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
(经典型)
第一章 引言
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计算机系统是按用户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软件系统保证计算机系统按用户指定的要求协调地工作。
2.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包括哪些?
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包括两大类: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主要有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软件资源有编译程序、编辑程序等各种程序以及有关数据。
3简述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系统软件,它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4.为计算机设计操作系统要达到什么目的?设计时应考虑哪些目标?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程序,其目的是为其他程序的执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它有两个主要设计目标:一是使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二是使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工作。
5.从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出发,操作系统可分哪几类?
从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出发,操作系统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6.何谓批处理操作系统?
用户准备好要执行的程序、数据和控制作业执行的说明书,由操作员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等待处理,操作系统选择作业并按其作业说明书的要求自动控制作业的执行。采用这种批量化处理作业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
7.为什么说批处理多道系统能极大地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批处理多道系统能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表现在四个方面:(1)多道作业并行工作,减少了处理器的空闲时间;(2)作业调度可以合理选择装入主存储器中的作业,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3)作业执行过程中不再访问低速设备,而直接访问高速的磁盘设备,缩短执行时间;(4)作业成批输入,减少了从操作到作业的交接时间。
8.分时系统如何使各终端用户感到好像自己独占一台计算机?
在分时系统中、系统把CPU时间划分成许多时间片,每个终端每次可以使用由一个时间片规定的cPu时间,多个终端用户就这样轮流地使用cPU,每人都得到了及时响应,感到好像自己独占了一台计算机。
9.网络操作系统有何主要功能?
网络操作系统把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有机地联合起来,实现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及网络中各种资源的共享。
10.简述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
从资源管理的观点出发,操作系统具有五大功能:(1)处理器管理。为用户合理分配处理器时间,提高处理器工作效率。(2)存储管理。为用户分配主存空间,保护主存中的程序和数据不被破坏,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3)文件管理。管理用户信息,为用户提供按文件名存取功能,合理分配文件的存储空间。(4)设备管现。负责设备约分配、启动以及虚拟设备的实现等.(5)作业管理。实现作业调度和控制。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
1.简述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的层次结构的最内层是硬件系统,最外层是使用计算机系统的人,人与硬件系统之间是软件系统。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支援软件和应用软件。
2.简述操作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当计算机启动后,引导程序将操作系统核心程序装入主存,如果没有用户请求操作系统服务,它就等待某个事件的发生。当有某个事件出现,操作系统的服务程序就对它进行处理,处理结束后,再等待下一个事件发生。
3.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系统中、操作系统怎样才会占领中央处理器?
只有当中断装置发现有事件发生时,它才会中断当前占用中央处理器的程序执行,让操作系统的处理服务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并执行之。
4.简述计算机系统的中断机制及其作用。
中断机制包括硬件的中断装置和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服务程序。中断装置由一些特定的寄存器和控制线路组成,中央处理器和外围设备等识别到的事件保存在特定的寄存器中,中央处理器每执行完一条指令,均由中断装置判别是否有事件发生。若无事件发生,cPu继续执行;若有事件发生,则中断装置中断原占有cPu的程序的执行,让操作系统的处理事件服务程序占用cPu,对出现和事件进行处理,事件处理完后,再让原来的程序继续占用CPu执行。
5.计算机系统为什么要配置辅助存储器?
由于主存储器容量的限制,不足以存储所有需要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并且主存储器不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设备,当电源被切断时主存储器中的信息就会消失;而辅助存储器容量大且能永久地保存信息,所以计算机系统都配置辅助存储器。
6.怎样的输入输出结构才能使cPu与外设并行工作?
这种结构为:把各种外围设备连接在相应的控制器上,这些设备控制器又通过通道连接在公共的系统总线上。
7.对特权指令的使用有什么限制?
只允许操作系统使用特权指令,用户程序不能使用特权指令。
8. cPu在管态和目态下工作有何不同?
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管态时,可以执行包括特权指令在内的一切机器指令,而在目态下工作时不允许执行持权指令。
9.计算机系统怎样实现存储保护?
