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调价:尊重效益才能保障公益

周日起,部分动车“高等座”要调价了。此前,中国铁路总公司表示,自5月27日起,铁路运输企业将依据价格法律法规,在充分考虑旅行舒适度和运营成本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高铁动车组列车高等级席别与二等座的比价关系,部分线路高等级席别票价水平有所调整。此外,7月5日起,还将有一波最大折扣幅度6.5折的票价调整。(5月25日《广州日报》)

铁路市场化后,所推出的互联网订餐服务、“极速达”、常旅客会员服务等一系列便民产品都广受民众好评,但面对车票价格的调整,民众似乎并不能理解。

自价格改革加快步伐以来,油价、水价、电价等涉及公众生活的诸多方面,总要不时的“调一调”。在笔者看来,适当的进行价格调节也是铁路市场化之后所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同时,价格调整不是根本目的,而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调价后的铁路部门应该利用更加精细化的制度和更加专业化的技术,做好公共交通服务,让民众享受到更多的实惠,这才是价格调整的关键。

有意思的是,面对此轮火车票价格的调整,“价格上涨”几乎成了“一致观点”。的确,铁总对于部分动车“高等座”采取的是上调票价的措施,但是作为刚需更为强烈的二等座票价并未随之上涨。也就是说,对此次价格调整对于更多民众影响并不是特别大。

其实伴随着高铁路网的不断扩大,中国高铁出国门、进军海外,一成不变的车票价格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的高铁的发展,仍然想让作为企业的铁路部门只提升服务,却一味保持相对低廉的价格不变,显然是不公平的。

当然,价格调整后,受益者所得也能补足受损者的所失,从而实现社会收益的不断增大,最终形成整个社会层面上的“共赢”。例如针对此次“高等座”上浮后的票价收入可以更好地刺激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升企业交通运营管理的积极性,进而改善运营环境、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绿色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从而更好的满足民众的出行需求,实现更高层面上的让利于民。

同时,对待高铁票价的调整,我们也不能总是片面的、断章取义式的理解。不可否认,票价的上调是会增加民众出行的成本,但也不能忽视高铁提速后对于时间成本的节约,以及一并推出的车票下浮措施。

可以说,为了实现运力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除了利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之外,也应该引进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实施浮动票价。就供求关系来说,实施浮动票价对消费需求也有着“削峰填谷”的调节作用。

因此,我们更应该理性看待高铁票价的调整。毕竟公路、民航的票价都已市场化了,价格随着市场变化而波动,高铁票市场化调价也是正常合理的,不应再例外对待。而且,对于高铁调价也不用太过担忧,旅客出行方式有多种选择,高铁也要面临其他运输工具的竞争,不可能无止境涨价。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铁调价:尊重效益才能保障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