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90年,邂逅Dr. Kay

回到1990年,邂逅Dr. Kay_第1张图片
封面

一场倾盆大雨,时光倒退了。

Partricia Cornwell的大名在侦探小说界已不陌生,其笔下的首席法医官Dr. Kay Scarpetta可算开创了法医侦探的先河。借由这本《Post-mortem》,作为女性作家的Partricia在1990年首次将这位混迹在主要由男性组成的司法机构,聪慧坚韧又不服输的女法医推入读者视线。

坐在2018年的火车上,抱着Kindle慢慢游荡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里士满,DNA技术刚刚被应用,警察署还没有丰富的数据库。电脑还停留在闪烁着绿色命令符的DOS时代,上网还需拨号。许多鉴定手段放在现代自然也过时的不行。(然而SQL语言已经十分成熟,出于好奇搜索了一下,发现它首次面世的时间居然是1974年!)但还是会感慨,不管是什么年代,侦探小说的某些内核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比如,在故事开头,Dr. Kay对连环杀手的大段心理画像描写,和内地作家雷米在其第一次出版的作品《画像》中的段落几乎如出一辙。

这类变态杀手寻求关注,媒体沸腾式的报道只会刺激他让他更加兴奋。从第一个受害者到Peterson,杀手的作案手法以飞快的速度在升级。他在积累的犯罪经验中飞快地进化,如同RPG游戏中的英雄那样不断在升级……

或许是系列的第一本书,Post-mortem借由第四位死者的医生身份展开去,大量介绍了Dr. Kay的个人背景和其成为首席法医官的披荆斩棘之路。这些描述看似贴靠了剧情,为主角疲于奔命的重压工作环境带来因果,实则始终把读者至于出戏与不出戏的边缘地带。毕竟这是小说不是励志类书籍,读者们只想看英雄如何漂亮的解决问题,而对英雄如何成为英雄这件事不抱太大兴趣。

但Kay不是英雄,她是一个在男权机构里努力站稳一席之地的女性。和21世纪无数个试图在男权中站稳一席之地的女性们一样,Kay内心盘桓着极度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弥漫着一种预测气息,也使结局的走向变得一目了然,成为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好在Kay身边不乏优秀的同伴和助手,在书中描述和塑造的许多角色中,最懂她的人,或许是她始终没有太喜欢的警官Marino。而他也正是我最喜欢的角色。

“你不该问有什么不同,因为不会有什么不同。……无论我平日的身份是什么,当我要去杀人时,所做的事情和其他凶手没什么两样。……”

Marino人到中年,是个见惯风浪的警察,具备一个经验丰富的警察的粗鲁和颓废。他会按照惯性下结论(丈夫永远是第一嫌疑人),但不代表他是个固执的笨蛋。实际上,Marino有点像一把锋利匕首,简单直白,也照亮使用者的脸。有时候他内心看穿的未必就是他嘴上说出来的,大概是这样才会被Kay误会和反感。根据之后的作品走向来看,他们成为了一对默契搭档。

从故事结构上说,Post-mortem显得有些头重脚轻。犯罪者的各种特征随着情节不断被曝露,nonsecreter,洁癖,也许喜欢特定类型的女性 etc etc,随之牵扯进身边各种嫌疑人。每个男性看起来都很可疑,从尸体发现者到警官再到辩护律师,Kay不安的视线始终带动读者在周围探索。可以最终破案的线索却显得有点空降,仿佛Dr.Kay突然在重重迷雾中拨云见日,智商突飞猛进,挑衅犯罪者的过程虽然一气呵成,也有点儿仓促,以至于当故事临近结局的时候,我这读者还处于半浑然的状态。What? That's it?犯人就这么死了?Oh……

摘掉时代的限制,Post-mortem是一本基于真实的侦探小说。和推理小说不同,它没有华丽的诡计,高智商的计谋,它揭露的是相对真实的犯罪,相对真实的破案过程,相对真实的职场弄权。通过现场取证,尸检和各种鉴定,在证据中寻找线索,被猪队友乱带节奏,在假设和推翻假设中不断循环,最终一点点接近真相。如果是熟悉西方日常文化的读者,会对书中一些琐碎的日常和对话有比较深的共鸣。若是阅读中文译本或者对故事的环境文化陌生的读者,难免会认为本书有些絮絮叨叨。

但阅读本就是因人而异的事情,对我来说,这本书为我推开了一扇时光之门,而我将逆流而上,回到Kay Scarpetta一开始出现的地方,和她并肩走过一条漫长的二十年之旅。

而你,可有兴趣一起同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到1990年,邂逅Dr. 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