一般硬件设置了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中央处理器在目态下执行系统时,对每个访问主存的地址都进行核对,若能满足:基址寄存器值≤访问地址≤基址寄存器值+限长寄存值,则允许访问;否则不允许访问。并且不允许用户程序随意修改这两个寄存器的值。这就实现了存储保护。
10.简述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
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以硬件为基础,自内向外依次为: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11.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哪些接口?。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两种类型的使用接口,一是操作员级的、它为用户提供控制作业执行的途径;二是程序员级的,它为用户程序提供服务功能。
12.用户如何使用系统调用?
硬件系统一般都提供一条访管指令,它可以在目态下执行。用户要使用系统调用时必须使用访管指令。由操作系统分析访管指令的参数,让相应的系统调用子程序为用户服务。
第三章 处理器管理
1.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系统?
让多个计算问题同时装入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并行执行,这种技术称为多道程序设计,这种计算机系统称为多道程序设计系统。
2.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应注意些什么?
多道程序设计系统必须做好存储保护、程序浮动、资源分配及管理工作。
3.多道程序设计从哪几方面提高系统的效率?
多道程序设计从三个方面提高系统的效率:①减少cPU的空闲时间,提高处理器的利用率。②合理搭配程序,充分利用外围设备资源。③发挥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以及外围设备之间的并行工作能力。
4.什么是进程?为什么要引入进程的概念?
进程是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执行。引入进程的目的在于从变化的角度动态地研究程序的执行。
5.简述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及其变化情况.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为等待态、就绪态、运行态。运行态会变成等待态或就绪态,前者是由于等待外设等资源引起,后者是由时间片用完等原因引起;等待态变成就绪态,是由于等待的条件已得到满足;就绪态变成运行态,是按调度策略从就绪队列中选出一个进程占用处理器时,该进程就从就绪态变成运行态。
6进程与程序有何区别?
程序是静止的,进程是动态的。进程包括程序和程序处理的对象(数据集),进程能得到程序处理的结果。
7.进程由哪三部分组成?
进程由程序、数据集和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
8.操作系统根据什么控制和管理进程?为什么?
操作系统根据进程控制块控制和管理进程。因为进程控制块是进程存在的标志,它记录了进程执行时的变化情况。
9、简述中断事件的类型。
中断事件大致可分两大类:强迫性中断事件和自愿性中断事件。前者包括硬件故障中断、程序性中断、外部中断和输入输出中断等;后者是由使用访管指令请求系统服务而引起的。
10.中断装置如何判别发生自愿性中断还是强迫性中断?
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根据操作码是否是访管指令,来确定是否有自愿性中断事件发生。若有,则通知中断装置;对于强迫性中断,中断装置只要检查中断寄存器的内容,若非“0”,,表示有中断事件发生。
11.中断事件的处理应做哪几件事?
中断处理程序主要做三项工作:①保护被中断进程的现场信息。②分析中断原因。 ③处理发生的中断事件。
12.什么叫交换PSW?
Psw为程序状态字的简写。当中断装置发现中断事件后,把出现的中断事件放在当前Psw的中断码位置。供处理时分析用;把“当前Psw”保存到“旧PSw”中去;再把操作系统中断处理程序的“新Psw”送到程序状态寄存器中成为“当前Psw”,这一过程就是“交换PSw”。
l3.进程优先数可以固定也可动态变化,说说动态变化的考虑因素。
优先数随进程执行而动态变化可考虑以下因素:提高经常使用外围设备进程的优先数,有利于利用处理器与外围设备的并行能力;提高在较长时间内未使用处理器的就绪进程的优先数,以缩短等待处理器的平均时间。
14中断系统有何作用?
中断系统在实现进程并发执行,维护系统正常工作,进行故障处理及满足定时要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5进程调度有何功能?有哪些常用的调度算法?
