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也许就是后天

这部影片是2004年的电影,没看之前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海报,自由女神像被冻住的场景。


《后天》也许就是后天_第1张图片
海报

平日里不怎么看灾难片,因为有些灾难片为了更深刻的主题,往往会选择一直黑暗下去,完全不给观众以生的希望,显得沉郁而忧伤,比如冯小刚的《1942》和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以及吉普力工作室的《萤火虫之墓》,每每都要下定很大的决心才能有勇气触碰人类历史的黑暗过去,或者是可能的黑暗未来。

这部片子有几处有趣的tips,可以简单的记录一下。

Sam所在的图书馆,正是知识的发展带动了蒸汽时代和电器时代的来临,带来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狂妄和自信。而书本作为人类文明最耀眼的存在,在暴风之中,则是以被燃烧毁灭的方式表演着人类对自身过分仰仗改,能够造自然知识的讽刺。

图书馆生存小分队有位不信仰God的人说过一句话,当时圣经被印刷出来的时候,就是God信仰开始崩坏的时代。也许那也是“后天”注定会来临的起点。

所有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环境的改造和重塑,如何处理自身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从环境学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或者说从孟子里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就已经进入了人类哲学的讨论范围。

这些年来,有从经济学、政治学讨论环境的论调,有NGO和工资组织的努力,在现实中却始终无法抵抗个人、社会、国家对利益的追求。也许,真的需要这样的“后天”,人类才会惊醒,才会真的敬畏自然。

好在截尾是好的,亲人相聚,政府道歉,第三世界和第一世界的隔阂减弱,人定还是胜了部分天意,算是合家欢的结局吧。记得大刘也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类似的燃烧书籍取暖的情节设计,以及包含希望的结局。

希望“后天”永远不会是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天》也许就是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