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6---Promise的基本用法

参考资料:阮一峰老师的es6

本文目录

    • Promise概念
    • 基本用法
    • then和catch
    • Promise.all()
    • Promise.race()
    • finally()
    • Promise.allSettled()
    • Promise.any()


Promise概念

Promise 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可以理解为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

Promise对象有以下两个特点:

(1)对象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Promise对象代表一个异步操作,有三种状态:pending(进行中)、fulfilled(已成功)和rejected(已失败)。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决定当前是哪一种状态,任何其他操作都无法改变这个状态。这也是Promise这个名字的由来,它的英语意思就是“承诺”,表示其他手段无法改变。

(2)一旦状态改变,就不会再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Promise对象的状态改变,只有两种可能:从pending变为fulfilled和从pending变为rejected。只要这两种情况发生,状态就凝固了,不会再变了,会一直保持这个结果,这时就称为 resolved(已定型)。如果改变已经发生了,你再对Promise对象添加回调函数,也会立即得到这个结果。这与事件(Event)完全不同,事件的特点是,如果你错过了它,再去监听,是得不到结果的。


基本用法

下面生成一个Promise实例: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
  if (/* 异步操作成功 */){
    resolve(value);
  } else {
    reject(error);
  }
});

Promise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该函数的两个参数分别是resolvereject。它们是内置的两个函数。

resolve函数的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成功”(即从 pending 变为 resolved),在异步操作成功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的结果,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reject函数的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失败”(即从 pending 变为 rejected),在异步操作失败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报出的错误,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这里要注意,调用了resolvereject后,后面的代码还是会执行。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1);
  console.log(2); // 还是会执行
}).then(r => {
  console.log(r);
});
// 2
// 1

上面代码中,调用resolve(1)以后,后面的console.log(2)还是会执行,并且会首先打印出来。(同步>异步)

一般来说,调用resolvereject以后,Promise 的使命就完成了,后继操作应该放到then方法里面,而不应该直接写在resolvereject的后面。


then和catch

Promise实例生成以后,可以用then方法分别指定resolved状态和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

then方法可以接受两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第一个参数是resolved状态的回调函数,第二个参数(可选)是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
ES6---Promise的基本用法_第1张图片
then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注意,不是原来那个Promise实例)。因此可以采用链式写法,即then方法后面再调用另一个then方法。

ES6---Promise的基本用法_第2张图片

一般来说,第二个参数不要定义,应该使用下面的catch方法。

p1
  .then(function(data) { 
    // success
  })
  .catch(function(err) {
    // error
  });

catchtry catch类似,就是用来捕获异常的


Promise.all()

Promise.all()方法接受一个数组作为参数,用于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

const p = Promise.all([p1, p2, p3]);

上面代码中,p1、p2、p3都是 Promise 实例,p的状态由p1、p2、p3决定,分成两种情况:

(1)只有p1、p2、p3的状态都变成fulfilled,p的状态才会变成fulfilled,此时p1、p2、p3的返回值组成一个数组,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2)只要p1、p2、p3之中有一个被rejected,p的状态就变成rejected,此时第一个被reject的实例的返回值,会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Promise.race()

上面的all方法是等所有的异步操作都执行完了再执行回调,race方法是率先执行完成的那个先执行回调。

const p = Promise.race([p1, p2, p3]);

上面代码中,只要p1、p2、p3之中有一个实例率先改变状态,p的状态就跟着改变。比如p1率先进行改变了,那么p2和p3都不会在进入回调了。


finally()

finally()方法用于指定不管 Promise 对象最后状态如何,都会执行的操作。该方法是 ES2018 引入标准的。

promise
.then(result => {···})
.catch(error => {···})
.finally(() => {···});

上面代码中,不管promise最后的状态,在执行完thencatch指定的回调函数以后,都会执行finally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

finally方法的回调函数不接受任何参数,这意味着没有办法知道,前面的 Promise 状态到底是fulfilled还是rejected。这表明,finally方法里面的操作,应该是与状态无关的,不依赖于 Promise 的执行结果。


Promise.allSettled()

Promise.allSettled()方法接受一组 Promise 实例作为参数,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只有等到所有这些参数实例都返回结果,不管是fulfilled还是rejected,包装实例才会结束,该方法返回的新的 Promise 实例,一旦结束,状态总是fulfilled,不会变成rejected。(该方法由 ES2020 引入)

const promises = [
  fetch('/api-1'),
  fetch('/api-2'),
  fetch('/api-3'),
];

await Promise.allSettled(promises);
removeLoadingIndicator();

上面代码对服务器发出三个请求,等到三个请求都结束,不管请求成功还是失败,加载的滚动图标就会消失。

有时候,我们不关心异步操作的结果,只关心这些操作有没有结束。这时,Promise.allSettled()方法就很有用。如果没有这个方法,想要确保所有操作都结束,就很麻烦。Promise.all()方法无法做到这一点。


Promise.any()

Promise.any()方法接受一组 Promise 实例作为参数,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只要参数实例有一个变成fulfilled状态,包装实例就会变成fulfilled状态;如果所有参数实例都变成rejected状态,包装实例就会变成rejected状态。该方法目前是一个第三阶段的提案 。

你可能感兴趣的:(E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