进程调度就是按选定的进程调度算法,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一个进程,让它占用处理器。常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优先数、时间片轮转和分级调度算法。
第四章 存储管理
1.简述存储管理的功能。 2.主存空间信息保护有哪些措施? 3.为什么要做“重定位”?何谓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 4.什么是覆盖技术?什么是对换技术? 5.在固定分区管理下,如何改善主存空间利用率? 6.可变分区方式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有哪几种? 7.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为什么要采用移动技术?为什么在等待外设传输信息的作业不能移动? 8.何谓页表和快表?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9.段式和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结构相似,它们有什么实质性差异? 10.简述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11.操作系统如何处理缺页中断和缺段中断? 12.常用的页面调度算法有哪几种? 13.影响缺页中断有哪几个主要因素?
1.存储管理的功能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1)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去配,以主存空间分配表为依据作主存分配,并在作业撤离后回收主存空间。(2)实现逻辑地址到绝对地址的转换,这种转换需要与硬件配合完成。(3)主存空间的共享与保护。(4)主存空间的扩充,采用某些技术,为用户提供一个虚拟存储器。
2保存主存空间中的信息一般采用以下措施:(1)程序执行时访问属于自己主存区域中的信息,允许它既可读,又可写。(2)对共享区域中的信息只可读,不可修改。(3)对非共享区或非自己的主存区域中的信息既不可读,也不可写。
3.由于程序中的逻辑地址和实际分配后主存储器的绝对地址往往是不一致的,为使处理器能按实际地址正确地访问主存,必须做地址转换,即“重定位”。静态重定位是在装入一个作业时,把作业指令地址和数据地址全部转换成绝对地址。动态重定位在装入作业时,不进行地址转换,而是在执行过程产,每执行一条指令时,由硬件的地址转换机构将指令中的逻辑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
4.覆盖技术:把用户作业分成若干段,使主段成为作业执行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信息,其他段不同时工作。作业执行时,把主段常驻主存区,其他段轮流装入覆盖区执行之。对换技术:让多个用户作业轮流进入主存器(转入、转出)执行。
5.可采用下列方法:(1)划分分区时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并依次登录到主存分配表中,这样总是找到一个满足作业要求的最小空闲区分配给作业。(2)根据经常出现的作业大小和频率划分分区。(3)按作业对主存空间的需求量排成多个作业队列,防止小作业进入大分区。
6.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有:最先适应分配算法,最优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
7.采用移动技术可把分散的空闲区集中起来,以容纳新的作业。这样提高了主存的利用率,还能为作业动态扩充主存空间提供方便。对于正在等待外设传输信息的作业是不能移动的,这是因为外设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交换是按确定了的主存绝对地址进行传输的,如果这时改变了作业的存放区域,则作业就得不到从外围设备传送来的信息,或不能把正确的信息传送到外围设备。
8.页表指出逻辑地址中的页号与所占主存块号的对应关系。页式存储管理在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作业时、要利用页表做地址转换工作。快表就是存放在高速缓冲存储器的部分页表。它起页表相同的作用。由于采用页表做地址转换,读写内存数据时cPu要访问两次主存。有了快表,有时只要访问一次高速缓冲存储器,一次主存,这样可加速查找并提高指令执行速度。
9.页式存储管理提供连续的逻辑地址.由系统进行分页;而段式存储管理中作业的分段是由用户决定的,每段独立编程,因此段间的逻辑地址是不连续的。
10.把作业信息保留在磁盘上,当作业请求装入时,只将其中一部分先装入主存储器,作业执行时若要访问的信息不在主存中,则再设法把这些信息装入主存。这就是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11.操作系统处理缺页中断的方法为:(1)查主存分配表找一个空闲主存块,若无空闲块,则由页面调度解决;然后查页表找出该页在磁盘上的位置,启动磁盘读出该页信息。(2)从磁盘上读出的信息装入找到的主存块中。〔3)修改页表中相应表目,表示该页已在主存中。(4)重新执行被中断的指令。
操作系统处理缺段中断的方法是:(1)查主存分配表,找出一个足够大的连续区以容纳该分段。如果找不到,则检查空闲区总和;若空闲区总和能满足该段要求,那么进行适当移动将分散的空闲区集中。 (2)若空闲区总和不能满足要求,可把主存中一段或几段调出,然后把当前要访问的段装入主存。(3)段被移动、调出和装入后,都要对段表中的相应表目做修改。(4)新的段装入后,让作业重新执行被中断的指令。
12.常用的页面调度算法有:先进先出调度算法(FIFO),最近最少用调度算法(LRU)和最近最不常用调度算法(LFU)。
13.影响缺页中断率的因素有四个:(1)分配给作业的主存块数多则缺页率低,反之则缺页中断率就高。(2)页面大,缺页中断率低;页面小缺页中断率高。 (3)程序编制方法。以数组运算为例,如果每一行元素存放在一页中,则按行处理各元素缺页中断率低;反之,按列处理各元素,则缺页中断率高。 (4)页面调度算法对缺页中断率影响很大,但不可能找到一种最佳算法。
第五章 文件管理
1.什么是文件?
