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资阳一定要去的地方

大家好啊,今天来给大家讲讲资阳哦

首先还是游玩线路和景点介绍呀

Day 1 丹景台——三岔湖景区

1. 丹景台

丹景台位于四川简阳,是一座非常漂亮的观景台,登顶可以欣赏城市美景,被誉为“成都之眼”。

2. 三岔湖景区

三岔湖风景区,位于简阳市西南。三岔湖是一个人工湖泊,岛屿密布,有大小岛屿113个。在这里可以烧烤、钓鱼、坐船游览、喝茶聊天,很是悠闲。

游客可以去月亮岛上,挑一个树阴底下,喝茶观景,畅谈人生,享受一次慢生活。喜欢户外活动的游客也可以在湖边垂钓,大展身手。钓到了的鱼儿可以直接在旁边做一次烧烤大餐,非常惬意。

 Day 2 凤岭公园——花溪谷——陈毅故里

1. 花溪谷

花溪谷,位于资阳市雁江区保和、中和、老君等镇乡。谷内幽谷狭窄,重岩叠嶂奇山异峰,各种动植物品种多,适合户外徒步、春游、露营,也是画家采风、摄影师取景的好地点。

从保和镇两河口到老君镇双河桥,是花溪河下游地区。这一段河面宽阔,河水平静,两岸绿树成荫,翠竹掩映,清澈的溪水倒映着两岸,形成“山在水中,舟在山上”的奇特景观。这里可以拍摄出美丽的风景大片。从保和镇钓鱼村踏水桥经和平桥到中和镇罗家村三河口,这一段景色是花溪的精华,青山绿水用在这里一点也不夸张。

 2. 陈毅故里

陈毅元帅童年生活在乐至县薛苞镇(现名劳动镇)正沟湾。陈毅故居建于清朝乾隆初年,系三重堂式木结构瓦房。陈毅同志于1901年8月26日诞生于此,1980年,经县政府修葺改为陈列馆对外开放。同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并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资阳的风俗民情哦

 一.衣食住行

  【服装】

  城乡居民一般都在服装店购买成衣,已很少人在裁缝店制衣。款式与质料不断变换,质地有纯棉、纯毛、化纤、丝绸、皮革等,款式每年流行略有不同。日常生活中,男士喜欢穿便装、休闲装,正式场合穿西装着领带;女士衣裙花样翻新。女士喜戴耳环、项链、戒指及各种装饰品,以金为贵。冬季,内穿棉毛衫,外套羊毛衫等毛织品,最外穿毛呢大衣、皮衣、羽绒服、防寒服等。羊毛绒衫属于高档毛织品。夏季,男士穿衬衫、长短裤、皮鞋,女士穿各种长短衣裙。学生喜欢牛仔或运动装系列。城乡一般都穿皮鞋或运动鞋,女士流行穿高跟鞋。

  【饮食】

  一日三餐。米、面是城乡传统主食。口味多喜食麻辣,属于正宗川味。早餐根据个人口味,吃面条或稀饭馒头、油条豆浆、面包牛奶等,不一而足。午餐主食一般是米饭,家常菜肴为生炒各类时令蔬菜,煎炒烧炖猪肉及鸡、鸭、鱼、兔等。肉片、肉丝、回锅肉等为常肴。喜食火锅,一般单位请客或亲朋好友聚餐喜欢到到火锅店进行。小吃有面条、凉粉、凉面、水粉、抄手、汤圆、油糕油条等。

  【住房】

  城区原有住房以砖瓦平房和多层砖混结构楼房为主。随城市扩建,城市住房建设突飞猛进。原有砖瓦平房居民区被大面积拆除,新建房屋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高层建筑渐多。居民大都住进单元式楼房。

  农村住房多以一家一户的砖瓦平房或一楼一底小楼房为主。近年来随新农村建设推进,政府实施村庄规划建设,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砖混结构的新农房排列有序、结构紧凑、采光通风良好。新农房里可以用上洁净的自来水、沼气炉、水冲式厕所。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改观。

  【出行】

  资阳位于成渝之间,交通优势十分突出。成渝高速公路从市区北郊穿过,成渝铁路、321国道(广州至成都)、319国道(厦门至成都)、318国道(上海至拉萨)穿境而过。截止2005年底,资阳市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3553.96公里。人们出远门可乘火车、汽车。各乡镇都通班车,摩托车也是乡镇常用的交通工具。因雁江区城区不大、地势平坦,人们日常出门喜欢以自行车代步,人力脚蹬三轮车亦为城区公共交通工具之一。

