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南京研学之旅,我总结为12个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千篇文。为人师,当笔耕不辍,步履不停,读思写行!
一、有感而发
(一)读万卷书
我们很幸运遇到一位极具人格魅力与学术涵养的导师——宋运来特级教师。第一次来到宋导师的办公室研讨的时候,我惊呆了。办公室四面墙,有三面墙都是书架,上面塞满了书。我们每天都是在这个“书海”中进行我们的研讨和分享。
曾经在著名特级教师吴非的《不跪着教书》一书中看到这么一句话:“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要学会读书,学会思考。”记得宋导师在备《食趣》一课时,我听到李万宜老师说,导师为了备这一节50分钟的课,背后是看了整整一箱书,才有了这堂别开生面,独具匠心的好课。而我们在观摩宋导师的童漫作文课时,也时常感叹为什么宋导师无论去到哪个地方上课,他总有办法在开场十分钟内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课上得风趣幽默,惊喜不断。后来我从他的书架上找到了秘密——除了绘本教学,漫画教学相关的书,宋导师还看了电影理论,美学,相声等其他专业领域的书,不是一两本那么简单,是好几套。从书的扉页的痕迹来看,宋导师看了可不止一两回。
阅读,不仅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当我在一些名师的课堂上看到因为精彩的设计给学生带来了深层的思考,不一样的课堂体验,我也会跟着学生一起激动。我想那些名师课堂的背后,一定藏着他看过的书,走过的路,汲取到的智慧。
(二)行万里路
这六个星期,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一共去了五个省,走过了八个城市,听课、听讲座或者去上课。我们一路走来除了领略了不同城市的人文风光,感慨祖国大好河山,也感慨无论身在何处,总有一批热爱教育,扎扎实实在一线真心为学生,真心做教育的人。
而我最感动的是上周去安徽定远送教的那一次外出学习,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教育资源落后,但是那里的校长为了让学生获得好的教育,积极去挖掘资源。没有美术老师,知道有家长会画画,邀请她来教美术。虽然地方落后,但是国画,古筝,书法没有一样落后于城市的孩子。
虽然感动,但也让我们在发达地区的老师,真实感受到祖国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一颗种子播种在不同的的地方,会长出不一样的花朵。也会因为园丁的用心程度,也影响他们的成长环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深深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因此就没有理由不做好自己的责任。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也非常希望在日后能够通过捐赠物资或其他方式对这些孩子们进行帮扶。
除了这位校长,包括我们后来在学途上遇到的任何一位老师、专家和教授学者,他们都把教育放在心里,用自己的心的温度,去捂热每一个孩子的童心。这样的情怀和格局,让我这个寒冷的冬季,陌生的城市,感受到了一股股暖流。
(三)写千篇文
除了一路的见闻,我此行最大的收获是自己的每日反思。在导师的引领下,学员的帮助下我写了三万多字,我打算回去之后,把自己的感想再整理,把它做成一本手工书。
当我还是一名师范生的时候,我的老师就经常跟我们说:“你们毕业以后走上教师岗位,如果想要进步,除了不断阅读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写教学反思!”我虽然不忘老师的叮嘱,但是出来工作后因为各种事情,我从来没有扎扎实实,完完整整写过一篇教学反思。那天聆听贡如云教授的讲座时,他提到一句:“不写作,枉为人师。”我为以前的自己感受羞愧。虽然感想多有不足之处,但是当我看到自己一篇篇反思写下来,越写越多,我的信心越来越强。
不仅是自己写的,通过每天的报道,我还能从其他组员的反思和宋导师的点评中学到很多“干货”。周肖云老师的文采,陈辉老师的有条理,熊思敏老师的创意等等,每一位学员的反思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等我回到原来的岗位,我仍然会坚持写下去的,记录在平凡岗位上收获的每一份感动,汲取到的每一份智慧,我手写我心,书写人生!
二、月有所获
(一)语文课要平衡吸收和表达的关系
宋导师在《阅读教学是什么》一个讲座中提出:评判一节语文课好坏的标准是吸收和表达的天平是否平衡。吸收,分为理解和诵读,目的是为了积累。表达,分为学表达(文章的写法)和练表达(口头+书面),目的是为了运用。语文课要避免上成思想品德课,要紧紧抓住目标——培养学生带的走的语文能力。
1.挖掘文本中可以训练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句子,进行言语训练。《灰雀》教学实录:
①哪一句话写出列宁的喜爱?
出示句子: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②有没有同学再读一句话,读出喜爱之情。
③出示句式:每次.....都要......还经常......
④口语训练:我喜爱_________每次_______都要________还经常_________。(老师先口头举例:我喜爱吃草莓,每次经过水果店,都要买草莓,还经常买回家分给爷爷、奶奶吃。再让学生讲)
2.转换句式,让学生学会一个意思,多种表达。
《蜘蛛开店》教学实录:因果句式转换:“因为......所以......”和“......是因为......”
①蜘蛛为什么要开店?
生汇报句子:有一只蜘蛛,每天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好寂寞,好无聊哇。蜘蛛决定开一家编织店。织什么呢?就织口罩吧,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②“因为蜘蛛好寂寞,好无聊,所以决定开店”。也可以说“蜘蛛开店是因为好寂寞,好无聊”
3.转换视角,从文中人物视角、作者视角进行想象练笔。《灰雀》一课中,老师最后让学生想象小灰雀消失一天的经历,然后让学生假装自己是灰雀,向灰雀妈妈讲述自己的经过,并把讲的内容写下来进行练笔。
练笔:失踪一天的灰雀回到树林里,很想对灰雀妈妈说说昨天发生的事,他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习作欣赏课的奥妙:欣赏,欣赏,再欣赏
1.一个观念:欣赏,欣赏,再欣赏
“欣赏比指瑕重要”有一句话说:“我们对孩子只能雕琢,而不能改造;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进步快慢不同;只有家长和老师积极配合,孩子才能走向成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逼出来的。”
只有真正从心底里认同孩子,才能激发孩子的前进动力。
2.一个意识:让发表意识走进习作欣赏中来。
发表即成功,同过班报、班级博客、墙报和板报、手抄报和学习园地等多种方式,在修改之后让学生及时发表。利用家长群的微信圈,每位孩子抄正作文后要打印成文档,做成手工书,家长可以发朋友圈记录孩子的习作。
找到合适的读者,并且要不断夸奖,找字、词、句来表扬,增强习作的信心。
3.一项举措:要让作文常得满分
用满分去鼓励孩子写作,多写多得分。不要在小孩子初次进入习作时多鼓励,多表扬,不要对于分数过于苛刻。
“不管学生写什么,不管写多少,不管字写得对不对,对小朋友写作都要持肯定态度。”
4.一项分权:红笔不是老师的专利
将学生作文分三类水平,各个水平选几篇阅读了解学情。然后随机派发作文,把作文称为作家的作文,让学生互改作文,让学生把六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词划下来。让学生给每一个部分打分,再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得分情况,了解自己写得好的部分,学会欣赏。再让学生发现扣分的地方。
尝试让学生写评语:一个优点——一个建议——一个“假如......”就写的更好了。老师检查评语的错别字。学生对调检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生改作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一路走来,用一副疲惫的皮囊,换来一个充实的灵魂。感激能够遇到充满激情的宋运来导师,还有一群拼搏进取的小伙伴们。希望我们带着导师的智慧,回到自己的岗位,继续播种希望的种子,收获爱的阳光!