文件是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信息集合。
2.简述按名存取的含义。
用户不必考虑文件存储在哪里,怎样组织输入输出等工作,只要提供文件名,操作系统通过去查找目录,就能对文件进行存取。
3.按用途分类,主要有哪几种文件?
按用途分类,文件主要能分成系统文件、库文件和用户文件。
4.什么叫卷?什么叫块?
卷是存储介质的物理单位。如一盘磁带、一张软盘片、一个硬盘组都可称为一个卷。块是存储介质上连续信息所组成的一个区域,它是存储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物理单位。
5.文件的存取方式有哪几种?怎样确定文件的存取方式?
存取方式可分两类:顺序存取和随机存取。顺序存取是指对文件中的信息按顺序进行读写;随机存取是指按任意次序读写文件中的信息。采取哪一种存取方式与用户的使用要求和存储介质的特性有关。如源程序总是按顺序布取,数据库文件常用随机存取;磁带上的文件适合于顺序存取;磁盘中的文件既可顺序存取,也可以随机存取。
6. 简述文件系统的结构。
文件系统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1)目录管理。利用目录结构检索文件,并能保证文件的安全。(2)文件的组织。文件组织分两类:逻祖结构和物理结构,前者是从用户使用的角度织织文件,后者是存储介质上的文件构造方式。当用户请求读写文件时,文件系统必须实现文件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的转换。(3)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主要是对磁盘空闲区的管理,执行分配和回收工作。(4)文件操作,为用户提供文件操作功能。主要有建立文件、打开文件、读文件、写文件、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5)文件共享、保护和保密。对共亭文件进行同步控制,防止文件被破坏,被剽窃。
7.文件目录中一般包含什么内容?
文件目录由若干目录项组成,每个目录项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1)有文件存取控制的信息,如用户名、文件名、文件类型和文件属性。(2)有关文件结构的信息,如文件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记录个数、文件在存储介质的份量等。(3)有关文件管理的信息,如建立日期、文件被修改的日期、文件保留期限和记账信息等。
8.在二级目录结构中,如何实现文件共享?
如果多个用户要共享某个文件,只要让各个用户文件目录中的某个目录项指向同一个文件存放地址。对共享文件,各个用户可以定义相同的文件名,或不同的文件名。
9何谓绝对路径名和相对路径名?相对路径名有何优点?
绝对路径名是指从根目录开始跟随着的一条指向文件的路径;相对路径名是指从当前目录出发到指定文件的路径。文件系统用绝对路径名和相对路径名都能找到指定的某个文件,但使用相对路径可以减少查找文件所花费的时间。
10.树形目录有何优点?
树形目录结构的优点有:解决了重名问题,有利于文件的分类;提高检索文件的速度;能进行存取权限的控制。
11.文件的逻辑结构有哪几种形式?
文件的逻辑结构有两种形式,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流式文件是指用户对文件内的信息不再划分可独立的单位,整个文件由依次的一串信息组成;记录式文件是由若干个逻辑记录组成。用户对文件内的信息按逻辑上独立的含义再划分的信息单位称为逻辑记录。
12.记录式文件在磁盘上有哪几种组织形式?
