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船

一笼清秀挺拔的青竹,几处房屋,一条石阶小径,几处草坡,那是我十年前上街必经之路的优美的景色。然而现在那里已没有了船舶,只有一条新路蜿蜒曲折。那条大河伴随着我经过了大半的童年时光,那里的船我也记得。

小时候,去街上买菜,或是买油卖米,都是要做船过河的。河那边是市镇,有市场,有各种买卖交易,卖很多东西。以前到了月份摘下来的柑橘就是要往那里送,卖菜也是在街上。我看到过无数回老爷爷老太太挑着菜筐子缓慢的踩上船经过那条大河去街上卖菜。

那时候的船是乌篷船,船底是铁,船身是木,窗户那儿隔着一层乌油布就当船帘了。许多次赶场下来,便记得了一个规律,当场都是单数号,比如13号、16号、19号,冷场是11号、15号、17号,不当场是双数,都以此类推。每天清晨早早去的最好,能赶上趟,也能占个好位置。我们总是六点多就起床弄早饭,七点钟就已到了码头。船是每半小时来一趟的。

年轻的小孩一路上总是蹦蹦跳跳,非常活泼。到了这里少不了要等船。有时候刚好到了那个时间点,不多久船就来了。于是人们都迅速的往前走。但人太多的话,也有上不了的。于是停船的那个中年大叔就直嚷嚷,别上了,别上了。还有人想挤上去,结果中年大叔把铁似的手臂往前一横,连忙撑槁下水,那些人也就止住了脚步不再上前,而船已经漂了好远了。

那些没上得了船的只得等下一趟。

有时候也有全上了船的,挨挨挤挤的,但人太多超载开不了,于是船老板就叫几声:“要下几个哎!船开不走哎!”刚开始都没人下船,不过慢慢的就有人下船了,刚开始是一个两个然后是两个三个,等到人数够了,就开船了。其间我和我外婆也下去过几回,因为没人下去就不会开船。

那时的船比起现在的来说是很简陋了,但拉三十几个人是没问题的。做在里面的长凳子上,行船就像做摇篮。水波幽幽,船儿悠悠,摇来摇去。有几次晃得厉害点,我都以为会不会把整船的人摇到碧波万顷,深不可测的水里去。但数回过去了,没有一次把我摇到水里去过。这水很清,有一回坐船途中,就着水摇上来的劲儿,曾在河水里洗过一只苹果,那只苹果又大又甜。

我们做着船大概十五分钟就到了码头,我坐的是油房河的船。那里停着各个地方来的许多条船。每次我们逛完集市坐船回去都要看好船名,不然坐错船拉到别处去就悲催了。所幸我还没坐错过。不过现在也没机会坐那种老船了。那种船早就没有人坐了,也早就没有了。那码头上现在一条船也不曾看见。只有另一个挨着的码头还停留着几只大船。

现在路修好了,许多的人都改走路或骑摩托了。只有到了那一眼能望过去的码头才又坐船并交五毛钱的船钱。唉,谁叫隔着一条河呢,再近也得坐船。这期间有人说要是修一座桥就好了!但又有人说修桥的话,那些开船的挣什么钱呢?总之修桥的事,是不知什么时候实现了。只在脑海里又想起,我在清清的河水里洗苹果那一幕,远去的童年啊,一去不复返了……

坐船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