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奋斗、成才、筑梦”师德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无止境 共筑未来》!主要和大家分享我近两年来的所思所想所做。

两年前我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未经世事的少女变为人妻,接着成为人母,需要面对生活给予的各种考验和难题,也正是在这段期间,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尤其在教养孩子上,我应该怎么做为好?看了一些育儿的书和文章,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观点就是“育儿育己”,在教养孩子的同时也是我们成长的好机会,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蓄满自己的杯子,与孩子共同成长。这种成长不仅在于学习育儿知识,还在于用我们的心去感悟/体验生命的乐趣和活力,那现在我又机缘巧合的成为了一名幼儿老师,我觉得在教育这条路上,育儿方式的逻辑同样成立,只是承担的责任更加社会化,“育儿育己”后边还需加上职业操守“教书育人”。

现在是科学技术和信息大爆炸时代,是以知识和能力为主要资源的时代,稍不留神你就掉队了,用生物学观点诠释就是“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既要有物种间的竞争意识,也要经得住大环境的浪里淘沙,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面对的设计作品本身是一个个有思想、有灵魂,有独到品位的私人定制品,他们要求独立和个性,有属于自己的鲜明特点。所以这就要求作为工程师的我们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将终身学习变为生活方式,设想如果一个老师他自己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从始至终都是一成不变的,他如何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上面这些道理也许我们都懂,但是没有行动力,往往只是纸上谈兵,“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没有进行持续的实践与反思,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没有做到学以致用,那么我们学到的知识也不会长在我们的大脑中,只是过眼云烟,而在实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反思,反思什么?可以借鉴教育家陶行知要求学生反思的方法,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做到每天四问,第一问,你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你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你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你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在这当中,应该做到五个字,第一个字是"一",专一的"一";第二个字是"集",收集的"集";第三个字是"钻",钻研的"钻";第四个字是"剖",解剖的"剖";第五个字是"韧",坚韧的"韧"。陶行知归纳的“四问五字”反思法,我们可以试着学以致用。

都说知识越丰富的人,越觉得自己浅薄,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何况我们从事的是学前教育工作,影响着孩子的未来,也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教育成就未来,我们有理由去奋斗,奋斗的人生是幸福的,借用胡适先生的话来结尾“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我今天所谓的顿悟,也许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国、奋斗、成才、筑梦”师德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