记录式文件在磁盘上常用的组织形式有:顺序结构、链接结构和索引结构。
13.什么是记录的成组和分解?采用这种技术是否有额外的开销?
把若干个逻辑记录合并成一组存入一块的工作称记录的成组。从一组逻辑记录中把一个逻辑记录分离出来的操作称为记录的分解。采用这种技术有额外的开销,即要设立主缓冲区,操作系统还要增加成组分解的操作功能。
14.文件系统提供哪几种操作功能?用户怎样才能调用这些功能?
文件系统主要提供以下六种操作功能;建立文件、打开文件、读文件、写文件、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用户可以用访管指令使用这些功能。
15.打开文件、建立文件和关闭文件各起什么作用?
打开文件和建立文件实际上起着用户申请对文件使用权的作用。经文件系统验证符合使用权时才允许用户使用文件,并适当地为用户做好使用文件前的准备。关闭文件操作的作用是让用户向系统归还文件的使用权。
16.用户在显式和隐式使用文件时有何不同?
用户在显式使用文件时.必须道循以下规定:读文件时要依次调用打开文件、读文件和关闭文件操作;写文件时要依次调用建立文件、写文件和关闭文件操作。而在隐式调用时,允许用户可直接调用读文件或写文件.不必调用打开文件、建立文件和关闭文件操作,这些操作由文件系统自动完成。
17. 当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共享文件时,如何进行同步控制?
当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某个共享文件时,常用三种规则实现共享文件的同步控制:(1)允许多个用户同时打开共享文件,执行读操作;(2)不允许读者和写者同时使用共享文件;(3)不允许多个写者同时对共享文件执行写操作。
18.区分文件保护和保密的异同。
文件保护是防止文件被破坏,文件的保密是防止不经拥有者授权而窃取文件。文件保护根据引起文件被破坏的原因----系统故障或非法使用共享文件----而采用不同的措施。前者采用建立副本和定时转储等方法;后者则采用树形目录结构、存取控制表和文件使用权限。文件保密措施主要有隐蔽文件目录、设置口令和使用密码.
第六章 设备管理
1.存储型设备和输入输出型设备的输人输出操作的信息传输单位有何不同?
存储型设备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输单位是“块”,而输入输出型设备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输单位是“字符”。
2什么是独占设备?什么是共享设备?
独占设备是指那些只能让一个作业独占使用的设备;共享设备是指允许多个作业同时使用的设备。
3.共享设备允许多个作业同时使用,这里的“同时使用”的含义是什么?
“同时使用”的含义是多个作业可以交替地启动共享设备,在某一时刻仍只有一个作业占有。
4.什么是设备的绝对号和相对号?
设备的绝对号是指计算机系统为每一台设备确定的编号,用以区分和识别设备;设备的相对号是指用户在程序中定义的设备编号。
5.用户程序中通常用什么方式指定要使用的设备?为什么?
用户程序中通常用“设备类、相对号”请求要使用的设备,即不具体指定要哪一台设备,而是提出要申请哪类设备多少台。采用这种方式使设备分配适应性好、灵活性强。否则若用绝对号来指定设备,如果这台设备已被占用或有故障时,该作业就暂时无法装入主存储器。6. 何谓设备的独立性?
设备的独方性是指用户编制程序时使用的设备与实际使用哪台设备无关的特性。
7.独占设备采用哪种分配方式?
独占设备通常采用静态分配方式,即在一个作业执行前,将作业要使用的这类设备分配给作业,在作业执行期间均归该作业占用,直到作业执行结束才归还。
8.简述寻找时间,延迟时间和传送时间的含义。
寻找时间是指磁头在移动臂带动下移动到指定柱面所花的时间;延迟时间是指扇区旋转到磁头下所需的时间;传送时间是指由磁头进行读写完成信息传送的时间。
9.磁盘移臂调度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移臂调度算法有哪些?
