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素材系列-密码朋克

币圈一日,股市十年。

虽然钱包里屯着不少币,但自己并不炒币,这大半年交易的次数,一只手可以数得过来。但即便如此,每日打开微信,都忍不住在各个水群看个遍。随便逛个圈爬个楼,半个小时时间就耗没了。慢慢的感觉,这样子挺浪费时间的。还不如找一本书,一篇文章,系统的学习学习。

碎片化的信息,读起来很轻松,但是却缺少深度和系统性。再精辟的观点,看到时候,眼前一亮,心中一热,看完之后,抛之脑后。

而加入了日更行动后,也愈发感觉,自己的理论和知识贫瘠,才四五天,已明显感觉输出无力。要想持续的输出,就要保持持续的输入、学习,胸有墨水,方能出口成章。

现在的社区各个群里,虽然在大量碎片化的信息里,偶尔也有一些闪光的金子,但大量情绪性的言论还是占据主导地位,这其实跟15年时各种股票群的氛围,基本没什么两样。涨了亢奋,跌了骂娘,三根阳线改三观,再痛苦的经历,记忆过不了三分钟。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当区块链碰到资本市场,就沦为了资金炒作的标的。资本市场上该有的过程,币圈一个没落下。

不过,也不必太视资本为毒蛇猛兽,认为好好的行业就被资本给搞残搞废了。这其实是每个行业必经之路。资本虽然吹起了巨大的泡沫,但也带来的巨大的关注度。虽然大多数是炒作资金,和嗜血的庄家和韭菜。但也有不少优质的资金和人才进入这个行业。待得泡沫破灭,除了留下一地鸡毛,也会有真正看好行业,有信仰的人才坚守着,促进着行业继续前行发展。


说到信仰,今天收集整理的素材,就是一群有信仰的牛人组织--密码朋克

狭义地说,“密码朋克”是一套加密的电子邮件系统。广义的说,密码朋克是一帮因为共同的理念而聚集在一起的电脑天才极客。

1992年底,三位退休技术大咖——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家埃里克·休斯(Eric Hughes)、退休的英特尔员工蒂姆·梅(Tim May)、以及曾是Sunmicrosystems第五位员工的计算机科学家约翰·吉尔摩(John Gilmore)邀请了二十位最亲密的朋友参加了一次非正式会议,期间他们讨论了一些看似最令人头疼的程序和密码问题,这个非正式会议起初只是一个纯私人的聚会,但是后来,却逐渐演变成了在约翰·吉尔摩的公司Cygnus Solutions内举办的月度会议。在第一次会议上,朱迪·米尔洪(Jude Milhon:一位黑客兼密码学作家,经常使用St. Jude化名)将这个组织称为“密码朋(Cypherpunk)”,这个名字引入了“cipher”和“cypher”这两个密码/密文含义的单词,旨在结合电脑朋克的思想,在电脑化空间下的个体精神,使用强加密(密文)保护个人隐私。

至此,这个当时并不起眼的组织开始扩张,或许就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未来会在全世界引发一场革命。随着“密码朋克”小组的不断发展,他们决定建立一个邮件列表,继而能够接触到湾区以外的其他“密码朋克”组织。只用了很短时间,他们的邮件列表便迅速流行起来,订阅用户量也不断扩大,人们开始交流想法、讨论发展、每天都有大量提议并进行密码测试。所有这些交流都是通过当时最创新的加密方式(比如PGP)进行的,因此每个人的隐私都得到了很好地保护——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人们的想法得以自由分享。

这种隐私和自由的结合,导致了大量主题思想被自由讨论,包括数学,密码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技术理念,以及政治和哲学辩论等等。虽然在很多事情上大家都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作为一个开放的论坛,个人隐私和自由得到了充分保护——这一理念也高于所有讨论主题之上的,成为密码朋克的信仰。

1993年,埃里克·休斯出版了一本书叫《密码朋克宣言》,“密码朋克”这一术语至此第一次出现,同时也宣告着密码朋克正式成为了一项运动。

 “在电子信息时代,个人隐私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是必需品。我们不指望政府、公司或者其他什么不要脸的组织来承诺我们的隐私权。我们必需保护我们的隐私。必需有人站出来做一个软件,用来保护个人隐私……我们计划做这样一个软件。”——《密码朋克宣言》

那么密码朋克,聚集了顶尖天才极客的组织到底有多牛呢,说几个名字让大家感受下:

“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

BT下载的作者布拉姆•科恩、

万维网发明者Tim-Berners Lee爵士、

提出了智能合约概念的尼克萨博、

Facebook的创始人之一肖恩•帕克、

当然,还包括比特币的发明人--中本聪。

你可能感兴趣的:(整理素材系列-密码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