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话:回顾4

佳能:

1.全画幅与非全画幅:在于传感器的大小

全画幅相当于胶片传感器的24*36mm,机型:1dx,5d系列,6d

aps非全画幅. 传感器要小于上面的尺寸,机型在6d以下,即中低端7d,70d,5100,5300

2.焦距与视角的联系

焦距是透视点到传感器的距离

栗子:镜头8mm  24-73mm,  135mm

焦距越大,视角越小(狭隘)

8mm:鱼眼(超广角),

24-73mm算标准镜

135mm算长焦,视角特别适合特殊的景拍或人像拍

3.定焦,变焦

定焦:镜头58mm

变焦:24-73mm


反思行为

事件:邻居因为自家的狗照顾不到被人数落,而我突然间插句话,瞬间让人不出声,氛围严肃。

当时过程:邻居和其他人聊狗的事,有些人还说狗养的胖全靠他朋友,在晾衣服的我心里赞同此观点,因为他的一句说“狗见人就叫”,(狗放在公众走廊),我突一句“这是公众地方能没有人吗?意味它叫正常的事”这句即隐藏着难道你狗主人不懂常识吗?还有是你放它在公众地方,你意思极像它叫是归罪人。

当时情绪:高亢,即时反驳,带些怒气尖锐的口吻

为何产生此情绪?有原因?

之前印象:从把狗放在公众走廊,不管不溜达,把狗都抑郁了,从而积压他的不满,日常少见,也没反映。

会造成什么的后果?

情绪得不到释放,冲突升级与他人的关系。本质上适合的反映反而更助于双方,否则积压不满总有发泄的可能,也会突然的破坏原本和谐的邻居关系,从而彼此有偏见,产生墙对立。


假设再次面对情况,有几种处理场面?处理方式怎样?都分别产生什么结果?人与人相处的前提是什么?

他人一块讨论狗的问题,狗的照顾起居

1.假设在讨论,我专心晾衣服,让他们自由发挥。不参与,即无冲突

2.假设在讨论,我专心晾衣服,当场不参与,事后客观说此事件。冲突减少

3.假设在讨论,我一边晾衣服一边突然来句事实话但不对人,产生他人的思考,无多大冲突。

4.假设在讨论,我一边晾衣服一边突然的来句尖锐的批评话,让人不舒服,更有上来就教训人的感觉。

实际上我当时直接采取第4种,场面瞬间严肃画风突变。

事实是他放狗在公众地方,引叫声

狗他主人态度:半离状态,全由他朋友照顾

我的态度:痛恨他的行为,甚至认为他就是对狗不理不睬,不给它吃不给它喝。自我偏见+外在表象=不满的态度,因为此人我对他歧视并非常无好感的人。

从字眼中狗主人确实有忽视狗的照顾不对,但由于不满的积累让我忽视事实与观点。      他有空或忙有时也会给它吃的,只是不按点,晚吃。而且我不是24小时监督他们,所以或者有在我没看见他时他溜达狗了,事实是有。这也证明就算缺照顾还是会喂吃遛狗的人,只是比一般人少到让人怀疑,但他是有做,并不是绝对化的。

人与人的关系提前:彼此独立 彼此尊重

规律总结:1.在事件发生时或前预判  这是事实还是个人观点的参合?方向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2.个人自己有习惯性的本能对抗冲突,无思考的过程,从而给偏见带歪。

对策:1.随时带着:“这是事实还是观点”的疑问观察事件。采取不对抗,不委屈,不偏见
2.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觉察行为背后的念头,动机,并记录下来。


事件二:晚上跟舍友聊得和谐,多互动,也挺有爱的,感恩。

相比之前有的行为是怎样?为何我当晚行为会这样?结果如何,如果当时不是这样,会有何结果

之前: 爱问一句答一句,自己干自己的活,也不多搭理她人,常给人神秘不可亲近的感觉。

当时: 除了写东西也有时不时互动,也不影响彼此。甚至主动在她吹头自己给她捶捶背,自己也能一边看视频,偶尔聊几句。中心点还是视频上,过程缓慢有爱,第一次觉得我跟她人也能这样的友好的感觉。

是彼此独立彼此又重叠,一切刚好。

如果当时承袭之前的做法,双方同一空间,陌生的频道。无多大交集,自然无多大的感情,更不用说有密语,分享。因为连分享的心❤的兴趣也没有。过于陌生,过于冷淡的方式相处着。

规律总结:1.主动分享,主动用自己的爱与她人,自然爱也惠赠于彼此。
2.赠人玫瑰,留有余香。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常话:回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