磁盘移臂调度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输入输出操作中的寻找时间。常用的移臂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算法、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电梯调度算法和单向扫描算法。
10.磁盘旋转调度的实现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
磁盘旋转调度的最终目标是减少输入输出的总时间,实现时应该优先选择延迟时间最短的访问者去执行。比如说,如果若干等待访问者请求访问同一磁道上的不同扇区,或访问不同磁道上的不同编号的扇区,旋转调度总是让首先到达读写磁头位置下的扇区先进行传送操作;而对若干等待访问者请求访问不同磁道上具有相同编号的扇区、则旋转调度可任意选择一个读写磁头进行传送操作。
11.中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之间如何实现并行工作?
当有输入输出请求时,中央处理器先执行启动I/O指令,启动指定通道上的指定设备。当启动成功,通道按规定的要求通过设备控制器控制外围设备进行操作。这时中央处理器就可执行其他任务并与通道并行工作,直到输入输出操作完成,由通道发出操作结束的I/O中断时中央处理器才暂停当前的工作,转去处理I/O中断事件。
12.通道地址字、通道状态字与通道程序间有何关系?
通道程序用一组通道命令来规定通道执行一次输入输出操作应做的工作。编制好的通道程序存放在主存储器中,为了使通道能取到通道命令并去执行,必须把存放通道的程序首地址告诉通道,这个存放通道程序首地址的主存固定单元就是通道地址字。通道在执行通道程序时把通道和设备执行操作的情况随时记录下来,汇集在通道状态字中。
13.简述操作系统启动外设完成输入输出的过程。
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即组织通道程序并把通道程序的首地址存入通道地址字中;启动I/O阶段,即用启动I/O指令启动通道工作,通道执行通道程序并把执行情况记录在通道状态字中;结束处理阶段,即完成输入输出操作后形成I/O中断,由操作系统做相应的处理。
14.I/O中断有何作用?用户用访管指令请求启动外设时会产生什么中断事件?
I/O中断是使中央处理器和通道协调工作的一种手段,通道借助I/O中断请求中央处理器进行干预,中央处理器根据产生的I/O中断事件了解输入输出操作的执行情况。用户用访管指令请求启动外设,当cPu执行访管指令时产生一个自愿中断事件。
15.简述SPOOL系统的组成。
SPOOL系统由三部分程序组成:预输入程序、井管理程序和缓输出程序。预输入程序把作业流中的每个作业的初始信息传送到输入井中保存;井管理程序既负责从输入井中读出信息供用户使用,也负责把作业产生的结果保存到输出井中去;缓输出程序负责把输出井中的作业结果打印输出。
16.采用SPOOL系统有何优越性?
采用SPOOL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独占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利用了系统的资源,提高了系统单位时间内处理作业的能力。
第七章 作业管理
1.什么是作业和作业步?
作业是用户要求计算机系统处理的一个计算问题。每个作业的执行往往要经过若干个加工步骤,作业步就是指作业的每个加工步骤。
2. 用户可用哪些手段来说明作业步?
用户可用操作系统的两种手段来说明作业步,一种是作业控制语言,另一种是作业控制命令。
3.作业控制方式有哪几种?
作业控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批处理方式,一种是交互方式。批处理方式是指在成批处理时,操作系统按各个作业的作业控制说明书中的要求分别控制相应的作业,按指定的步骤去执行。交互方式是指在作业执行过程中,操作系统和用户之间不断地交流信息,用户使用操作控制命令表达作业执行的控制意图。
4.批处理作业的准备工作包括哪几个方面?
用户必须准备好源程序、初始数据,以及用作业控制语言编写的作业控制说明书。
5.何谓作业调度?
操作系统根据允许并行工作的道数和一定的算法,从输入井中选取若干作业把它们装入主存储器,使它们有机会去获得处理器运行。这项工作就称为作业调度。
6.设计作业调度程序需考虑哪些因素?
设计作业调度程序时需考虑:(1)公平性,对每个用户公平对待且使用户满意;(2)均衡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3)极大的流量,缩短作业的周转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能力.