  二。婚丧祭扫

  【婚姻】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婚姻一般以自由结合为主,但“门当户对”仍然是人们谈婚论嫁的重要因素。订婚时,男女双方互赠戒指做信物。结婚时,双方在民政部门进行合法婚姻登记,然后举行婚礼仪式。无论城乡,一般婚礼仪式都在酒楼或餐馆包席举行。在婚礼仪式上,新郎新娘分别穿礼服婚纱、戴红花。由长辈作主婚人,请有名望的人作证婚人。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来宾分别致词,新郎新娘向双方父母敬酒谢养育之恩,并向来宾致词答谢。然后宾主共赴盛宴,新郎新娘挨桌进酒。也有新婚夫妇请婚假外出旅行度蜜月,谓之旅行结婚。也有参加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组织的集体婚礼。

  【丧葬】

  城乡均普及火葬,但农村一些地方依然有土葬。一般人死后,城乡均在丧家附近或殡仪馆设灵堂,供凭吊者追悼哀思。一些单位开追悼会。前去凭吊者,单位一般向逝者亲属送花圈、个人向逝者亲属送现金。在农村,传统的充满迷信色彩的丧葬习俗时有存在,如看地、择期、做道场、烧钱、化纸等。

  【祭扫】

  民间扫墓之风犹存。约定俗成以清明节前三、四天为扫墓期。扫墓又叫上坟、挂青、挂纸。归家祭扫的人们,携带鲜花烛香、酒肉果品、冥币鞭炮等祭品到墓地。先动手修整墓地,清除杂草、培墓土、描墓碑、植树等。随后陈上祭品,焚香点烛,献冥币,插坟标(望山钱),按辈分大小依次行礼或磕头,燃放鞭炮,表达对死者的悼念。扫墓同时结合郊游,俗称“踏青”。一些学校组织学生为烈士陵墓扫墓和献花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三。生育寿诞

  【生育】

  妇女生育孩子后称“坐月子”,产妇称“月母子”。坐月期间(一般为一个月或四十天)产妇不出门,也不干活。亲友多于分娩后送鸡、蛋、婴儿衣物或现金红包表示祝贺。主家以醪糟蛋款待,称为吃“喜蛋”。满月后,时兴备办酒席庆贺及酬谢亲友,称为吃“满月酒”。城乡均推行计划生育,城里一般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农村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家庭,时有超生二胎的现象。

  【寿诞】

  又叫“做生”。依传统风俗,散生不甚讲究,满十隆重庆祝,叫“做大生”。男的做大生一般要提前一年,即做满十前一年的生日,女的当年做生,故有“女做满,男做上”或叫“男做近,女做满”的说法。给长辈做生称为祝寿,六十以上更热闹。无论城乡,成年人做生多数要办酒席,一般在酒店餐厅包席。前往祝寿者送现金红包。孩子生日时,一般给孩子买新衣服、玩具,请孩子的同学朋友来家做客,吃生日蛋糕,拍照留念。

  资阳民俗文化概览

  摆围鼓

  玩友川剧座唱称“摆围鼓”。这种形式在简阳流传已久。不登舞台而在茶馆或其他人众地点座唱。一般不重做工戏。以高腔、胡琴、弹戏的唱工戏为主。昆曲很少唱,灯戏根本不唱,一般唱折子戏。演唱不定期举行。遇有婚丧庆寿人家邀请,或外地玩友来扫码头、同好联谊,或应民众、单位的请求,或玩友临时提议等原因,方才举行。建国后,玩友组织改为业余川剧团。座唱受到戏迷喜爱,近年城乡屡有举办。

  资阳庙会

  清末民初,各县城乡庙宇遍布。各庙每逢会期,民众从四面八方齐来集会。除从事宗教敬神活动和商贸交易外,主要是参加群众性的文化娱乐。庙会期间,民间艺人纷纷设点搭棚,有木偶、杂技等较大型的演出活动,也有金钱板、荷叶、清音、花鼓、莲萧等曲艺表演,各显身手,吸引游人。一般大庙都建有戏台(俗称万年台),专供酬神娱神演出。各地的城隍庙会,由于有“城隍出巡”、“会戏演出”等大型活动,都很热闹。其中尤以雁江区的城隍庙戏最为丰富多彩。庙会期间,穿插着商品交流和民间交游活动,盛况空前。

