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MVC框架理解

MVC

优点:

    耦合性
视图层和业务层分离,这样就允许更改视图层代码而不用重新编译模型和控制器代码,同样,一个应用的业务流程或者业务规则的改变只需要改动MVC的模型层即可。因为模型与控制器和视图相分离,所以很容易改变应用程序的数据层和业务规则。
模型是自包含的,并且与控制器和视图相分离,所以很容易改变应用程序的数据层和业务规则。如果把数据库从MySQL移植到 Oracle,或者改变基于RDBMS数据源到 LDAP,只需改变模型即可。一旦正确的实现了模型,不管数据来自数据库或是LDAP服务器,视图将会正确的显示它们。由于运用MVC的应用程序的三个部件是相互独立,改变其中一个不会影响其它两个,所以依据这种设计思想能构造良好的 松耦合的构件。 [11]  
重用性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用越来越多的方式来访问应用程序。 MVC模式允许使用各种不同样式的视图来访问同一个服务器端的代码,因为多个视图能共享一个模型,它包括任何WEB(HTTP)浏览器或者无线浏览器(wap),比如,用户可以通过电脑也可通过手机来订购某样产品,虽然订购的方式不一样,但处理订购产品的方式是一样的。由于模型返回的数据没有进行格式化,所以同样的构件能被不同的界面使用。例如,很多数据可能用HTML来表示,但是也有可能用WAP来表示,而这些表示所需要的命令是改变视图层的实现方式,而控制层和模型层无需做任何改变。由于已经将数据和业务规则从表示层分开,所以可以最大化的重用代码了。模型也有状态管理和数据持久性处理的功能,例如,基于会话的购物车和电子商务过程也能被Flash网站或者无线联网的应用程序所重用。 [11]  
生命周期 成本低
MVC使开发和维护用户 接口的技术含量降低。
部署快
使用MVC模式使开发时间得到相当大的缩减,它使程序员(Java开发人员)集中精力于业务逻辑,界面程序员(HTML和JSP开发人员)集中精力于表现形式上。
可维护性高
分离视图层和业务逻辑层也使得WEB应用更易于维护和修改。
有利软件工程化管理
由于不同的层各司其职,每一层不同的应用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有利于通过工程化、工具化管理程序代码。控制器也提供了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用控制器来联接不同的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这样控制器可以为构造应用程序提供强有力的手段。给定一些可重用的模型和视图,控制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模型进行处理,然后选择视图将处理结果显示给用户。

缺点:

没有明确的定义
完全理解MVC并不是很容易。使用MVC需要精心的计划,由于它的内部原理比较复杂,所以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去思考。同时由于模型和视图要严格的分离,这样也给调试应用程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每个构件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经过彻底的测试。
不适合小型,中等规模的应用程序
花费大量时间将MVC应用到规模并不是很大的应用程序通常会得不偿失。
增加系统结构和实现的复杂性
对于简单的界面,严格遵循MVC,使模型、视图与控制器分离,会增加结构的复杂性,并可能产生过多的更新操作,降低运行效率。
视图与控制器间的过于紧密的连接
视图与控制器是相互分离,但却是联系紧密的部件,视图没有控制器的存在,其应用是很有限的,反之亦然,这样就妨碍了他们的独立重用。
视图对模型数据的低效率访问
依据模型操作接口的不同,视图可能需要多次调用才能获得足够的显示数据。对未变化数据的不必要的频繁访问,也将损害操作性能。
一般高级的界面工具或构造器不支持模式

改造这些工具以适应MVC需要和建立分离的部件的代价是很高的,会造成MVC使用的困难。


百度百科说的挺好的:https://baike.baidu.com/item/MVC%E6%A1%86%E6%9E%B6/9241230?fr=aladdin

VC定义:model、view、controller三者的有机组合,分别表示:模型、视图和控制。

这个模式认为:程序不论简单还是复杂,从结构上来看,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下图展示了MVC程序框架在Android应用程序中的使用,以及各个层次使用哪些组件担当:

Android MVC框架理解_第1张图片

1)最上面一层,是直接面向于最终用户的“视图层”(View)。它是提供给用户的操作界面,是程序的外壳。界面就是各种UI组件(XML布局或者Java自定义控件对象)。只负责展示数据,同时接收控制器传过来的结果。

2)最底下的一层,是核心的“数据层”(Model),也就是程序需要操作的数据或信息(系统中的业务逻辑部分)。通常是数据库SQLite、网络请求的JSON、本地XML或者Java对象数据。它代表了一些实体类,用来描述业务逻辑怎么组合,同时也为数据定义业务规则;

3)中间的一层,就是“控制层”(controller),负责根据用户从“视图层”输入的指令,选取“数据层”中的数据,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产生最终的结果(可以分派用户的请求并选择恰当的视图以用于显示,同时也可以解释用户的数据并将它们映射为模型层可执行的操作)。控制器是与应用程序相关联的动作集合,负责处理待响应的请求。通过界面响应用户输入,通过模型层处理数据,最后返回结果给界面。控制器扮演着模型和界面的粘合剂角色。

抽象一点,上述模型可以抽象为下述结果:

Android MVC框架理解_第2张图片

展示了从Activity接收用于点击输入,控制器响应用户输入并发起Internet请求数据(网络请求),响应结果经过模型层转换,最后控制器取到模型层数据并通知界面进行刷新。

更加简化的MVC模型如下:

Android MVC框架理解_第3张图片

或者是下述结果:

Android MVC框架理解_第4张图片

在Android中,View和Model也是有关联的,从而抽象为下述图:

Android MVC框架理解_第5张图片

上述的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且是相互独立的,每一层的变化不影响其他层次。每一层都对外提供接口,供上面一层调用。软件因而实现模块化,修改外观或者变更数据都不用修改其他层次,大大方便了维护和升级。

Android MVC框架理解_第6张图片

一个逻辑模型可以对于多种视图模型,比如一批统计数据可以分别用柱状图、饼状图来显示结果;一种视图模型也可以对应多种逻辑模型。使用MVC的目的就是将M和V的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而Controller存在的目的则是确保M改变,V应该同步更新。

使用计算器这个例子作为实例进行分析:外部的按钮和上面的显示条,就是“视图层”;需要运算的数字就是“数据层”;执行加减乘除的内部运算步骤就是“控制层”。每一层执行不同的功能,整个程序的结构很清晰。

MVC的好处在于: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合适浏览数据的方式。比如说,对于一篇在线文档,用户可以选择以HTML网页的方式阅读,也可以选择以pdf的方式阅读。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MVC把应用程序的逻辑层与界面完全分开。

Android MVC框架理解_第7张图片

Android应用程序中,MVC框架是如何实现的?都充当什么角色?

1. View接受用户的交互请求;

2. View将请求转交给Controller;

3. Controller(用户做的动作比如:update数据,删除指定名字的学生等等)操作Model进行数据更新(根据用户指示,执行底层的数据动作等等);

4. 数据更新之后,Model通知View数据变化;

5. View显示更新之后的数据;

M层适合做一些业务逻辑处理,比如数据库存取操作、网络操作、复杂的算法等耗时操作;

V层显示数据部分,XML布局可以视为是V层,显示Model层的数据结果;

C层适合使用Activity担当,Android中Activity用于处理用户交互问题(发起业务请求),读取用户输入(等待业务处理结果),响应用户点击等等事件。


Demo地址:https://github.com/callmexiaolu/Android-MVC-


部分内容来源自:https://www.cnblogs.com/CVstyle/p/6389990.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