7.作业调度程序从输入井选取作业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作业调度程序从输入井选取作业的必要条件是:系统现有的尚未分配的资源可以满足被选作业的资源要求。
8.常用的作业调度算法有哪些?
常用的作业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算法、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算法、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算法、优先数调度算法和均衡调度算法。
9.什么叫周转时间和平均周转时间?在作业调度中,用户和系统如何看待它们?
作业Pi的周期时间定义为Ti=Ei-Si,其中Si为作业Pi进入输入井的时间,Ei为作业运行结束的时间。几个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定义为:T=(∑Ti)*(1/n), 用户总希望周转时间尽可能地小;而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希望进入输入井的平均周转时间尽可能地小。
10.作业调度与进程调度在作业执行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作业调度负责从输入并中选中一个作业且把它装入主存储器,并为该作业创建一个进程,排入就绪队列。进程调度从就绪队列中选择当前可占用处理器的进程,并控制该进程的执行直到作业完成。有时进程运行中由于某种原因使状态发生变化,进程调度再选另一个作业进程去运行。
11.交互式作业的特点是什么?
交互式作业的特点是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工作,用户从终端设备上输入程序和数据,键入命令或会话语句,表达对作业的控制意图;系统把作业执行情况通知用户。
12.通常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操作使用接口有哪几种?
通常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操作使用接口有操作控制命令、菜单技术和窗口技术等。
13.交互控制方式下操作系统如何解释并执行命令?
提供交互控制方式的操作系统都有一个命令解释程序,由它接收来自用户的命令,并对命令进行分析。有的命令可以由操作系统相应的处理模块解释执行,有的命令要创建用户进程去解释执行。
14.简述终端作业的执行进程。
终端作业的执行一般要有四个阶段:终端的连接,用户注册,控制作业执行和作业退出。
15.分时操作系统如何调度终端作业?
在分时操作系统控制下,对终端用户均采用时间片轮转法使每个终端作业都能在一个时间片的时间内去占用处理器。
16.兼有分时和批处理功能的操作系统如何调度和管理作业?
兼有分时和批处理的计算机系统中,总是优先接纳终端作业,仅当终端作业数小于系统可以允许同时工作的作业数时,可以调度批处理作业,允许终端作业与批处理作业混合同时执行。
窗体顶端
第八章 线程同步与通信
1.什么是进程的顺序性和并发性?
进程的顺序性是指进程在顺序的处理器上严格地按顺序执行。若系统中存在一组可同时执行的过程,则该组程序具有并发性。可同时执行的进程是指这些进程执行时在时间上是重叠的,即一个进程的工作没有全部完成之前,另一个进程就可以开始工作。
2为什么并发进程执行时可能会产生与时间有关的错误?如何避免?
有交往的并发进程可能会同时使用共享资源,如果对这种情况不加控制,由于进程占用处理器的时间、执行的速度和外界的影响等,就会引起与时间有关的错误。只要使若干并发进程的相关临界区互斥执行,就可避免造成这类错误。
3.简述临界区的相关临界区的概念。
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与共享变量有关的程序段。相关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涉及到相同变量的那些程序段。
4.管理相关临界区有些什么要求?
管理相关临界区有三点要求:(1)一次最多让一个进程在临界区执行;(2)任何一个进入临界区执行的进程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退出临界区;(3)不能强迫一个进程无限地等待进入它的临界区。
7.用Pv操作实现进程间同步与互斥应注意些什么?
(1)对每一个共享资源(含变量)都要设立信号量,互斥时对一个共享资源设一个信号量,同步时对一个共享资源可能要设两个或多个信号量,视由几个进程来使用该共享变量而定。(2)互斥时信号量的初值可大于或等于1,同步时,至少有一个信号量的初值大于等于1。(3)Pv操作一定要成对调用,互斥时在临界区前后对同一信号量作Pv操作,同步时则对不同的信号量作Pv操作,Pv操作的位置一定要正确。(4)对互斥和同步混合问题.PV操作可能会嵌套,—般同步的Pv操作在外,互斥的Pv操作在内。
8.何谓进程通信?最基本的通信原语有哪些?
