后竟然成功了。

当英特尔成为中央处理器全球一哥时,很多记者、经济学家、企业家都去采访:请问你们英特尔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英特尔又被大伙逼了一次,你不回答不行啊,大家都说你小气,不分享。英特尔回答:我们一群高层聚在一起花了几天工夫,经过研究讨论,得出转做cpu的决定,这些都是人才的成功。换句话说,是因为有人才,所以决策成功!

你记不记得本专栏第四篇《你的神逻辑,让夜场问题变得无解》的内容?“欺骗”是因你的需求而产生的!

有些夜店,正好踩上风口应运而生,大获成功。你非逼着他给你一个答案,那最简单了,因为人才呗。。。那你知不知道有很多倒闭的场子里也有很多人才,因为场子生意不好,那些就不是人才了吗?

骗子没有主动骗你,是你在头上写着:谁能说我喜欢听的话,我就跟谁好!想想身边的场子,身边的美女、帅哥们,没完没了的情感欺骗。

   四

如何不被结果偏见所控制

1、用复盘,就是通过一张白纸把结果先写出来,往前推,这件事的过程是什么?从头到尾演绎一遍,做好不要孤立的看个案,而是在添加一两字例子去做对比。

2、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①、这个结果真的有一个人为可控的原因吗?

②、这个分享的人,真的知道那个人为可控的原因是什么吗?

③、他引以为傲的东西是否有瑕疵之处?

从结果中推导出原因的过程叫做归纳法,但得到原因后,一定要再推演一下,看这个原因能不能真的推出正确的结果。

归纳法让我们像一个律师一样,看到了结果,到事件中去寻找支撑成功的证据;演绎法让我们像一个科学家一样,有了证据,再去推演结论,并寻找能推导出所需要结果的其他必要条件。如果只有归纳,没有演绎,对总结出的道理,难免会"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一怎么看都对。

要使归纳总结出的经验在实际生活工作产生切实的指导意义,就要看正向演绎能否产生预期结果。并且,再更进一步,甚至是明白了我们在事件分析中可能产生了结果偏见,仍然可以继续做归纳演绎:这只瞎猫是怎样碰到这只死耗子的?它走的什么路?连瞎猫在这里都能碰上耗子,那如果换成其他猫呢?

一一换言之,如果归纳出的结论并不能轻易达到期望结果,那也可以再次正向演绎:寻找事件成功中的必要条件,以期对自己的行动产生更强的指导作用。

   五

夜场中,如何避免结果偏见

举例:

①、对面街酒吧请了很多美女,生意很好;请美女多,生意一定会好吗?

②、这家夜场生意很好,真的是这个店长的功劳吗?换掉他,这个店的生意就一定不好吗?

③、都说这家夜场的dj牛逼,挖他到你的店,生意就一定会好吗?

比如很多人说,谷歌的成功是因为招了最优秀罗的人,在你接受这个原因之前,试着推推看,在谷歌刚创立、并不被看好的时候,真的会有那么多优秀的员工加盟谷歌吗?

请在留言区留言:

你身边有没有“结果偏见”的例子,有的话请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业绩最好的员工,是优秀员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