  石桥九连莲灯

  解放前,简阳石桥镇每年都必须要搞一次九莲灯的表演,观者人山人海,极其热闹。九莲灯,是由九位男子组成的表演队,表演者头缠丝巾,上身赤裸,下穿短裤,脚登草鞋;其额上、前胸两乳,前腹左右、后背左右、两手臂等九处各挂油灯一盏。油灯用白铁皮做成的“爬壁灯”,内装菜油,用线做灯埝点燃。表演时,九人成一路纵队,前八人每人用两根龙头木杖支撑双臂。龙头木杖涂红色,一端为半圆形,以便于撑腰为宜,另一端是彩色龙头,上挂彩色灯笼;最后一人双手高举五尺长的竹杆一根,竹杆上交叉固定几个竹块,竹杆顶端和竹块两端均挂彩色灯笼,共九个,名曰“坐督灯”。表演者在街上边走边唱,(也有只走不唱的),其唱词多为消灾免难、逢凶化吉之类,伴锣鼓吹打,再加上九九八十一盏燃烧的灯,看上去极为壮观。

  端午划龙船

  县城每年端午节前,由会首和执事人等雇请巧匠扎制龙头、龙尾,分别装置大木船两端。船身用绸、布、彩纸和柏树枝丫装饰,象征龙鳞。这只龙船即为参加活动一切船只的旗船,进退回旋唯龙首是瞻。另有彩船多只,由各机关、法团、学校和豪绅等自备,均彩扎美观,并备有茶点、酒席。座唱玩友或锣鼓师也被邀请上彩船。还有一种划船,表演者用以进行速划比赛,及抢鸭子后休憩之用。通常有10至20只。普通观众则聚集两岸,时而随着龙船去向蜂涌往来。也有人临时合租一船到河中观看。活动节目,主要有抢鸭子和猪尿泡。备有花红喜封奖给抢得者。速划比赛偶尔为之,划龙船时间从下午2时左右开始,薄暮结束。

  简阳舞狮舞龙

  二月初三是杨彭村每年一度的村节。村节的来由属古传下来的庙会。简阳县的农村均留有这一传统,纯属民间自娱式的。 乡民们舞的龙是由民间艺术小师们用竹蔑编织的。龙身被有点象蛇的样子,是由一节节的笼把用几条绳子拴一起的东西,在上面披上各种色彩的面料,龙尾也有点象鱼尾,唯独龙头十分凶猛,眼如铜铃,鼻如野狗鼻,血含大嘴张开着,露出悬在口中的大舌头,一副凛不可犯的傲气状。龙头十分沉重,一般由几个较有力气的棒小子来扛,每一次把龙头由空舞到地都使龙身弯曲狂摆,如蛇身盘卷。

  舞得最起劲时,在一块空地中间只见两个龙头高高在上,两龙身时而两合为一,时而一分为二。相对来说,舞狮队的看法简单多了。在舞狮、舞龙休息的空余又是开辟第二节目的时候,各舞狮舞龙队便要腾出一块地方来表演武术。 功夫的演者没有年龄、性别规定,玩的花样也多。套路有拳、棍、刀、钯、或双人对打,一人对二人的防守技术,单手夺匕首。

  简阳木偶戏

  简阳木偶戏是由外地传入。1922年,青龙观有人组建木偶班子。后来涌泉寺又组建一个木偶班子,一直经营到1949年。1952年,涌泉寺的木偶班参加了金堂木偶剧团。

  传统声乐

  简阳流传较广的民间传统声乐有“哭嫁”、“嚎丧”、“唱礼”、“山歌”、“夯歌”、“抬工号子”、“船工号子”、“讴诗”等,都不用乐器伴奏,典调简单。形式有独唱、伴唱、齐唱等。没有严格的格律,只有上下两个乐句。歌词除首尾固定模式外,其内容可随意变化,见啥唱啥,触景生情。“号子”、“夯歌”、“山歌”等,建国后仍在流传和发展,其余形式则随时代变化自行消亡。1983年,县文化部门经过搜集、录音、记谱,整理成《简阳民歌集》,有《清早起来不新鲜》、《绣荷包》、《东北风》、《下简州》、《卖饺子》、《进山号子》、《双攀妹》、《挽歌》等23首。

  传统器乐

  县内民间婚丧礼仪所用传统器乐,主要有管乐:唢呐,笛子,箫;弦乐:胡琴,古琴,古筝,三弦,琵琶,扬琴;敲击乐:锣鼓,钹,铰,二心,云板,钟,罄,竹琴,梆。乐曲简单,民间容易流传。“闹年锣鼓”、“狮灯锣鼓”、“龙灯锣鼓”、“过山唢呐”等乐曲,至今仍在流传。部分乐曲被戏剧、歌舞、曲艺借鉴吸收。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了哦,大家记得关注我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来资阳一定要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