通过专门的通信机制实现进程间交换大量信息的通信方式称为进程通信。最基本的通信原语有send原语和receive原语,前者负责发送信件,后者负责接收信件。
9.直接通信与间接通信有何区别?
直接通信是固定在一对进程间进行的,而间接通信时以信箱为媒体实现通信。因此在send和receive原语中,第一个参数互不相同。直接通信时分别为接收者进程名和发送者进程名,而间接通情时均为信箱名。
10.线程与进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在采用线程技术的操作系统中,线程与进程的根本区别在于:进程是资源的分配单位,而线程是调度和执行单位。
第九章 死锁 练习题
1.何谓死锁?产生死锁的原因是有哪些?
若系统中存在一组进程、它们中的每—个进程都占用了某种资源而又都在等待其中另一个进程所占的资源,这种等待永远不能结束,则说明系统出现了死锁。产生死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操作系统对资源的管理不当,二是没有顾及进程并发执行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2.可以通过哪些途径防止死锁的产生?
采用某些资源分配策略使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不成立,就能防止死锁。除第一个条件互斥使用资源没有对应策略外,对占有并等待资源、不可抢夺资源和循环等待资源这三个条件可采用静态分配资源,释放已占资源,抢夺式分配资源和按序分配资源等资源分配策略。
3.什么叫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常用什么方法保持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如果操作系统能保证所有的进程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需要的全部资源,则称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常用银行家算法动态地检测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情况和进程对资源的需求情况进行资源分配,确保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4.简述解决死锁问题的三种方法。
解决死锁问题有以下三种方法:(1)死锁的防止。系统按预定的策略为进程分配资源,这些分配策略能使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不成立,从而使系统不产生死锁。(2)死锁的避免。系统动态地测试资源分配情况,仅当能确保系统安全时才给进程分配资源。(3)死锁的检测。对资源的申请和分配不加限制,只要有剩余的资源就可把资源分配给申请者,操作系统要定时判断系统是否出现了死锁,当有死锁发生时设法解除死锁。
5.用抢夺资源的方法解除死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用抢夺资源的方式解除死锁时要注意三点:(1)抢夺进程资源时希望付出的代价最小。(2)为被抢夺者的恢复准备好条件,如返回某个安全状态,并记录有关信息。(3)防止被抢夺资源的进程“饿死”,一般总是从执行时间短的进程中抢夺资源。
综合练习题1
1.简述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
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以硬件为基础,自内向外依次为: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2.中断处理程序主要做三项工作:(1)保护被中断进程的现场信息;(2)分析中断原因; (3)处理发生的中断事件。
3.UNIX进程与通常操作系统的进程有何不同?
通常操作系统把进程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系统进程,它执行操作系统程序,提供系统服务;另一类是用户进程,它执行用户程序,完成用户功能。而uNIX进程既可执行系统程序,也可执行用户程序、按照需要进行转换。为此uNIx进程有两种执行环境,即核心态和用户态。操作系统程序在核心态执行,用户程序在用户态执行。
综合练习题2
1.采用层次结构的优点是:结构清晰,便于调试,有利于功能的增、删和修改,正确性容易得到保证,也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2.简述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及其变化情况。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为等待态、就绪态、运行态。运行态会变成等待态或就绪态,前者是由于等待外设等资源引起,后者是由时间片用完等原因引起;等待态变成就绪态,是由于等待的条件已得到满足;就绪态变成运行态,按调度策略从就绪队列中选出一个进程占用处理器时,该进程就从就绪态变成了运行态。
3.在缓冲区控制块中对缓冲区设置DELWR标志表示什么?怎样才能分配这种缓冲区作其他途?
对缓冲区设置DELWR标志表示缓冲区的内容尚未写到磁盘上。如果要分配这个缓冲区作其他用途时,必须先把该缓冲区数据块中的内容写到磁盘上。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