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级 DOM 上的事件又称原始事件模型,所有的浏览器都支持他,而且是通用的。 2 级 DOM 事件机制又为标准事件模型,除了 ie 其他浏览器都支持( ie9 也支持), ie 虽然大部分与标准事件模型一样,但有自己专有的事件模型,因此开发人员要实现标准事件模型必须为 IE 写特定的代码,这给程序员增加了负担。
原始事件模型
浏览器0级DOM上的事件
以上书写在各浏览器中都是兼容的,但只有 medhot3 被执行,即同一个对象同一类型的事件只能注册一个处理函数,要想实现注册多个处理函数,需要利用 2 级 DOM 事件机制。
浏览器2级DOM事件机制
从运行结果来看, ie 和 firefox 下执行的顺序是不一样的
element.addEventListener(eventType,fn,useCapture); // 注册事件
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eventType,fn, useCapture);// 删除事件
可以用 addEventListener() 给同一个对象同一类型的事件注册多个处理函数,但是如果在同一元素上多次注册了一个处理函数,那么第一次注册后的所有注册都将被忽略,但删除该注册函数(调用 removeEventListener() )后可以再重新注册该函数。需要注意的是删除事件, useCapture 的值必须要跟注册时保持一致
浏览器事件机制——注册和删除事件
我是老大, 点击我添加老三的click事件
我是老二, 点击我删除老三的click事件
我是老三,是否有click事件,老大老二说了算,呵呵
在2级DOM事件模型中,事件传播分三个阶段进行,即捕获阶段(capturing)、目标阶段和冒泡阶段(bubbling)。在捕获阶段,事件从Document对象沿着文档树向下传播给目标节点,如果目标的任何一个祖先(不是目标本身)专门注册了捕获事件句柄,那么在事件传播过程中,就会运行这些句柄,在冒泡阶段,事件将从目标元素向上传播回或气泡回Document对象的文档层次。虽然所有事件都受事件传播的捕获阶段的支配,但并非所有类型的事件都起泡。
在注册事件时,useCapture参数确定侦听器是运行于捕获阶段、目标阶段还是冒泡阶段。 如果将 useCapture 设置为 true,则侦听器只在捕获阶段处理事件,而不在目标或冒泡阶段 处理事件。 如果useCapture 为 false,则侦听器只在目标或冒泡阶段处理事件。 要在所有三个阶段都侦听事件,需调用两次 addEventListener,一次将 useCapture 设置为 true,第二次再将useCapture 设置为 false。
浏览器事件机制——冒泡处理
点击我
从运行结果来看,对于ie,在ie(ie8之前的版本,包括ie8)中当点击son节点时,会分别弹出I am son、I am father和I am Grandpa,即事件最先被底层的结点触发,再逐渐上传,直到最外层的结点,冒泡方式为儿子——>父亲的模式;在Firefox等支持标准事件模型的浏览器中,跟addEventListener的Capture参数有关,当设置为true时,为捕获模式,事件会从最顶层的结点往下传输,即 父亲——>儿子的传播模式。当设为false(默认值)时,则会按冒泡模式传递事件。另外由于ie9即支持window.attachEvent,又支持window.addEventListener,所以会根据代码的书写来运行其效果的。
在IE浏览器中可以调用以下代码
event.cancelBubble = true;
在Firefox等遵循W3C规范的浏览器中,可以调用以下代码
e.stopPropagation();
调用以上代码后可以终止事件在传播过程的捕获、目标处理或起泡阶段进一步传播。调用该方法后,该节点上处理该事件的处理程序将被调用,事件不再被分派到其他节点(即不再进一步传播)。
该方法(属性)将停止事件的传播,阻止它被分派到其他 Document 节点。在事件传播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调用它。注意,虽然该方法不能阻止同一个 Document 节点上的其他事件句柄被调用,但是它可以阻止把事件分派到其他节点。
浏览器事件机制——停止事件的进一步传递
点击我
以上代码,把useCapture 设为false后,是在冒泡的时候传播事件。当点击son节点时,先执行son注册的事件,再执行father注册的事件,此时该事件中阻止了事件的向上传播,故grandpa注册的事件被阻止。如果把useCapture 设为true后,是在捕获阶段传播事件。当点击son节点时,是先执行grandpa注册的事件,再执行father注册的事件,此时该事件函数中阻止了事件的传播,故son节点注册的事件不会被执行。
最简单的一种模式是将一个类的方法成员定义为事件,通常是一个空函数,当程序需要处理该事件时,再进行扩充该事件接口。比如:
function Class1(){ //构造函数 } Class1.prototype = { show : function(){ this.onShow();//触发onShow事件 }, onShow : function(){}//定义事件接口 } //创建class1实例 var obj = new Class1(); //创建obj的onShow事件处理程序 obj.onShow = function(){ alert('onshow event'); } //调用obj的show方法 obj.show();
以上实现,每个事件接口仅能绑定1个事件处理程序
//将有参数的函数封装为无参数的函数 function createFunction(obj, strFn){ obj = obj || window; var args = []; for(var i = 2; i < arguments.length; i++){ args.push(arguments[i]); } return function(){ //该语句相当于obj[strFn](args[0],args[1],...); obj[strFn].apply(obj,args); } } //定义类 Class1 function Class1(){ //构造函数 } Class1.prototype = { show : function(){ this.onShow();//触发onShow事件 }, onShow : function(){}//定义事件接口 } //创建class1实例 var obj = new Class1(); //创建obj的onShow事件处理程序 function objOnShow(userName){ alert('hello, ' + userName); } var userName = 'xiaowang'; //绑定obj的onShow事件 obj.onShow = createFunction(null,'objOnShow',userName); //调用obj的show方法 obj.show();
在以上代码中,将变量userName作为参数传递给了objOnShow事件处理程序。事实上,obj.onShow 得到的事件处理程序并不是objOnShow,而是由createFunction返回的一个无参函数
//定义类 Class1 function Class1(){ //构造函数 } Class1.prototype = { show : function(){ //如果有事件绑定则循环onshow数组,触发该事件 if(this.onshow){ for(var i = 0, len = this.onshow.length; i < len; i++){ this.onshow[i]();//调用事件处理程序 } } }, addEventOnShow : function (_eHandler){ this.onshow = this.onshow || [];//用数组存储绑定的事件处理程序引用 this.onshow.push(_eHandler); } } //创建class1实例 var obj = new Class1(); //事件一 function onShow1(){ alert('event1'); } //事件二 function onShow2(){ alert('event2'); } //绑定事件 obj.addEventOnShow(onShow1); obj.addEventOnShow(onShow2); //调用obj的show方法 obj.show();
//将有参数的函数封装为无参数的函数 function createFunction(obj, strFn){ obj = obj || window; var args = []; for(var i = 2; i < arguments.length; i++){ args.push(arguments[i]); } return function(){ //该语句相当于obj[strFn](args[0],args[1],...); obj[strFn].apply(obj,args); } } //定义类 Class1 function Class1(){ //构造函数 } Class1.prototype = { show : function(){ //如果有事件绑定则循环onshow数组,触发该事件 if(this.onshow){ for(var i = 0, len = this.onshow.length; i < len; i++){ this.onshow[i]();//调用事件处理程序 } } }, addEventOnShow : function (_eHandler){ this.onshow = this.onshow || [];//用数组存储绑定的事件处理程序引用 this.onshow.push(_eHandler); } } //创建class1实例 var obj = new Class1(); //创建obj的onShow事件处理程序 function objOnShow(userName){ alert('hello, ' + userName); } //事件一 var userName1 = 'xiaowang'; var onShow1 = createFunction(null,'objOnShow',userName1); //事件一 var userName2 = 'xiaoli'; var onShow2 = createFunction(null,'objOnShow',userName2); //绑定事件 obj.addEventOnShow(onShow1); obj.addEventOnShow(onShow2); //调用obj的show方法 obj.show();
以上实现把带参数和多绑定结合在一起,还可以增加一个removeEventOnShow来删除已注册的事件。
在编写面向对象的JavaScript程序时,如果想用对象作为事件句柄,那么可以使用如下的函数来注册它们:
function registerObjectEventHandler(element,eventtype,listener,captures){
element.addEventListener(eventtype,
function(event) {listener.handleEvent(event);},captures);
}
用这个函数可以把任何对象注册为事件句柄,只要它定义了handleEvent()方法。Firefox(以及其他基于Mozilla代码的浏览器)允许直接把定义了handleEvent()方法的事件监听器对象传递给addEventListener()方法而不是函数引用。对于这些浏览器来说,不需要我们刚才给出的特殊注册函数。
请看下面的例子
把对象注册为事件句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